30到40万吨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算不算氢弹?
2020-10-11 08:50:02
美国在1945年夏季刚刚在新墨西哥州试爆了全球第一颗原子弹,马上就用第2颗和第3颗运用到实战中。并宣传后面还有大量的原子弹像雨点一样落下,吓得4岛方面赶快投降,其实当时美国也是唱了一出空城计,因为在1945年10月份之前,并没有足够的浓缩铀和浓缩钚生产第4颗原子弹,真正可以批量生产几十到几百枚原子弹,已经是1946年以后的事情。不过到1949年,苏联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样就打破了美方对原子弹这种威力较大的武器的垄断地位,作为心高气傲的美国人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在1951年5月,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全球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实际上爆炸的是一个极其笨重,总重达到达62吨的氢弹原理试验装置。爆炸前把这个沉重的装置吊到高达60米的铁架上。比较搞笑的是,
这枚60多吨的“氢弹”,还自带空调和冰箱。也就是带着一套循环制冷装置,让其内部保持零下200度以下的低温。因为其主要的热核材料是用液态的氘。如此笨重复杂的装置自然无法实战,不过其试验爆炸仍然比较顺利,爆炸当量数百万吨级。1952年,美国又用类似的装置试验了一次,当量高达1000万吨级。这2次试验让苏联方面吃惊不小,得到消息后也加快了自己研发热核武器的进度。不过美国的这两次试验都是“液态氢弹”,无法实战,因此只能算是氢弹原理试验。而到了到1953年8月,苏联宣布采用固体热核材料的氢弹试验成功,当量40万吨。但是这个当量则明显偏小,更像是最早的固体氢弹原理试验。到了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上也试验成功固态氢弹。预测当量600万吨,实际当量高达1500万吨。
这颗氢弹才被认为是全球真正比较靠谱的可以用来实战的第一颗真正的氢弹。到1957年,在美国方面的“指导”下,英国也试验成功了氢弹。1966年12月28日,新兴大国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飞机空投的330万吨当量的实战型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68年8月,法国也终于试验成功了氢弹。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不到4年,法国是8年零6个月,新兴大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从这个“2年零8个月”的时间差来看。显然是计算的从1964年10月24日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到1967年6月空投爆炸成功330万吨当量的实战型氢弹来计算的。也就是明显没把1966年12月份的30万吨级氢弹原理试验当做第一颗氢弹。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承认这个30万吨当量的爆炸物为典型的氢弹。
不过计算美国和苏联的第一颗氢弹时,反倒把这两家的氢弹原理试验都算做了他们两家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这里面到底算是“谦虚谨慎”,还是另有说法?恐怕除了了解内情的人之外都不太好解释。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猜测,按照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各国技术水平,真正的氢弹爆炸基本很难做到100万吨当量之下。也就是不可能做到目前几十万吨当量的三相弹的水平,更做不到后来只有几千吨当量的中子弹的水平。当时爆炸的30到40万吨级别的“氢弹原理试验弹”,应该都算“加了热核材料的”增强型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