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我们的底气是什么?
2025-01-26 13:38:49
在中国人胡吃海喝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帝也没闲着,特朗普正忙着反攻倒算,一边清理政敌,一边向全世界开战。
我们不免想到,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和这个越来越混乱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作为大国和深厚的底蕴,我们底牌有很多,但时移事易,有些底牌会用掉,会消失,但也有的底牌一直存在,从造物主的角度给我们博弈筹码,俗称老天爷赏饭吃。
这个筹码自然是地球海陆格局形成的地缘优势。
但本篇不说我们传统的地缘优势,而是说欧美的地缘死结,它给了我们灵活的战略选择。
了解筹码之前,我们先看看我们可能的困境在哪里?
举世皆敌?
作为大国,一般的困难自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就连“十六国联军”我们也曾战而胜之。
当今我们的困难已经不是生死存亡的军事领域了,而是来自超越政治、军事、金融等领域的各种“超限战”,也就是穷尽一切可能的手段试图联合绞杀。
即便如此,单一的某国或者某小集团在我们面前还是不够看。
图片
或许只有全世界都站到了我们对立面,联合起来试图孤立我们的时候才算是我们危险的时刻。
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确实出现过。
上世纪共和国幼年时期,美苏两大国曾经各自带领自己的小弟同时向我们发起制裁封锁,让我们尝到了举世皆敌的感觉。
熬过去了虽然很酷,但过程确实很煎熬。
为此我们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备份,也即是“三线建设”,甚至做好了打核战争的准备,经济层面也是雪上加霜。
如果是今天,呵呵,就是元首在世,估计也不会对我们有那种想法。
图片
虽然但是吧,当时我们和世界大多国家没什么直接利害关系,连相互贸易都只有一丢丢,大多国家是被美苏抓包助威呐喊的。
那今天我们有没有再次被孤立的风险呢?
答案是几乎没有,但就整个西方世界而言,还是有可能的。
美西方国家之所以普遍敌视我们,并不止是文化信仰意识形态冲突什么的,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具体逻辑且听我狡辩。
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和北美,还有亚洲的日本,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韩国、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国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南、印度、土耳其、墨西哥也有一定的低端工业实力。
图片
在中国完全崛起之前,这些工业国全部是围绕美国进行的产业分工,说人话就是,美国让谁生产啥谁就生产啥,大家一起赚第三世界的剪刀差。
谁要是不听话,大家一起制裁它,让它原料买不到,成品卖不出,自绝于“文明世界”。
美国行事虽然霸道,但跟着美帝混,确实能够喝口汤,羡慕死了第三世界的苦哈哈。
图片
以目前人类的工业水平,10亿人口的生产型社会已经饱和了,再出现新的工业国就是和他们抢生意了,而欧美日韩澳新人口加起来已经突破了10亿。
他们自然是想把车门焊死,垄断全球的工业品生产,永远做人上人。
最多把低端的“血汗工厂”甩给听话的小弟,做“一架飞机就能换十亿衬衫”的生意。
可别看不上这种“血汗工厂”,多少人想跪求还没有门路呢,
图片
当年我们为了求发展,明里暗里交了不知道多少投名状,终于“入世”了,承接了欧美日的低端产业。
但随着中国的发展,事情出现了令欧美世界恐惧的变化。
中国不仅成了低端制造业基地,还不断向中高端产业攀爬,开始抢夺西方发达国家的饭碗。
这还得了!我们一国人口数量就超过了它们的总和。
若中国拿下全部产业链,那欧美日韩只能喝西北风了。
事实上,不止欧美日韩等西方世界恐惧我们,而是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恐惧我们。
不管是高端产业的德国,还是低端产业的印度、墨西哥。
美国只有三亿多人口,远远凑不够10亿人口规模的生产量级,且产业空心化严重,美国需要其他国家承担部分产业分工,跟着美国混,它们能分到不少活,小日子还能过。
但中国可是有十几亿人口,自己人还用不完,根本用不到这些配套工业国,一国生产供全球了属于是。
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世界其他工业国恨不得炸了我们的工业设施,它们和中国在产业分工上有天然的矛盾。
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好像大家都不太欢迎我们的原因。
我们的强势崛起,将以它们的全面萧条为代价。
但我们也有发展的权利,我们没有如欧美日全世界打劫搞工业化积累,我们的成果是艰苦奋斗得来的,大家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各凭本事而已。
图片
虽然这些工业国各怀鬼胎,不大可能联合起来针对我们,但基于上述逻辑,这种可能性终究是存在的。
那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底气是什么?
