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英国限普京24小时内给说法,不然老娘跟你拼了?
2018-03-14 14:15:04
因为俄双面间谍在英国被毒杀,引发了英俄之间新一波外交危机,英国从一开始就咬定是俄罗斯情报部门干的,媒体甚至说普京直接下令在英国处决叛徒。
当地时间12日,特雷莎.梅首相在下议院发言时称:“斯克里帕尔中毒案“非常有可能”与俄罗斯有关,并要求俄方在13日晚之前给出“可信任的解释”。”否则,英国将对俄罗斯采取报复措施。
俄罗斯外交部针对首相这一说法,态度相当不屑,“编,继续编。”
这波外交危机会不会演变成英俄冲突,甚至是欧俄冲突,它的破坏力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
联合国安理会其它三位大佬已经迅速摆好POSS。
美国:蒂勒森国务卿,尽管累倒在非洲,一听欧洲要开撕,马上喊道“快扶我起来,喷死那个姓俄的。”(听说怪老头撤他职了,与我无关)
法国:马克龙总统跟首相通了电话,共同谴责俄罗斯侵略行为(英媒说法)
中国:今天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希望各方能以事实为依据,妥善解决此事。”
从五大国态度来看,目前是三打一,中国保持中立,而俄罗斯手里有一张否决票,此事闹上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的态度,是最理性的立场,在没有证据情况下,靠舆论来断案,本来就经不起检验。
在西方眼中,中国这种态度就是站在俄罗斯一边。你不旗帜鲜明支持我,你就是反对我。
接下来,其它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不得不考虑该如何站队了?特雷莎.梅首相打算把这事跟北约挂钩,要在中东欧加强军事存在。
另外,英国还威胁要抵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大受益者只能是美国,它可以轻轻松松保持欧洲跟俄罗斯紧张关系,谁再跟俄罗斯眉来眼去,可名正言顺地家法伺候。
德国还没有明确态度,默克尔估计很纠结,德国到底是要采用中国式表态,还是跟法国一样?预计最后还是要跟英国站在一起怼俄国。
俄罗斯肯定不会给英国一个满意的说法,所谓满意就是认罪。这事闹这么大,仿佛又回到了冷战时代的欧洲。
变节者
谋杀案发现在3月4日,66岁斯克里帕尔与其33岁的女儿尤利娅在英国威尔特郡萨利斯伯里市一家超市附近长椅上昏迷不醒,此前他们在意大利连锁餐厅用餐,据调查,父女俩都接触了一种名为“novichok”的神经毒剂。
英国媒体称,这种毒剂是苏联情报部门在八十年代研发的,它可以分成多种无毒药品,由多人携带,在行动时,将这些药品混合调制,就可以用来杀人。
当事人斯克里帕尔,原是俄罗斯情报总局上校,准确地说,他是俄总参谋部军事情报总局(格鲁乌GRU)的军官。
军方的GRU和政府的克格勃是苏联两大人力情报机构,既是合作者也是对手。苏联解体后,克格勃就变成了对外情报局(原第一总局),联邦安全局(对内),通信局(原第八总局)。GRU也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但结构变化不大。
斯克里帕尔之前,破坏力最大的是潘科夫斯基上校,他同时为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效力,1963年5月17日被枪毙。
苏联解体,随着对国家忠诚意识淡薄,俄罗斯一些情报人员在西方金钱引诱下不断叛变,像2006年在英国被毒杀的利特维年科就是来自克格勃,引起了英俄法律纠纷,最后不了了之。
斯克里帕尔1999年从GRU退役,2004年在莫斯科被捕,2006年由法庭判处13年监禁,罪名是向英国军情六处出卖情报。
他从英国人手里拿了十万美元报酬,不断出卖自己的战友和同事。
2010年根据美俄间谍交换协议,他成为交换间谍,获释后前往美国,后来定居英国。蹊跷在于,他是以美俄间谍交换为由重获自由的。
尽管他想金盆洗手,但他的妻子2012死于英国,儿子2017死于圣彼得堡,现在英国方面也怀疑他们的死因。
这次终于轮到他自己,也牵累了女儿,两人还没有康复迹像,可能已经不行了。
很多人会同情他的遭遇,但由于他的出卖,被害得家破人亡的战友又有多少?美国和英国是不会提及自己曾经获得多少情报好处的。
作为变节者,被制裁是宿命,普京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可以宽恕很多人和事,但决不宽恕叛徒。普京这话不是针对他的,但现在翻出来,只能说是听者有意了。
英国内阁对事反应如此激烈,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入藉英国,拿英国福利,受英国保护,议员们群情激愤,媒体推波助澜,内阁只能以强硬态度对抗俄罗斯。
另有黑手?
