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中国正成为非洲工业化伙伴

2018-07-27 07:35:10   

7月26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7月24日刊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非研究项目负责人德博拉·布罗伊蒂加姆的文章称,本周,中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其他停留站点包括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和毛里求斯。阿联酋有石油,但卢旺达、塞内加尔和毛里求斯资源匮乏。对出访国家的选择让人看到了中国在争取朋友和影响非洲的努力中的另一个方面:把中国定位为非洲工业化的伙伴。
文章称,中国为什么能在非洲成为如此受欢迎的伙伴?可能是因为中国正在认真倾听非洲的抱负。
文章认为,北京对非洲抱负的支持并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2016年,在中国的支持下,二十国集团承诺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当时中国已经为非洲电力部门提供了330多亿美元的资金,这是对非洲工厂的关键投入。中国另外还为非洲的交通部门投入了410亿美元。
文章称,通常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公司一直在非洲建设经济特区,为中国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合作搭建平台。
文章称,埃塞俄比亚是中国投资非洲制造业不容争议的成功案例。我们的研究人员掌握了400多个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其中一些所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美国买家。
文章称,塞内加尔和卢旺达一直在关注埃塞俄比亚的经验。为了吸引中国公司,塞内加尔雇用了一家中国企业在其首都附近建设一个新的经济特区。
文章称,卢旺达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指望借助中国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卢旺达人口密度高,使得发展劳动密集型战略极具吸引力。卢旺达人现在在首都基加利一个经济特区的中国工厂里生产纸制品、制服和衬衣等。
文章称,一名卢旺达领导人对当地报纸说:“我们希望与中国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用中国经验来发展经济特区。”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还将过境毛里求斯并进行友好访问。毛里求斯可以凸显亚洲工业化模式是如何在非洲取得成功的。1970年,工业区在这个小岛上建立起来,吸引了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较早一代中国制造商。毛里求斯向亚洲学习,发展了一个多样化的经济体,营造了或许是非洲最好的商业环境。
文章称,那么下一步怎么走?今年4月,毛里求斯开始就非洲与中国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进行首轮谈判,希望扩大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