欧美地缘死结
当今世界,以人口和资源禀赋划分,大致分成了几大中心,从东向西分别是:东亚、南亚、东欧、西欧和北美。
其他地方要么是荒漠带、雨林、冻土雪原,或者是远离人类中心的南美和非洲南部等地球边缘。
图片
如果以西亚-北非-中亚荒漠带分界,两个地缘中心在亚太,也即是东亚和南亚;两个在欧美,即是东欧、西欧和北美。
亚太和欧美距离遥远且相隔荒漠带,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地缘竞争,但亚太或者欧美之间的地缘中心则竞争较为激烈。
也就是说,东欧、西欧、北美,这三个地缘中心存在天然的激烈竞争,而东亚和南亚也存在地缘冲突。
特别是东西欧之间,中间没有缓冲,自古博弈激烈,但东亚和南亚因为有青藏高寒区相隔,竞争相对较小。
而北美则特殊,因孤悬海外,它可以不参与亚欧非大陆竞争;但如果参与,则和西欧存在尖锐的地缘冲突,因为这是它唯一桥头堡。
北美若想参与世界性事务,必须把西欧压制下去才有可能。
于是,北美-西欧-东欧,这三个地缘中心围绕着西欧本土进行着激烈的地缘博弈!
西欧是博弈中心,我们以西欧的兴衰进行假设,以描述这种博弈关系:
第一,如果北美和东欧想要崛起,必须死死压制住西欧,必要时二者需要联手;不管是北美还是东欧取得了对西欧的地缘控制,都可以对另一方形成绝对地缘优势。
第二,如果西欧崛起,则东欧和北美将同时衰落,东欧衰落的更严重,北美影响力仅限于美洲。
我们把这个理论代入现实会发现,这种地缘博弈关系已经演化了一个轮回。
从大航海时代到二战之前,西欧虽然分裂,但确实是世界的中心,东欧的俄罗斯被压制,北美的美国龟缩美洲,那是西欧的黄金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被打烂,然后被美国和苏联肢解了殖民体系,瓜分了势力范围,北美和东欧这两个地缘中心强势崛起,美苏雄霸天下。
所以,别看美国表面上和西欧穿一条裤子,实际上它压制西欧远胜于俄罗斯。
美国宁愿俄罗斯雄起,也不愿看到西欧脱离它的控制,很多时候,美国都是和俄罗斯打默契牌共同压制西欧。
看到这,是明白了北美-西欧-东欧的地缘关系,但这和中国可能的困境有个毛线关系呢?
中-美-西欧大三角
前面说了,至少理论上我们有面临全球工业国联合针对的可能。
若这种可能出现,则意味着美国至少需要联合西欧,控制日韩,裹挟其他边缘工业国一起针对我们。
但北美-西欧-东欧的地缘关系决定了,压制西欧是美国的第一优先级,同样,反抗北美的压制也是西欧最紧迫的事情之一,仅次于反制东欧的地缘压迫。
东欧更是别无选择,只要它想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必须试图控制西欧地缘,至少控制一部分。
北美、西欧、东欧这种地缘死结决定了这三个地缘中心必然陷入无解的地缘斗争。
这种状态从一战前北美崛起就已经决定了,一战、二战、冷战,直到现在的俄乌战争无不如此。
图片
在这种地缘环境之下,北美、西欧、东欧,无论是谁都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干涉亚太的事务,即使它们的技术优势对亚太形成一个代差。
如果出现了意外,比如北美放弃西欧、东欧的斗争,转而专注亚太,那么结果将是其不能承受的,其全球影响力将迅速丧失,最终在亚太也难有作为,还可能被其他四个地缘中心钳制。
这就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战略选择空间。
当北美压制西欧的时候,西欧和我们的关系就不会太差,反过来,如果有一天西欧强势,北美衰落,那时候北美反而可能成为我们的战略伙伴,说起来,东亚和北美几乎没有任何地缘冲突。
图片
当东欧压制西欧的时候也是如此,身处博弈中心的西欧只能在北美和东欧之外寻求外援,亚太的东亚和南亚是唯二选择。
就当今世界来说,全球三个经济中心,东亚、西欧、北美,就形成了世界大三角,地缘死结之外的东亚战略选择最为从容。
这是地缘关系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即是我们面对越来越动荡的世界时的底气,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亚太的二元中心
南亚呢?南亚与东亚将如何斗争?
