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好事,还好没轮到中国...

2019-12-26 10:10:34   

今年是建国70周年,虽然过去几十年以来,穿插着数场局部战争,以及沉重的天灾人祸,但是在相对和平的21世纪,已经鲜有听说中国有“难民”这个群体。

事实上,靠着和平发展的中国,不仅没有制造难民,在多重政策的“配合”下,也很少有难民愿意来到中国。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有已经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冤有头债有主,谁创造难民谁负责接收”,中国已经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对待难民问题就是这么态度鲜明。

然而,中国未能被难民问题所困扰,并不代表其它国家同理。如何面对难民,对于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既然难民流向高福利发达国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果让其它国家接收,大家互相踢起来皮球。



过去,在西方世界有一位总理被称为“圣母”,她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原本德国是一个难民审查非常严格的国家,但是自默克尔上台之后,政策开始变得越来越松,到2014年的时候,通过率已经达到了41.6%。

到了2015年,叙利亚政府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潮集中爆发,“圣母”默克尔干脆全面放开了德国边境。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整个欧洲的难民被德国一个国家“吃掉”了一大半,从此之后德国深陷福利危机,那些难民几乎不能带来任何社会价值,但是又已经生米煮成熟饭。

由于近月土耳其对库尔德人展开了全面战争,中东难民再次迎来爆发期。介于欧盟对土耳其的军事行为饱含批评,忍无可忍的土耳其,最后只能选择反将一军,把边境打开后,把中东的难民再次输往欧洲。

那么问题来了,难民已经到了边境,该派哪些国家来接收?每个国家又该接收多少?2015年那波“难民潮”的困惑,再次在欧洲上演。



12月24日,欧盟委员会就难民问题,对以德国为首的成员国发出了呼吁,希望各国保持团结,将目前位于希腊难民营的未成年难民,能够互相分担点。欧盟的主意,非常希望德国能够接受8成难民,其它国家则分担剩余难民。

遥想去年,因为“难民危机”差一点就让默克尔提前退休了,所以这位“圣母”,已经很难再下当年那么大的决心了,而且现在的默克尔离退休不远,身处的党派更是没了当年的话语权,所以从去年开始,德国慢慢又重回了过去那种严格审查难民的时代。

没有“圣母”的时代,德国这次都已经公开宣称拒绝难民了,那么欧洲各国会上演“互撕大战”还是“踢皮球战术”,反正难民已经就在欧盟边境处,相信这种争吵很快就得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