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高层刚准备庆功,头顶飞来10枚钻地弹,直接被以军“一锅端”
2025-09-03 00:56:15
以色列干了件大事,直接把也门胡塞武装的一群高层给 “一锅端” 了。10 枚钻地弹从天而降,精准命中目标,胡塞武装 “变革与建设政府” 的总理、副总理还有好几位部长都在这次袭击中丧了命。
前段时间,胡塞武装频繁用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本・古里安机场和特拉维夫等地,这可把以色列惹火了。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早就放话警告:“黑暗之灾之后,长子之灾即将到来。” 果然,没过多久,以色列就动手了。
图片
8 月,以色列空军第 69 中队的 10 架 F-15 战斗机从本土起飞,飞了好几个小时,中间还进行了空中加油,最终悍然突袭了也门首都萨那,目标直指胡塞武装控制区的 “政府” 核心。每架 F-15 战机都带着 3 枚一吨级的 GBU-31 GPS 制导炸弹和 2 枚 250 公斤级 GBU-12 激光制导炸弹。
这次行动的时机选得特别巧。当时胡塞 “政府” 的高层们正在举行例行研讨会,评估过去一年的工作,可能还在为某些 “成绩” 沾沾自喜,放松了警惕。以色列的情报就精准锁定了这个聚集了众多高官的院落,10 枚一吨重的钻地炸弹连续攻击,把建筑物炸得稀巴烂。
两天后,胡塞武装才不得不证实了这个坏消息:“变革与建设政府” 的总理艾哈迈德・加利卜・拉赫维,还有副总理穆罕默德・米夫塔赫、工业部长穆恩・马哈格里、军事行动官员萨赫尔・沙尔卡比、内政部副部长阿卜杜勒・马吉德・穆尔塔达,以及信息部长、教育部长等多名高官都在空袭中丧生,剩下的政府部长也都受了轻重不一的伤。
不过,幸存的第一副总理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艾哈迈德・穆夫塔很快就顺位履行起了总理职权。
能把打击做到这么精准,背后的功夫可不少。以色列军方说,这次行动得益于 “情报机会窗口” 和 “空中优势”,是一次 “复杂而精确” 的打击。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离不开美国提供的情报支持、先进的卫星监控,还有对胡塞内部通信的深度渗透,这些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张致命的天罗地网。
要是没有内奸,想这么精准地定位打击,简直难如登天。毕竟,时间、地点、掩体厚度、炸弹药量这些细节,可不是一两个人坐在一起分析就能弄明白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以色列第一次玩 “定点清除” 这套战术了。过去一年里,以色列就成功对黎巴嫩真主党、伊朗革命卫队以及加沙哈马斯的多名高级领导人下了手。从真主党在贝鲁特的高层指挥官,到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首领,以色列的情报网络和空军力量屡屡得手。
而这次对也门的空袭,更是把这一战术的射程和胆量推向了新的极限,从黎凡特海岸一直打到了阿拉伯半岛。
图片
不过,胡塞武装真正的权力核心还稳着呢。
被打死的总理拉赫维等人,更多是象征性的行政首脑,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胡塞武装真正说了算的,是极少露面的最高精神和军事领袖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他是创始领导人侯赛因・胡塞的弟弟,堪称胡塞组织的 “大脑”。具体指挥军事行动的国防部长穆罕默德・纳赛尔・阿提菲和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卡里姆・加马里,这次也都安然无恙。那些在伊朗、伊拉克受过训的战地指挥官,更是分散在也门各地,照样指挥着对以色列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就像也门反对派官员说的,斩首这些 “象征性人物”,影响其实很有限,真正指挥作战的 “影子” 指挥官们根本不会因此停手。以色列能炸掉一座建筑,消灭一批官员,但想彻底铲除胡塞武装,光靠空袭可远远不够。
要知道,胡塞武装控制着大约 2300 万人口,也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在他们手里,而且他们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背后还有伊朗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支持。