这起谋杀案,俄罗斯能得什么?处决了一个叛徒,就这么简单,斯克里帕尔上校身上的秘密早被美国收刮干净。
如果为了处决给俄情报人员看,那么,2004年逮捕他之后,俄罗斯有许多办法让他死在监牢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外交纠纷。
这样一个隐居状态的前特工,有多少人能掌握他的行踪?
一,英国情报部门(保护者)
二,俄罗斯情报部门(所谓的追杀者)
三,?
斯克里帕尔生命到底还有什么价值?如果他的死能引起英俄政治冲突,带动对俄舆论攻势,也许就是价值所在。
英国是霸王硬上弓,不管有没有实锤,都要掀起一场反俄舆论战。
难道英国是白莲花?全球最老牌的间谍大国,会这么天真无邪?或许英国情报部门自己就是剧本参于者。
说到英国对俄罗斯的近年来的间谍战,反而是它被俄国人抓到过证据。
2006年初,俄电视台曾公开过这样一段画面:
有人在1月23日,不顾天寒地冻,半夜里在莫斯科搬运一块大石头。搬运者是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外交官,难道他是来健身的?
实际上,石头中间被挖空,装好发报机。同时还涂有特殊的密封胶以防止雨淋及透气。英国外交官(间谍)通过红外下载功能将该石头内的情报传输到移动电脑上。
英国这个间谍网,由大使馆二等秘书马克·道尔负责,除了窃取俄国政治,军事情报外,还领导几家在俄NGO,并以“全球财力基金”名义提供GNO活动资金,主要三家NGO是:
“俄罗斯反刑讯委员会”、
“俄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
“欧亚基金会”
那么这些NGO拿了英国之后干嘛呢?当然是免煮事业了。
俄罗斯驱逐四名英国外交官时,英国是什么态度?居然表示惊讶!并且十分关切俄罗斯对“民主人士”采取的粗暴行动。否认一切间谍活动说法,对利用NGO颠覆别国政权的行为心安理得。
英俄两国情报战,可以追溯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双方心照不宣,这样大呼小叫反而显得诡异。
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案,隐隐约约像是一出剧本。4日出事,5日就放话说是俄国人干的,6日,俄罗斯表示愿意配合调查,并希望英国能通报相关情况。特蕾莎.梅首相却跑到北约喊兄弟们出来,然后事情就没法收拾了。
美国表面上是第三方,其实就是当事人。2010年间谍交换时,俄罗斯放了十名在押间谍,美国也放了相应人数,还包括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女间谍查普曼,她回去后,在俄一家银行上班。
斯克里帕尔由美国接收,转去英国。按照潜规则,被交换释放的间谍,是不会再被追杀的,准备安度晚年。真正被追杀到天涯海角的,是叛逃者。
这起事件最大可能就是有另一只黑手,以毒杀斯克里帕尔来栽赃对手,再让英国不得不出头闹事,让欧洲立正站好,向英国看齐。
这只黑手,在情报能力上要强于英俄,并且能随时掌控斯克里帕尔的行踪。
英国放狠话,下“最后通牒”,真能去跟俄罗斯拼个死活?笑话。大英帝国现在几斤几两,自己又不是不清楚。除了虚张声势,还能把俄罗斯怎么滴?说新航母要来南海现眼,漏水返工,死鸭子就剩下嘴硬。
脱欧之后,又觉得空虚寂寞冷了,希望欧盟的“朋友们”能跟她一起怼俄国,实际效果就是:英国在替美国做一件美国不方便做的事。
但英国也不是二楞子,欧洲还有比她更老奸巨滑的国家吗?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跟老冤家俄国人站在同一条战线。
欧洲要是看不清英国的本性,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
面对英国咄咄逼人态度,俄罗斯下午也放了狠话,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局长科瓦廖夫称英国情报部门与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有关。
中毒事件发生在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前非常可疑。"我认为,考虑到一连串卖国贼在英国的死亡,英国人最大限度地利用完这些卖国贼,然后将他们献祭。并称,这是俄罗斯干的。"
俄罗斯没提到那只黑手,但这态度已经够让英国难堪了,撕破脸的话,双方丑事都是一大堆。
现在问题是如何让英国挣回脸面?先定罪,再破案,英国自己把自己弄得很尴尬,解铃还需系铃人。
还是听中国一句劝吧:以事实为依据,妥善解决此事!
