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派最新护卫舰参阅,意外的是同行的船看点多多,与中国大有渊源

2019-04-18 07:16:40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将于4月23日在青岛举行,“海军节”临近,各方严阵以待。国际阅舰式上不仅有我国先进海洋舰艇装备,不少国家也派出舰队,在“海军节”上一展风采。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在穿过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后进入南部海域,舰队正向中国山东半岛青岛港方向驶去。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是22350型护卫舰首舰,该型号护卫舰排水量为4500吨,舰身长135米,宽15米,最高速度可达29节,续航里程可达4500英里,续航能力达30天,可搭载180-210名船员。该舰是专为在远海区域对水面舰艇和敌方潜艇进行作战行动设计的护卫舰,具备降低雷达能见度的功能。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去年7月26日,俄罗斯政府签署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通过国家测试的验收报告,该舰于7月28日,俄罗斯海军节的前一天正式进入俄海军服役。自2006年建造至服役,历经12年之久。22350型护卫舰舰体刚毅简介,整体配置布局紧凑,综合火力强大。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相控阵防空护卫舰,主桅安装四面阵列的相控阵雷达,主桅杆顶端安装一具旋转式三坐标相控阵搜索雷达。此外,这艘护卫舰装备口径130毫米的舰载火炮装置,以及16枚反舰导弹的发射器。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此次以“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为首的北方舰队舰艇于2月26日开始远洋航行,这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首次进行远航。从远航开始,护卫舰已经行驶超过1.1万海里,并完成几次舰船防守和导弹武器使用演习。目前,船员正在为参加庆祝活动积极准备。
另外,最让人意外的是,与护卫舰一同航行的还有“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船、“厄尔布鲁士”号多功能物质技术供给船和“卡马”号海洋油轮。


“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船
相较于“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那艘“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船似乎并不惹眼,但若对它与中国的渊源有所了解,你一定会热泪盈眶。当年,正是这艘世界上最大马力的远洋拖船将我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拖回了中国!
“尼古拉·奇克尔”号远洋救援拖轮是前苏联在1980年代末期委托芬兰建造的2艘R-5757型远洋救援拖轮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救援拖轮,功率达到17993千瓦(24480匹马力),满载排水量达7542吨,甚至比我们的一些导弹驱逐舰都要大得多。
上世纪末,由于俄罗斯军队的衰败,“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也被出租给了希腊拖船公司赚取外快。这个阶段,中国正好从乌克兰购买了还没有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要将这艘6万吨级的无动力航母拖回中国,就需要一艘强大功率的拖船作为主拖船。本来就是用来拖大型航母的“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自然而然入选成为了主拖轮。


后面开倒车的正是“尼古拉·奇克尔”号
在通过土耳其海峡时,“尼古拉·奇克尔”号以开倒车的形式位于航母的尾部。因为无航行能力的“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如遭遇强大风力、水流或大角度海峡弯角,极容易冲击撞岸,“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就凭借自己世界最大的拖航功率,成为了这艘“刹车船”。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我们无从知晓,但仅就此次参加阅舰式的舰队来看,俄军仍是看点多多。(旅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