所以说,以色列这场 “千里斩首” 看似取得了胜利,但背后其实是永无止境的对抗循环。这次袭击可能会震慑住一些人,但也必然会激起胡塞武装更强烈的报复。中东这地方的恩怨情仇,从来都不是靠一次两次精准打击就能了结的,未来的局势只会更加扑朔迷离。
前段时间,胡塞武装频繁用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本・古里安机场和特拉维夫等地,这可把以色列惹火了。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早就放话警告:“黑暗之灾之后,长子之灾即将到来。” 果然,没过多久,以色列就动手了。
图片
8 月,以色列空军第 69 中队的 10 架 F-15 战斗机从本土起飞,飞了好几个小时,中间还进行了空中加油,最终悍然突袭了也门首都萨那,目标直指胡塞武装控制区的 “政府” 核心。每架 F-15 战机都带着 3 枚一吨级的 GBU-31 GPS 制导炸弹和 2 枚 250 公斤级 GBU-12 激光制导炸弹。
这次行动的时机选得特别巧。当时胡塞 “政府” 的高层们正在举行例行研讨会,评估过去一年的工作,可能还在为某些 “成绩” 沾沾自喜,放松了警惕。以色列的情报就精准锁定了这个聚集了众多高官的院落,10 枚一吨重的钻地炸弹连续攻击,把建筑物炸得稀巴烂。
两天后,胡塞武装才不得不证实了这个坏消息:“变革与建设政府” 的总理艾哈迈德・加利卜・拉赫维,还有副总理穆罕默德・米夫塔赫、工业部长穆恩・马哈格里、军事行动官员萨赫尔・沙尔卡比、内政部副部长阿卜杜勒・马吉德・穆尔塔达,以及信息部长、教育部长等多名高官都在空袭中丧生,剩下的政府部长也都受了轻重不一的伤。
不过,幸存的第一副总理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艾哈迈德・穆夫塔很快就顺位履行起了总理职权。
能把打击做到这么精准,背后的功夫可不少。以色列军方说,这次行动得益于 “情报机会窗口” 和 “空中优势”,是一次 “复杂而精确” 的打击。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离不开美国提供的情报支持、先进的卫星监控,还有对胡塞内部通信的深度渗透,这些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张致命的天罗地网。
要是没有内奸,想这么精准地定位打击,简直难如登天。毕竟,时间、地点、掩体厚度、炸弹药量这些细节,可不是一两个人坐在一起分析就能弄明白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以色列第一次玩 “定点清除” 这套战术了。过去一年里,以色列就成功对黎巴嫩真主党、伊朗革命卫队以及加沙哈马斯的多名高级领导人下了手。从真主党在贝鲁特的高层指挥官,到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首领,以色列的情报网络和空军力量屡屡得手。
而这次对也门的空袭,更是把这一战术的射程和胆量推向了新的极限,从黎凡特海岸一直打到了阿拉伯半岛。
图片
不过,胡塞武装真正的权力核心还稳着呢。
被打死的总理拉赫维等人,更多是象征性的行政首脑,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胡塞武装真正说了算的,是极少露面的最高精神和军事领袖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他是创始领导人侯赛因・胡塞的弟弟,堪称胡塞组织的 “大脑”。具体指挥军事行动的国防部长穆罕默德・纳赛尔・阿提菲和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卡里姆・加马里,这次也都安然无恙。那些在伊朗、伊拉克受过训的战地指挥官,更是分散在也门各地,照样指挥着对以色列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就像也门反对派官员说的,斩首这些 “象征性人物”,影响其实很有限,真正指挥作战的 “影子” 指挥官们根本不会因此停手。以色列能炸掉一座建筑,消灭一批官员,但想彻底铲除胡塞武装,光靠空袭可远远不够。
要知道,胡塞武装控制着大约 2300 万人口,也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在他们手里,而且他们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背后还有伊朗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支持。
所以说,以色列这场 “千里斩首” 看似取得了胜利,但背后其实是永无止境的对抗循环。这次袭击可能会震慑住一些人,但也必然会激起胡塞武装更强烈的报复。中东这地方的恩怨情仇,从来都不是靠一次两次精准打击就能了结的,未来的局势只会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