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的超高速武器项目,为何屡试屡败?

2021-10-24 23:14:53   

超级大国的超高速武器项目试验又失败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如果总结最近5年或者10年的情况,那么超级大国的超高速武器项目的实验成功率连50%都没有。一批发射10次失败6次还多的项目,是不可能定型进入现役的。因此可以说超级大国的超高速武器系统项目已经陷入了泥潭,最让其担心的是已经被其他大国甩开了相当远的距离,目前看来完全没有追上的希望,毕竟10年下来,连对手的尾灯都看不到了。按说超级大国在全球搞超高速武器项目堪称最早,那么为何连一个最起码的晚集都没有赶上呢?这个事情还真要深入地捋一捋。首先还是要再明确一下,到底什么是超高速武器项目,然后才知道超级大国的主要问题出现在哪里。超高速武器项目,一般是指打击速度在5马赫以上的武器。




1马赫如果按照1.2万米以上高空的音速来算是300米每秒。因为超高速武器项目大多需要高空高速飞行,因此音速必须按照高空音速来算,而不是海平面的340米每秒的低空音速。那么5马赫就是每秒飞行1500米或者更高。在低空有这个速度的武器基本只有坦克发射的长杆穿甲弹。但是长杆穿甲弹的打击距离一般不超过2公里。距离太短可以忽略。5马赫以上的超高速武器一般都是最起码追求1000公里打击距离起步的战略性武器。如果1秒钟就可以飞行1500米,那么一小时是3600秒;一小时之内,就可以打击5400公里之外的目标。这个已经可以算是有洲际打击距离的先进武器了。过去具备这个速度和打击距离的只有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弹。但是当今的各大国,一般都不把典型的远程或者洲际导弹,



算作新型的超高速打击武器的种类之内。这是因为当今的超高速武器系统,必须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就是飞行全过程并非完全的弹道体制,大多数飞行轨迹并不脱离大气层。第二是要求在大气层内做弹跳飞行。这样可以轻易地躲过大多数现有反导体系的拦截。大部分轨迹在大气层内弹跳飞行这个要求,基本上就已经让末端飞行速度更高的洲际导弹被排除在外了。因此当今各大国正在研发和成功装备的超高速武器项目,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仍然用传统的火箭作为动力来源,但是弹头具备特殊的外形,可以在高层大气中做水漂式乘波飞行。另外就是武器自身有动力,一般采取冲压发动机,可以实现一定距离的高空高速的自主飞行。超级大国的超高速武器系统的实验大多数失败 ,就在于这两大类武器的研发都不顺利。



比如超级大国方面过去研发开始时间相当早的冲压体制的5倍音速的飞行器,十几年来几乎每次实验都失败。不是点火不成功直接一头扎进太平洋,就是点火成功后,原本预计飞行5000公里以上,结果飞行了还不到1500公里就再次熄火掉海。屡试屡败之下,超级大国的实验方甚至把设定速度目标从5马赫降低到3马赫,已经降到与高空高速飞机的速度相差不大,已经算是在高速武器的最低门槛上,但是还是屡次失败。因此出现了实验永远做不成,又不敢轻易下马的尴尬状态。而另外一种用火箭作为直接助推器的超高速武器系统的实验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本设计的水漂乘波体的打击跨度是5000到8000公里。结果实验飞行物还没有飞到3000公里的距离上就掉了下来。距离成功仍然遥遥无期。



两大类超高速武器项目全都不行。狼山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超级大国早早地放弃了全部中导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错误。因为在当年的潘兴导弹中,就已经有了超高速精确打击的技术萌芽。当时可以算是在全球一枝独秀。但是这个萌芽还没有成长就被自己给主动拔除了。而在30年之后,想恢复当年的成熟技术,结果发现连合适的固体助推器都找不到了。第二个音速更关键,这就是超级大国在乘波体弹头的外形设计上,从来没有真正地完成突破。而其他大国对外公开展示的水漂弹头,基本都是战略忽悠,谁学谁上当。因此超级大国现在想抄作业都没得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