现在很多大事证明,听中国的没错。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地时间12日,特雷莎.梅首相在下议院发言时称:“斯克里帕尔中毒案“非常有可能”与俄罗斯有关,并要求俄方在13日晚之前给出“可信任的解释”。”否则,英国将对俄罗斯采取报复措施。
俄罗斯外交部针对首相这一说法,态度相当不屑,“编,继续编。”
这波外交危机会不会演变成英俄冲突,甚至是欧俄冲突,它的破坏力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
联合国安理会其它三位大佬已经迅速摆好POSS。
美国:蒂勒森国务卿,尽管累倒在非洲,一听欧洲要开撕,马上喊道“快扶我起来,喷死那个姓俄的。”(听说怪老头撤他职了,与我无关)
法国:马克龙总统跟首相通了电话,共同谴责俄罗斯侵略行为(英媒说法)
中国:今天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希望各方能以事实为依据,妥善解决此事。”
从五大国态度来看,目前是三打一,中国保持中立,而俄罗斯手里有一张否决票,此事闹上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的态度,是最理性的立场,在没有证据情况下,靠舆论来断案,本来就经不起检验。
在西方眼中,中国这种态度就是站在俄罗斯一边。你不旗帜鲜明支持我,你就是反对我。
接下来,其它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不得不考虑该如何站队了?特雷莎.梅首相打算把这事跟北约挂钩,要在中东欧加强军事存在。
另外,英国还威胁要抵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大受益者只能是美国,它可以轻轻松松保持欧洲跟俄罗斯紧张关系,谁再跟俄罗斯眉来眼去,可名正言顺地家法伺候。
德国还没有明确态度,默克尔估计很纠结,德国到底是要采用中国式表态,还是跟法国一样?预计最后还是要跟英国站在一起怼俄国。
俄罗斯肯定不会给英国一个满意的说法,所谓满意就是认罪。这事闹这么大,仿佛又回到了冷战时代的欧洲。
变节者
谋杀案发现在3月4日,66岁斯克里帕尔与其33岁的女儿尤利娅在英国威尔特郡萨利斯伯里市一家超市附近长椅上昏迷不醒,此前他们在意大利连锁餐厅用餐,据调查,父女俩都接触了一种名为“novichok”的神经毒剂。
英国媒体称,这种毒剂是苏联情报部门在八十年代研发的,它可以分成多种无毒药品,由多人携带,在行动时,将这些药品混合调制,就可以用来杀人。
当事人斯克里帕尔,原是俄罗斯情报总局上校,准确地说,他是俄总参谋部军事情报总局(格鲁乌GRU)的军官。
军方的GRU和政府的克格勃是苏联两大人力情报机构,既是合作者也是对手。苏联解体后,克格勃就变成了对外情报局(原第一总局),联邦安全局(对内),通信局(原第八总局)。GRU也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但结构变化不大。
斯克里帕尔之前,破坏力最大的是潘科夫斯基上校,他同时为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效力,1963年5月17日被枪毙。
苏联解体,随着对国家忠诚意识淡薄,俄罗斯一些情报人员在西方金钱引诱下不断叛变,像2006年在英国被毒杀的利特维年科就是来自克格勃,引起了英俄法律纠纷,最后不了了之。
斯克里帕尔1999年从GRU退役,2004年在莫斯科被捕,2006年由法庭判处13年监禁,罪名是向英国军情六处出卖情报。
他从英国人手里拿了十万美元报酬,不断出卖自己的战友和同事。
2010年根据美俄间谍交换协议,他成为交换间谍,获释后前往美国,后来定居英国。蹊跷在于,他是以美俄间谍交换为由重获自由的。
尽管他想金盆洗手,但他的妻子2012死于英国,儿子2017死于圣彼得堡,现在英国方面也怀疑他们的死因。
这次终于轮到他自己,也牵累了女儿,两人还没有康复迹像,可能已经不行了。
很多人会同情他的遭遇,但由于他的出卖,被害得家破人亡的战友又有多少?美国和英国是不会提及自己曾经获得多少情报好处的。
作为变节者,被制裁是宿命,普京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可以宽恕很多人和事,但决不宽恕叛徒。普京这话不是针对他的,但现在翻出来,只能说是听者有意了。
英国内阁对事反应如此激烈,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入藉英国,拿英国福利,受英国保护,议员们群情激愤,媒体推波助澜,内阁只能以强硬态度对抗俄罗斯。
另有黑手?