东亚和南亚因为陆上有青藏高寒区相隔,之间地缘冲突仅限于对高寒区的控制区域大小争夺,算不得你死我活,也争不出个所以然。
二者争夺的重点围绕东南亚、印度洋和澳洲。
历史上,南亚和东亚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各有优劣,文化上南亚更占优势,而政治上则东亚更有优势。
未来,二者还将就印度洋和澳洲继续争夺,但不管怎么争,二者相争仅限于本土之外的地缘争夺,其斗争烈度和以西欧为中心的北美-西欧-东欧地缘斗争不可同日而语。
战略选择上,东亚和南亚都将相对从容。
我们不免想到,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和这个越来越混乱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作为大国和深厚的底蕴,我们底牌有很多,但时移事易,有些底牌会用掉,会消失,但也有的底牌一直存在,从造物主的角度给我们博弈筹码,俗称老天爷赏饭吃。
这个筹码自然是地球海陆格局形成的地缘优势。
但本篇不说我们传统的地缘优势,而是说欧美的地缘死结,它给了我们灵活的战略选择。
了解筹码之前,我们先看看我们可能的困境在哪里?
举世皆敌?
作为大国,一般的困难自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就连“十六国联军”我们也曾战而胜之。
当今我们的困难已经不是生死存亡的军事领域了,而是来自超越政治、军事、金融等领域的各种“超限战”,也就是穷尽一切可能的手段试图联合绞杀。
即便如此,单一的某国或者某小集团在我们面前还是不够看。
图片
或许只有全世界都站到了我们对立面,联合起来试图孤立我们的时候才算是我们危险的时刻。
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确实出现过。
上世纪共和国幼年时期,美苏两大国曾经各自带领自己的小弟同时向我们发起制裁封锁,让我们尝到了举世皆敌的感觉。
熬过去了虽然很酷,但过程确实很煎熬。
为此我们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备份,也即是“三线建设”,甚至做好了打核战争的准备,经济层面也是雪上加霜。
如果是今天,呵呵,就是元首在世,估计也不会对我们有那种想法。
图片
虽然但是吧,当时我们和世界大多国家没什么直接利害关系,连相互贸易都只有一丢丢,大多国家是被美苏抓包助威呐喊的。
那今天我们有没有再次被孤立的风险呢?
答案是几乎没有,但就整个西方世界而言,还是有可能的。
美西方国家之所以普遍敌视我们,并不止是文化信仰意识形态冲突什么的,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具体逻辑且听我狡辩。
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和北美,还有亚洲的日本,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韩国、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国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南、印度、土耳其、墨西哥也有一定的低端工业实力。
图片
在中国完全崛起之前,这些工业国全部是围绕美国进行的产业分工,说人话就是,美国让谁生产啥谁就生产啥,大家一起赚第三世界的剪刀差。
谁要是不听话,大家一起制裁它,让它原料买不到,成品卖不出,自绝于“文明世界”。
美国行事虽然霸道,但跟着美帝混,确实能够喝口汤,羡慕死了第三世界的苦哈哈。
图片
以目前人类的工业水平,10亿人口的生产型社会已经饱和了,再出现新的工业国就是和他们抢生意了,而欧美日韩澳新人口加起来已经突破了10亿。
他们自然是想把车门焊死,垄断全球的工业品生产,永远做人上人。
最多把低端的“血汗工厂”甩给听话的小弟,做“一架飞机就能换十亿衬衫”的生意。
可别看不上这种“血汗工厂”,多少人想跪求还没有门路呢,
图片
当年我们为了求发展,明里暗里交了不知道多少投名状,终于“入世”了,承接了欧美日的低端产业。
但随着中国的发展,事情出现了令欧美世界恐惧的变化。
中国不仅成了低端制造业基地,还不断向中高端产业攀爬,开始抢夺西方发达国家的饭碗。
这还得了!我们一国人口数量就超过了它们的总和。
若中国拿下全部产业链,那欧美日韩只能喝西北风了。
事实上,不止欧美日韩等西方世界恐惧我们,而是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恐惧我们。
不管是高端产业的德国,还是低端产业的印度、墨西哥。
美国只有三亿多人口,远远凑不够10亿人口规模的生产量级,且产业空心化严重,美国需要其他国家承担部分产业分工,跟着美国混,它们能分到不少活,小日子还能过。
但中国可是有十几亿人口,自己人还用不完,根本用不到这些配套工业国,一国生产供全球了属于是。
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世界其他工业国恨不得炸了我们的工业设施,它们和中国在产业分工上有天然的矛盾。
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好像大家都不太欢迎我们的原因。
我们的强势崛起,将以它们的全面萧条为代价。
但我们也有发展的权利,我们没有如欧美日全世界打劫搞工业化积累,我们的成果是艰苦奋斗得来的,大家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各凭本事而已。
图片
虽然这些工业国各怀鬼胎,不大可能联合起来针对我们,但基于上述逻辑,这种可能性终究是存在的。
那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底气是什么?
