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 趁人之危?印度以为中国疲于应付“萨德”,在背后插刀

2017-03-05 07:55:56   

印度最近的动作比较多。继2月13日印度国会一个所谓的“友谊论坛”邀请湾湾的“立委”访问后,印方还邀请那个“政治喇嘛”在4月份到中印领土争议地区进行“宗教旅行”,届时官方人士还会与其会面。此举当然招致抗议和反对,但印方振振有词:“无法阻止”。“海外探客”认为,自从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印方的态度日趋强硬。如今,正当亚洲最大国家忙于应对美韩的挑衅时,印方选择了趁人之危,在背后捅刀子,以为能够从中获利,换来大国的让步。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实力无法匹配野心恐怕都是最难受的事。印度领导人自尼赫鲁开始就笃信“要么成为一流国家,要么消失。”第一步就是要称霸南亚。如果不是在1962年捅了一次马蜂窝,遭受耻辱的失利,其实印度在美国的默许下还是有资格成为“南亚老大”的。作为池塘里的大鱼,印度曾经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教训斯里兰卡,现在连马尔代夫准备向沙特出售一座环礁都引起印度的不满,指手划脚、说三道四,认为这给本国增加了“安全隐患”。
当然,谁也不能小瞧印度。在IT界,美国是老大,印度就敢说自己是老二,而且没有哪个国家会去争。在硅谷,三分之一的公司是印裔美国人所创设。在经济方面,印度的GDP增长率位居世界前三。在军力方面,印度一直不遗余力,2月份发射一枚大气层外拦截导弹,取得成功,接着又在3月1日成功试射一枚大气层内拦截导弹。两次试射的成功,令印度举国欢庆,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后第4个拥有“双层反导系统”的军事强国,言外之意就是丝毫没有将山那边的大国放在眼里。探客还发现,印度的雄心不止于此。


印方3月2日宣布,其海军从“卡尔瓦里”级潜艇上成功进行反舰导弹的首次试射,具备初步作战能力。这枚SM-38Block2型飞鱼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70公里,装有165公斤的战斗部。2月15日,印度搞出“一箭104星”。而似乎是为了在“首轮中印战略对话”中占有心理优势,印度于2016年12月26日成功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达5000公里,印媒叫嚣可以覆盖东北亚。在此之前,印度还准备向越南出口防空导弹。
尽管印度总被调侃为“三哥”,但如今这头大象已非“吴下阿蒙”。早在2012年,印度就成为世界第一大武器进口国,而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印度军费开支已达507亿美元,比俄罗斯还高20多亿,位列世界第4,且增长率近些年几乎都是双位数。随着“印度制造”战略在不断推进,一个含有敌意的强邻正在西南方向崛起。
而作为主要对手兼主要贸易伙伴的美日韩也没闲着。特朗普已经公开要求追加540亿美元的军费,这等于增加了10%,他还登上最新的福特航母,气势汹汹向地球背面的对手下战书,宣称要将航母数量增加到12艘,一旦开战,要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得到这一信号的日韩大受鼓舞。探客看到,安倍在3月2日暗示要增加防卫费,而且很可能突破“占GDP1%”这个限制,2017年度原始预算里防卫费已高达5.1251万亿日元。在美国防长马蒂斯“决不能满足于现状”的命令下,日方增加军事开支已成必然,但这并不能阻止安倍政府炒作亚洲最大国家“27年间军费涨40倍”。


韩国尽管国内经济状况不佳,却也没耽误扩军备战。在2017年初,韩方就已经定调:美国只要提出需要,我们就增加军费。根据2015年的数据,韩国军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高达2.35%,比美国向北约成员国提出2%的要求还高。探客认为,如今韩方强硬派当政,必然会借着所谓的“威胁”扩大军费开支。在2015年4月,韩方就宣布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国防开支要增长7.2%,合计增加约合2155亿美元。一个仅有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国家,如此穷兵黩武,只能是心怀叵测。
亚洲最大国家的军费开支尽管位列次席,却连美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根据公开资料,美国用于保护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军费开支是中国的4倍多,日本则达到7倍,按人均来看,日本竟然达到中国的3倍多。“海外探客”认为,作为一个四个方向都存在威胁的大国,2017年军费只增长约7%,只占GDP的1.5%,体现了极大的善意。不过,人善被人欺,有的国家就是希望你越弱越好,不停地制造聒噪。如今美国把“萨德”部署到了家门口,就是把枪顶到鼻尖,已经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如果军费不提升到与大国地位相符的水平上,如何威慑四方的无赖?手只有放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开火,才能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