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 | 明修金特会,暗斗马六甲!美印背后打冷枪,中国要如何应对?
2018-06-14 16:34:06
5月以来,随着金特会宣告在新+坡举行,东北亚局势终于迎来和平的历史机遇,相反,东南亚却是暗流汹涌,大有风雨欲来之势。从5月12日到6月12日,美朝会谈一波三折,川普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许多人却没发现,三哥已经趁此机会,东进马六甲暗度陈仓了。
莫迪与佐科一起放风筝
5月30日,莫迪访问印度尼西亚,与总统佐科进行会谈,双方决定加强国防和海洋事务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水平,最重要的是,三哥即将以“共同开发”的名义,入驻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沙璜岛了!
马六甲海峡的东西大门,一个是新+坡,另一个就是沙璜岛,三哥此举,相当于即将拿下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
接着,5月31日,莫迪开始对新+坡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两国签署了数字支付协议,还将在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最重要的是,三哥由此开始了跨过马六甲后的“联合演习”之旅。
三哥的两护一补舰艇编队,向东进发,先是与新+坡进行联合演习,随后访问越南岘港,并首次与越南进行联合演习,然后继续向东抵达关岛,参加美日印三方的“马拉巴尔”关岛演习。
这还不算,今年6月27日至8月的环太平洋军演,东亚大国被排除在外,但三哥、印尼仍将继续前往夏威夷、南加州海域参演。跟着一起去的还有两个新伙伴——斯里兰卡和越南,这两国是首次获得环太军演的门票。
拒绝东亚大国的环太军演
曾经,三哥提出“向东看”战略,我们许多人不以为然,但今天,三哥借着川普印太战略的东风,和美朝新+坡峰会的转移焦点,已经成功地打通了从西马六甲,到南海,再到关岛太平洋的战略通道!
三哥的战略考量
好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啊。可是,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最终会被三哥夺走吗?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各方争抢的马六甲海峡控制权,究竟是怎样的战略考量,最终又会花落谁家。
马六甲,中南半岛到马来群岛的桥梁,南海到印度洋的通路
马六甲海峡位于长条状的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呈面向西面印度洋的喇叭口形状。西北最宽处有370公里,东南最窄处只有37公里。东南亚的两大地缘板块,一是北面的中南半岛,一是南面的马来群岛,二者交汇之地,就在马六甲海峡。同样,作为沟通东西两端的重要海峡,马六甲也是连接南海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如此重要的地缘十字路口,天然就是各方力量争抢的战略要地,近代以来,更是陆权大国与海权大国对抗的焦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往重了说,甚至关乎大国的命运。
马六甲——远洋贸易的咽喉
但是,南北半岛大岛对夹,分属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较大国家。这种大格局,外力是一时难以撬动的。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抢占马六甲海峡的东西大门。所以,扼守东南最狭窄处的新+坡岛,几百年来成了“铁打的殖民地,流水的殖民主人”,从最开始的荷兰、西班牙,再到英国,美国。新+坡的命运,早就跟马六甲绑定在一起了。
今天,美国宁可跟朝方和解,宁可放弃驻韩美军,却始终不愿意丢弃在新+坡的军事存在。本次金同志赴新+坡停靠的樟宜机场,就紧邻美军的樟宜海军基地,可见美军对马六甲的重视程度。
航母与濒海战斗舰停泊在樟宜美军基地
然而,垂涎马六甲的不止美国一家,在马六甲宽阔的喇叭口,有着一条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组成的岛链,它向一条锁链一样,借助强大的海军,随时可以封住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这条岛链,就是三哥家的。
这条群岛岛链,加上快要到手的印尼沙璜岛,三哥实际上,即将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
川普已经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印太航线上面,在南海、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甚至澳大利亚,频频发动对东亚大国的战略进攻姿态。这其中,三哥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美国之外的重要参与者,某种程度上,也是东亚大国的重要竞争者。
最要命的是,就算我们击溃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川普仍然不会拱手将马六甲控制权送到东亚大国手中,而是送给三哥!
川普的印太战略
一方面,三哥在上合峰会上,同意加入中俄印大三角的战略格局,另一方面,他也早早的完成了向东看的战略部署。显然,对于南亚次大陆,三哥是愿意跟中俄共同进退主导亚欧世界的,但对于印度洋,三哥还是有着自己的“私心”,想要自己主导广袤的印度洋,为此不惜威胁关闭印度洋的东大门——马六甲。
那么,面对“想打”,又不能“痛打”的三哥,我们该怎么办呢?
