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按照目前的进度,预测3号舰明年能下水吗?

2020-12-05 23:33:29   




现在有句流行语,叫做:某20何时下水和3号舰何时上天,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件大事!这当然是正话反说。其实是某20何时上天,3号舰何时下水。这里单说3号舰的事情。一艘7万吨以上级别的载机大舰从切割第一块钢板到最终交付服役,中间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在当今全球并无定制。毕竟到目前真正搞成过7万吨级以上现代化载机大舰的国家只有超级大国本身。其他大国即使自己搞过,也只有7万吨级以下的生产和舾装经验。而超级大国在二战后综合工业实力还非常强劲的时代,似乎也有5年内下水5艘7.5万吨级以上航母的“盛况”,这应该是在密集建造4艘福莱斯特级和4艘小鹰级的年代。其中从切割第一块钢板到宣布服役的最快记录大约是5年半。可是这种效率,在多年的去工业化以后,明显已,



成为明日黄花。毕竟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早在2005年就已经在纽波特纽斯船厂正式开工,切割了第一块船板。但是到现在15年已经过去了。福特号仍然没法正常使用;这已经比早期的5年半内成功交付的记录,延长了3倍。看样子还要继续延长下去。而新兴大国第一艘自产的载机大舰的完整工期就是6年。包括接近19个月的试航时间,并没有为了一个超过超级大国5年半内交付一艘大型航母最快记录的虚名,而故意的压缩工期。那么17舰在厂房和船坞内的生产时间总计不到4年半。考虑到3号舰的吨位比17舰大出不少。而且有更复杂的弹射系统。那么3号舰的完全生产试航周期比17舰稍微长一些也算正常。但是反过来考虑用户对3号舰的期待,给予比17舰更长的生产和试航期也很难。因此综合判断:3号舰的全部生产试航周期,



仍然很难超过6年,也就是72个月。往最宽限里说,超过75个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了预计的生产试航总周期之外,还必须知道3号舰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工的。但这一点也不容易确定,因为都在传说3号舰有个蒸改电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牵扯设备,甚至全舰尺寸都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一旦改了尺寸,那么必然需要重新切割钢板二次开工。早期如果有少量的原型号的切割钢板是不能用的。这样一来,目前的3号舰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工的就更不好说了。但是有一点却是基本明确的,这就是3号舰的第一个机炉舱段的大模块首次出现在新区的新建陆地总组平台上的时间,倒很确定。这就是前年的秋季,按当时的状态来算。目前的3号舰正式开工,应该反推前年的年初比较合理。这样算下来,3号舰已经用掉了大约36个月整的工期。而如果按照当年17舰的进度来算。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纯生产工期,包括坞内施工和一年整的舾装,不过53个月。减去已经用掉的36个月,只剩下了17个月了。



如果再从中扣除12个月整的舾装周期,那么居然坞内生产只剩下5到6个整月。这看上去确实非常紧张。但是3号舰的主动力设备的安装程序应该和17舰大不相同。17舰是舰体基本成型,机库到位后再吊装主设备;而3号舰很可能是先安装主设备,彻底封舱后再吊装机库,因此在2甲板以下基本到位后;上层的机库(含飞行甲板)和舰岛到位应该都比较快。坞内时间如果6个月不够,最多8个月也差不多了。因此预判3号舰最快会在明年下半年初以前下水,最慢也会在10月初以前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