欧美地缘死结
当今世界,以人口和资源禀赋划分,大致分成了几大中心,从东向西分别是:东亚、南亚、东欧、西欧和北美。
其他地方要么是荒漠带、雨林、冻土雪原,或者是远离人类中心的南美和非洲南部等地球边缘。
图片
如果以西亚-北非-中亚荒漠带分界,两个地缘中心在亚太,也即是东亚和南亚;两个在欧美,即是东欧、西欧和北美。
亚太和欧美距离遥远且相隔荒漠带,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地缘竞争,但亚太或者欧美之间的地缘中心则竞争较为激烈。
也就是说,东欧、西欧、北美,这三个地缘中心存在天然的激烈竞争,而东亚和南亚也存在地缘冲突。
特别是东西欧之间,中间没有缓冲,自古博弈激烈,但东亚和南亚因为有青藏高寒区相隔,竞争相对较小。
而北美则特殊,因孤悬海外,它可以不参与亚欧非大陆竞争;但如果参与,则和西欧存在尖锐的地缘冲突,因为这是它唯一桥头堡。
北美若想参与世界性事务,必须把西欧压制下去才有可能。
于是,北美-西欧-东欧,这三个地缘中心围绕着西欧本土进行着激烈的地缘博弈!
西欧是博弈中心,我们以西欧的兴衰进行假设,以描述这种博弈关系:
第一,如果北美和东欧想要崛起,必须死死压制住西欧,必要时二者需要联手;不管是北美还是东欧取得了对西欧的地缘控制,都可以对另一方形成绝对地缘优势。
第二,如果西欧崛起,则东欧和北美将同时衰落,东欧衰落的更严重,北美影响力仅限于美洲。
我们把这个理论代入现实会发现,这种地缘博弈关系已经演化了一个轮回。
从大航海时代到二战之前,西欧虽然分裂,但确实是世界的中心,东欧的俄罗斯被压制,北美的美国龟缩美洲,那是西欧的黄金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被打烂,然后被美国和苏联肢解了殖民体系,瓜分了势力范围,北美和东欧这两个地缘中心强势崛起,美苏雄霸天下。
所以,别看美国表面上和西欧穿一条裤子,实际上它压制西欧远胜于俄罗斯。
美国宁愿俄罗斯雄起,也不愿看到西欧脱离它的控制,很多时候,美国都是和俄罗斯打默契牌共同压制西欧。
看到这,是明白了北美-西欧-东欧的地缘关系,但这和中国可能的困境有个毛线关系呢?
中-美-西欧大三角
前面说了,至少理论上我们有面临全球工业国联合针对的可能。
若这种可能出现,则意味着美国至少需要联合西欧,控制日韩,裹挟其他边缘工业国一起针对我们。
但北美-西欧-东欧的地缘关系决定了,压制西欧是美国的第一优先级,同样,反抗北美的压制也是西欧最紧迫的事情之一,仅次于反制东欧的地缘压迫。
东欧更是别无选择,只要它想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必须试图控制西欧地缘,至少控制一部分。
北美、西欧、东欧这种地缘死结决定了这三个地缘中心必然陷入无解的地缘斗争。
这种状态从一战前北美崛起就已经决定了,一战、二战、冷战,直到现在的俄乌战争无不如此。
图片
在这种地缘环境之下,北美、西欧、东欧,无论是谁都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干涉亚太的事务,即使它们的技术优势对亚太形成一个代差。
如果出现了意外,比如北美放弃西欧、东欧的斗争,转而专注亚太,那么结果将是其不能承受的,其全球影响力将迅速丧失,最终在亚太也难有作为,还可能被其他四个地缘中心钳制。
这就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战略选择空间。
当北美压制西欧的时候,西欧和我们的关系就不会太差,反过来,如果有一天西欧强势,北美衰落,那时候北美反而可能成为我们的战略伙伴,说起来,东亚和北美几乎没有任何地缘冲突。
图片
当东欧压制西欧的时候也是如此,身处博弈中心的西欧只能在北美和东欧之外寻求外援,亚太的东亚和南亚是唯二选择。
就当今世界来说,全球三个经济中心,东亚、西欧、北美,就形成了世界大三角,地缘死结之外的东亚战略选择最为从容。
这是地缘关系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即是我们面对越来越动荡的世界时的底气,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亚太的二元中心
南亚呢?南亚与东亚将如何斗争?
东亚和南亚因为陆上有青藏高寒区相隔,之间地缘冲突仅限于对高寒区的控制区域大小争夺,算不得你死我活,也争不出个所以然。
二者争夺的重点围绕东南亚、印度洋和澳洲。
历史上,南亚和东亚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各有优劣,文化上南亚更占优势,而政治上则东亚更有优势。
未来,二者还将就印度洋和澳洲继续争夺,但不管怎么争,二者相争仅限于本土之外的地缘争夺,其斗争烈度和以西欧为中心的北美-西欧-东欧地缘斗争不可同日而语。
战略选择上,东亚和南亚都将相对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