东面的多路出击和西面的“釜底抽薪”
从南海出发,最目前最方便的路线就是马六甲海峡,但是,马六甲海峡相对较浅,西岸还容易淤积,除中小型轮船可以正常通过外,20万吨以上的大型轮船,往往要绕道南边的巽他海峡甚至龙目海峡。随着海上丝路的延伸,东亚大国将会带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更多地方,发展制造业。那么,大型甚至特大型轮船,势必越来越多。
另外,东亚大国开展的原油期货交易,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越来越多地获取世界原油定价权,可以想象,未来大型轮船对于油价的敏感性将大大降低。
特大型油轮需要向南绕道
两相努力之下,更南方的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在进入印度洋的四条航路中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相应地,原先维持在马六甲的航运贸易重心,也将南移。
另一方面,马来半岛最狭窄处的“克拉地峡”方案,时机成熟后也终将贯通,那时,一大批中小型轮船,将会选择距离更短的克拉运河进入印度洋,而非绕远路的马六甲。
克拉运河比马六甲更具优势
概括起来,就是轻轮北移,重轮南移。马六甲的航运枢纽地位,将因分散而降低。南海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将分别被泰国、马来西亚、新+坡和印度尼西亚分领,良性竞争之下,曾经英美那种“垄断把持”的做派,还有生存土壤吗?
最重要的是,克拉地峡需要开凿运河,马六甲海峡需要疏浚淤积,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也处于火山地震危险地带,时时受到威胁。放眼世界,能够低价高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国家,除了种花家,还有谁呢?
亚洲最大绞吸船——天鲲号
另外一面,就是西边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不断进入东南亚和东非,如果印度洋东岸的东南亚-澳洲,和印度洋西岸的东非-南非逐渐发展起来,处于印度洋中北部的科伦坡,势必成为重要的中转贸易口岸。
换句话说,未来的航运贸易,可以不经过新+坡,却不得不经过科伦坡。说白了,科伦坡就是新时代的新+坡!
科伦坡港:下一个新+坡
如果三哥愿意合作分享,印度半岛就可以发挥跟科伦坡一样的贸易枢纽作用,如果非要对抗,眼巴巴地看着对面的斯里兰卡吃肉喝汤,自己却只能饿肚子,这样的感觉,想必三哥也是不愿意受的。
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动力。新的时代,我们终将破除一切阻拦,进入印度洋,拥抱全世界。
莫迪与佐科一起放风筝
5月30日,莫迪访问印度尼西亚,与总统佐科进行会谈,双方决定加强国防和海洋事务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水平,最重要的是,三哥即将以“共同开发”的名义,入驻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沙璜岛了!
马六甲海峡的东西大门,一个是新+坡,另一个就是沙璜岛,三哥此举,相当于即将拿下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
接着,5月31日,莫迪开始对新+坡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两国签署了数字支付协议,还将在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最重要的是,三哥由此开始了跨过马六甲后的“联合演习”之旅。
三哥的两护一补舰艇编队,向东进发,先是与新+坡进行联合演习,随后访问越南岘港,并首次与越南进行联合演习,然后继续向东抵达关岛,参加美日印三方的“马拉巴尔”关岛演习。
这还不算,今年6月27日至8月的环太平洋军演,东亚大国被排除在外,但三哥、印尼仍将继续前往夏威夷、南加州海域参演。跟着一起去的还有两个新伙伴——斯里兰卡和越南,这两国是首次获得环太军演的门票。
拒绝东亚大国的环太军演
曾经,三哥提出“向东看”战略,我们许多人不以为然,但今天,三哥借着川普印太战略的东风,和美朝新+坡峰会的转移焦点,已经成功地打通了从西马六甲,到南海,再到关岛太平洋的战略通道!
