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印度无奈向俄罗斯求助,这3个迹象已令莫迪感到恐惧?

2017-08-22 08:57:44   

  无知与无畏并非论据。印度媒体刚刚欢呼“终于获得大国支持”,日本方面就改口声称没这回事,认为印度方面误会了原意。印方的脸上写满了尴尬。先是诬陷别国,继而拿煤球往自己脸上涂擦,很多印度人恐怕连最后一毫克的是非观念和良知都没有。面子问题在“开挂民族”看来如此重要,加上危险的迹象越来越多,莫迪恐怕已经如坐针毡。久病乱投医,在印方看来,或许俄罗斯就是解药。


根据媒体报道,印度方面希望俄罗斯方面帮助自己“解套”,希望普京能够帮助其缓颊,说服某大国给个台阶下。而有意无意中,俄方也想借助这次事件扩大影响力。譬如在这期间,俄印双方宣布将进行“因陀罗2017”联合军事演习,按说这次双边例行性的军演早在2017年4月就敲定,但双方决定把演习地点放在东北亚,就不得不令人怀疑俄印是否别有想法。
而印度驻俄大使也把这次演习看成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典范。当然,被日本耍了之后,印方也不指望俄罗斯能表达清晰的立场,只是希望能够制造出一种“俄罗斯站在自己身边”的姿态。


为此,印度方面不惜无视美国对俄方的制裁,与美国逆向而行。印方声称“美国对俄制裁不会影响俄印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并特意指出俄罗斯向印度出售S-400导弹系统的谈判仍在进行。如果达成协议,这一防空系统将有效弥补印度在反导方面的短板。除此之外,俄方还将为印度建造数艘军舰。
国家与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忠诚的义务。南下印度洋,寻找温暖的出海口一直是俄罗斯数百年来的夙愿。对俄罗斯而言,印度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50多年来北极熊向阿三出口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证明了两国之间的利益比较深厚,如今印度军队的主力装备——从“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苏-30MKI战斗机、T-90S主战坦克、基洛级常规潜艇以及核潜艇——都由俄罗斯方面提供。
可必须注意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印度显现出疏离的趋势,譬如在最近几年印方更青睐美国武器,俄罗斯也会给印度下几个绊子。在2016年9月24日至10月10日,俄罗斯就在印度的眼皮底下,公然与印度的敌国巴基斯坦举行史上首次联合军演。令印度人感到震惊和不满的是,这次军演就发生在印巴一次冲突后不久,印度军人伤亡不小。印度内部出现了不满的声音,但很快又被压制。印度收到了俄罗斯的警告。
从本质上讲,在对待亚洲的态度上,俄罗斯与美国并无区别,两个白人为主的军事强权都觊觎和垂涎亚洲的财富和资源,但同时又对亚洲充满了蔑视。近期又有俄罗斯学者建议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乌拉尔山脉以东,以平衡人口分布,优化经济布局,但遭到了激烈反对,理由就是“我们并非亚洲国家”。
对俄方的内心真实想法,莫迪恐怕是一清二楚。但形势比人强。印度人当然可以凭借人数优势,利用二战时的战术在边界生事,就像无赖和痞子一样不断挑衅和故意冲撞,但印方也明白实力的差距。
有媒体猜测轰-20战机最快就将在今年首飞,还有专家指出这款战略轰炸机的特点就是隐身性较强,核常兼备,高度智能化,指挥通讯系统达到世界一流,拥有洲际攻击能力,作战半径和航程都达到轰-6K的2倍多,至少能够奔袭10000外的目标,整体作战效能超过轰-6K至少5倍。连美媒都认为,一旦轰-20服役,大国将真正具备“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俄罗斯方面也不忘给印度添堵,声称东亚大国的巨浪-3型洲际弹道导弹完成了研制,即将试射,其分导式多弹头射程将达到11000——13000公里。而相关试验潜艇也完成了改装工作。


赢球靠进攻,冠军靠防守。在21世纪的战争里,赢家只有一个,因此矛利,更要盾坚。根据媒体报道,7月23日,一个荷兰飞行员驾驶波音747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时,意外拍摄到导弹发射的奇景。而发射和试验地点在中国西北。此后相关人士分析这是一次反导系统试验。
这3个迹象,其实表露的事实就是:印度头上已经垂着数把利刃,而莫迪依然在愚蠢地挑衅和示强,装作不知死期已近的事实。与55年相比,印度的实力的确有了明显提高,也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但唯一不变的是印度以为对方不敢出手。殊不知,挑衅和蚕食地盘都是小孩子的把戏,真正的战争一旦爆发,覆巢之下无完卵,印度数十年来的经营都将毁于一旦。14亿百姓固然关注收入和舒适,可如果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遭到破坏,迸发出的怒火可以轻易融化任何对手。不动则已,动则必胜。东风已备,只欠打印。
莫迪依然对美俄等国抱有幻想,认为国际社会不会置之不理。国际社会当然不会无视,但那些聪明的西方国家会静观事态变化,最后选择和胜利者成为伙伴。奉劝莫迪一句,不要试图玩火,不要招惹自己绝对招惹不起的国家,烽烟易燃不易熄,印度战败没有什么悬念,代价就是永远失去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