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离开北京后,并没有返回莫斯科,反而马上降落在了海参崴

2025-09-06 01:20:25   

9 月 4 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了对中国的四天访问后,并未直接返回莫斯科,而是乘专机直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出席正在那里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系列活动。

普京此次访华成果丰硕,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两份重要的能源合作协议,将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天然气管道每年最大输气量从 380 亿立方米提升至 440 亿立方米,还把中俄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的每年最大输气量从 100 亿立方米增加到 120 亿立方米。这两条管道都位于远东地区,它们的升级和新建项目将带来大量投资和就业机会,有力带动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石,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仅能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也为俄罗斯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是为远东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除了能源合作,普京在海参崴还可能重点关注俄罗斯在远东的其他与中国有关的关键项目。

比如通过黑龙江大桥与中国连接的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2022 年 6 月黑龙江大桥正式启用后,该口岸迅速成为新的货运枢纽,有效分担了其他传统通道的压力,让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顺畅高效。但目前俄方口岸尚未完成现代化升级,运输量和过关效率受到限制,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要求该口岸必须在 2025 年底前完工,普京此次前往远东,很可能会了解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图片

还有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项目,去年 11 月普京签署综合令,要求俄罗斯政府自 2025 年起与中方联合实施黑瞎子岛的开发计划,包括在岛上新建口岸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普京也会关注其开发进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普京出席东方经济论坛,是俄罗斯积极推行 “向东看” 战略的重要体现。

在西方长期制裁的重压下,俄罗斯需要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寻求更多的支持。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打交道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东方经济论坛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与亚太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普京在论坛上可以与中方高层以及老挝总理、蒙古国总理等外国贵宾举行双边会谈,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

此外,普京在访华期间还会见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金正恩当场给出承诺,只要俄罗斯一句话,朝鲜能帮的一定帮。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持,也让普京在出席东方经济论坛时,手里多了一份筹码。

总之,普京此次结束访华后前往海参崴,是一次有着多重考量的重要行程。图片

他既要部署刚刚与中方签署的能源大单,推动远东地区与中国的具体合作项目,又要借助东方经济论坛这个平台,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为俄罗斯的未来发展寻求更多可能性。

在西方围堵的背景下,俄罗斯正积极通过加强与东方国家的合作,来突破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更是俄罗斯 “向东看” 战略的关键所在,将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