三哥的战略考量
好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啊。可是,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最终会被三哥夺走吗?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各方争抢的马六甲海峡控制权,究竟是怎样的战略考量,最终又会花落谁家。
马六甲,中南半岛到马来群岛的桥梁,南海到印度洋的通路
马六甲海峡位于长条状的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呈面向西面印度洋的喇叭口形状。西北最宽处有370公里,东南最窄处只有37公里。东南亚的两大地缘板块,一是北面的中南半岛,一是南面的马来群岛,二者交汇之地,就在马六甲海峡。同样,作为沟通东西两端的重要海峡,马六甲也是连接南海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如此重要的地缘十字路口,天然就是各方力量争抢的战略要地,近代以来,更是陆权大国与海权大国对抗的焦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往重了说,甚至关乎大国的命运。
马六甲——远洋贸易的咽喉
但是,南北半岛大岛对夹,分属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较大国家。这种大格局,外力是一时难以撬动的。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抢占马六甲海峡的东西大门。所以,扼守东南最狭窄处的新+坡岛,几百年来成了“铁打的殖民地,流水的殖民主人”,从最开始的荷兰、西班牙,再到英国,美国。新+坡的命运,早就跟马六甲绑定在一起了。
今天,美国宁可跟朝方和解,宁可放弃驻韩美军,却始终不愿意丢弃在新+坡的军事存在。本次金同志赴新+坡停靠的樟宜机场,就紧邻美军的樟宜海军基地,可见美军对马六甲的重视程度。
航母与濒海战斗舰停泊在樟宜美军基地
然而,垂涎马六甲的不止美国一家,在马六甲宽阔的喇叭口,有着一条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组成的岛链,它向一条锁链一样,借助强大的海军,随时可以封住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这条岛链,就是三哥家的。
这条群岛岛链,加上快要到手的印尼沙璜岛,三哥实际上,即将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西大门。
川普已经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印太航线上面,在南海、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甚至澳大利亚,频频发动对东亚大国的战略进攻姿态。这其中,三哥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美国之外的重要参与者,某种程度上,也是东亚大国的重要竞争者。
最要命的是,就算我们击溃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川普仍然不会拱手将马六甲控制权送到东亚大国手中,而是送给三哥!
川普的印太战略
一方面,三哥在上合峰会上,同意加入中俄印大三角的战略格局,另一方面,他也早早的完成了向东看的战略部署。显然,对于南亚次大陆,三哥是愿意跟中俄共同进退主导亚欧世界的,但对于印度洋,三哥还是有着自己的“私心”,想要自己主导广袤的印度洋,为此不惜威胁关闭印度洋的东大门——马六甲。
那么,面对“想打”,又不能“痛打”的三哥,我们该怎么办呢?
东面的多路出击和西面的“釜底抽薪”
从南海出发,最目前最方便的路线就是马六甲海峡,但是,马六甲海峡相对较浅,西岸还容易淤积,除中小型轮船可以正常通过外,20万吨以上的大型轮船,往往要绕道南边的巽他海峡甚至龙目海峡。随着海上丝路的延伸,东亚大国将会带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更多地方,发展制造业。那么,大型甚至特大型轮船,势必越来越多。
另外,东亚大国开展的原油期货交易,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越来越多地获取世界原油定价权,可以想象,未来大型轮船对于油价的敏感性将大大降低。
特大型油轮需要向南绕道
两相努力之下,更南方的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在进入印度洋的四条航路中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相应地,原先维持在马六甲的航运贸易重心,也将南移。
另一方面,马来半岛最狭窄处的“克拉地峡”方案,时机成熟后也终将贯通,那时,一大批中小型轮船,将会选择距离更短的克拉运河进入印度洋,而非绕远路的马六甲。
克拉运河比马六甲更具优势
概括起来,就是轻轮北移,重轮南移。马六甲的航运枢纽地位,将因分散而降低。南海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将分别被泰国、马来西亚、新+坡和印度尼西亚分领,良性竞争之下,曾经英美那种“垄断把持”的做派,还有生存土壤吗?
最重要的是,克拉地峡需要开凿运河,马六甲海峡需要疏浚淤积,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也处于火山地震危险地带,时时受到威胁。放眼世界,能够低价高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国家,除了种花家,还有谁呢?
亚洲最大绞吸船——天鲲号
另外一面,就是西边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不断进入东南亚和东非,如果印度洋东岸的东南亚-澳洲,和印度洋西岸的东非-南非逐渐发展起来,处于印度洋中北部的科伦坡,势必成为重要的中转贸易口岸。
换句话说,未来的航运贸易,可以不经过新+坡,却不得不经过科伦坡。说白了,科伦坡就是新时代的新+坡!
科伦坡港:下一个新+坡
如果三哥愿意合作分享,印度半岛就可以发挥跟科伦坡一样的贸易枢纽作用,如果非要对抗,眼巴巴地看着对面的斯里兰卡吃肉喝汤,自己却只能饿肚子,这样的感觉,想必三哥也是不愿意受的。
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动力。新的时代,我们终将破除一切阻拦,进入印度洋,拥抱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