这起谋杀案,俄罗斯能得什么?处决了一个叛徒,就这么简单,斯克里帕尔上校身上的秘密早被美国收刮干净。
如果为了处决给俄情报人员看,那么,2004年逮捕他之后,俄罗斯有许多办法让他死在监牢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外交纠纷。
这样一个隐居状态的前特工,有多少人能掌握他的行踪?
一,英国情报部门(保护者)
二,俄罗斯情报部门(所谓的追杀者)
三,?
斯克里帕尔生命到底还有什么价值?如果他的死能引起英俄政治冲突,带动对俄舆论攻势,也许就是价值所在。
英国是霸王硬上弓,不管有没有实锤,都要掀起一场反俄舆论战。
难道英国是白莲花?全球最老牌的间谍大国,会这么天真无邪?或许英国情报部门自己就是剧本参于者。
说到英国对俄罗斯的近年来的间谍战,反而是它被俄国人抓到过证据。
2006年初,俄电视台曾公开过这样一段画面:
有人在1月23日,不顾天寒地冻,半夜里在莫斯科搬运一块大石头。搬运者是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外交官,难道他是来健身的?
实际上,石头中间被挖空,装好发报机。同时还涂有特殊的密封胶以防止雨淋及透气。英国外交官(间谍)通过红外下载功能将该石头内的情报传输到移动电脑上。
英国这个间谍网,由大使馆二等秘书马克·道尔负责,除了窃取俄国政治,军事情报外,还领导几家在俄NGO,并以“全球财力基金”名义提供GNO活动资金,主要三家NGO是:
“俄罗斯反刑讯委员会”、
“俄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
“欧亚基金会”
那么这些NGO拿了英国之后干嘛呢?当然是免煮事业了。
俄罗斯驱逐四名英国外交官时,英国是什么态度?居然表示惊讶!并且十分关切俄罗斯对“民主人士”采取的粗暴行动。否认一切间谍活动说法,对利用NGO颠覆别国政权的行为心安理得。
英俄两国情报战,可以追溯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双方心照不宣,这样大呼小叫反而显得诡异。
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案,隐隐约约像是一出剧本。4日出事,5日就放话说是俄国人干的,6日,俄罗斯表示愿意配合调查,并希望英国能通报相关情况。特蕾莎.梅首相却跑到北约喊兄弟们出来,然后事情就没法收拾了。
美国表面上是第三方,其实就是当事人。2010年间谍交换时,俄罗斯放了十名在押间谍,美国也放了相应人数,还包括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女间谍查普曼,她回去后,在俄一家银行上班。
斯克里帕尔由美国接收,转去英国。按照潜规则,被交换释放的间谍,是不会再被追杀的,准备安度晚年。真正被追杀到天涯海角的,是叛逃者。
这起事件最大可能就是有另一只黑手,以毒杀斯克里帕尔来栽赃对手,再让英国不得不出头闹事,让欧洲立正站好,向英国看齐。
这只黑手,在情报能力上要强于英俄,并且能随时掌控斯克里帕尔的行踪。
英国放狠话,下“最后通牒”,真能去跟俄罗斯拼个死活?笑话。大英帝国现在几斤几两,自己又不是不清楚。除了虚张声势,还能把俄罗斯怎么滴?说新航母要来南海现眼,漏水返工,死鸭子就剩下嘴硬。
脱欧之后,又觉得空虚寂寞冷了,希望欧盟的“朋友们”能跟她一起怼俄国,实际效果就是:英国在替美国做一件美国不方便做的事。
但英国也不是二楞子,欧洲还有比她更老奸巨滑的国家吗?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跟老冤家俄国人站在同一条战线。
欧洲要是看不清英国的本性,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
面对英国咄咄逼人态度,俄罗斯下午也放了狠话,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局长科瓦廖夫称英国情报部门与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有关。
中毒事件发生在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前非常可疑。"我认为,考虑到一连串卖国贼在英国的死亡,英国人最大限度地利用完这些卖国贼,然后将他们献祭。并称,这是俄罗斯干的。"
俄罗斯没提到那只黑手,但这态度已经够让英国难堪了,撕破脸的话,双方丑事都是一大堆。
现在问题是如何让英国挣回脸面?先定罪,再破案,英国自己把自己弄得很尴尬,解铃还需系铃人。
还是听中国一句劝吧:以事实为依据,妥善解决此事!
现在很多大事证明,听中国的没错。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