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潜龙:印度到底是怂了还是赢了?——这还是问题吗!

2017-08-31 16:19:46   

828日下午1430分,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印因印度军队越界侵入中国境内的对峙,持续70天后宣告结束。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印度的确是按照中方的要求,“老老实实”无条件退回自己一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答记者问中指出:“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以严谨的外交语言,在给印度留足面子的同时,也明白无误的阐明了事情的原委。


应该说,洞朗危机的解决,中国又创造了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经典案例。虽然缺失了民众渴望已久的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胜利,又错过了一举收复神圣领土藏南的一次机会,人们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与遗憾,但其国际政治影响和历史意义一点也不亚于战场上的大胜。


几十天来,区区十几平方公里的洞朗高原,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其实,它不仅仅是几十、几百名两国士兵的对抗,更是国际政治军事博弈的集中爆发点。


如果你认为印度派小股部队携带装备越过历史边界180余米,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中国在洞朗修路,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是的,越界的印军最多时不过营级规模的人数,我们完全有能力即刻将其驱逐出中国边界。但君不见,在其边界另一侧,印度陈兵数万,备战经年累月,在那个三面环敌的环境下,兵力无法展开、武器难以施展的局促地带,中国军队将面对怎样的不利局面,可想而知。


从印度顽固不化的立场分析,印度的所作所为绝非意气用事。印度的如意算盘,恐怕也是在洞朗及其附近与中国军队决战,以报1962年战败之仇。其实,在印度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印度的入侵是在莫迪访日、访美归来后立即实施,在此期间,川普不断给印度大抛胡萝卜,批准将F-16战机生产线转移到印度,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拉印度在阿富汗发挥更大作用等等;日本首相安倍临时安排9月访问印度。美日明里暗里给印度打气,用心险恶。


美日印等敌对势力的共同目标是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阻挠中国的崛起。美日印等国各怀鬼胎,同床异梦,但在对付中国上它们的目标却出奇的一致。印度的洞朗挑衅不过是它们谋略的一个分枝,印度仅是它们当中的急先锋和棋子。


七十多天来,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炮火硝烟,但一场惊心动魄的国际政治、外交、军事的较量,却在人们的视线以外激烈展开。


中国在第一时间将印度越界中印既定边界的事实公布于世,并开动舆论机器广泛宣传,即刻将印度不仁不义、悍然破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丑行大白于天下,让印度寻机在洞朗开战的图谋落了空,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地避开了印度的军事锋芒。中国外交部和宣传机器的嘴仗功不可没。


中印的攻守逆转是在82日,标志是中国外交部在当天以中英文发布《印度边防军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的文件,中国政府向全世界申明了严正立场。在这期间,我们发现一个特别现象,就是一贯是国际宠儿的印度,几乎成了一个外交孤儿,除了日本驻印大使不知天高地厚地声援印度的立场,而后把自己拉的屎又吃回去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表态支持印度。


其实,从事件爆发的6月到8月,中国一刻也没有停止向西藏前线调兵遣将。中国的军事部署与印度不同,兵力不是前置部署。过去,中国并没有把印度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在西藏中印边界一线中国的常驻边防力量仅有数个旅2万余兵力,没有按战役级以上的战争驻守。


82日的公告,意味着中国对印反击战争的兵力配置已经基本到位,战士已经过高原适应期,可以进入临战状态。回想81日主席习近平的实战阅兵,更是战前的动员。


8月初以来,中国并没有急于开战,并非中国俱战,而是进一步完善军事战略战术方案,调整军力部署,同时还要深入谋划战争的最大和最低战略目标,以及如何结束战争、如何处理战后事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再则,就是做到“仁至义尽”,再给印度一个和平解决争端的机会。


印度退兵,其实是它无奈的唯一正确选择。是在中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以及其内部后院起火的内外交困之下的被迫行为。


多年来,中国的军队是以美军为标杆、以打败美军为目标的一支现代化军队,其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直追美军,在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水平上已经与印军形成了代差优势。可以想象,如果中印一旦开战,将是中国军队单项透明的一场对印军的屠杀,印军就像一群羊羔误入狼窝一样,绝无还手之力。


仅以双方的火炮的射程粗略的比较一下,就可知双方军队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装备的火箭炮射程超过200公里,而印度火箭炮射程仅是中国的一半,中国的155mm的火炮射程达50公里,而印度装备的射程不过十几公里。而且,中国的装备基本都是自造的,印度绝大部分是买的,装备的数量印军没法比。也就是说,印军的火炮在射程之外就已经被解放军消灭了。其它方面的装备印军可能差的更远,这个仗印军根本没法打。


在这种情况下,印军不乖乖退回去,难道它还有别的路可走?


这两天,面对印度“意外”撤退,网上水军可真够忙活,谣言四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赔款200亿美元(以贴息贷款投资印度基础设施面目出现)换取印度撤军;


2、中国答应“双撤军”换取印度撤军;


3、中国停止在洞朗修路换取印度撤军。


不外乎中国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件才求得印度撤军。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条约换取平安的专利仅属于大清王朝和民国,共产党自从执政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即使与当年的“两超”兵戎相见也没有屈服过,更何况与今天的病弱之国印度,更是连想也别想。


对于这些流言,如果你信以为真,或许是智商出问题了!


经此一役,中国虽欠缺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但收获也蛮多。从此认清了印度的真实面目,对印度我们不再心存幻想,在西藏的战场建设可以理直气壮了,对印度洋的兵力投送,我们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以后大大方方,该干嘛干嘛。


多少年以后,有人写历史剧《中印演义》,或许,1962年前是第一回合,现在发生的应该是第二回合,那么,接下来的就是第三回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