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目标舰”即将面世,居然不是055万吨大驱?

2017-06-17 08:01:04   

近日,美军阿里伯克级驱逐舰DDG-104“斯特雷特”号访问我军南海舰队大本营—湛江市,虽然这不是第一次有伯克级来访,但是依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20多年前,我们还在建造052型驱逐舰首舰的时候,阿里伯克级首舰已经进入美军服役,在其后的20多年中,阿里伯克经历了数次重大改进和升级,最终形成了如今美军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多达60多艘的庞大伯克家族。同时,如此强大的伯克级驱逐舰,也为很多国家的水面舰艇树立了堪称标杆式的驱逐舰样板,各国纷纷效仿和模仿,由此还衍生出了伯克家族的旁系---各国的“宙斯盾”舰家族体系。
那么,对比伯克级驱逐舰,我军目前已经拥有的052D型驱逐舰还有哪些差距?我军距离理想中的“目标舰”还有多远呢?
首先是舰艇动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动力,来源于LM2500型燃气轮机,单台约26000马力的强劲动力,使得阿利伯克级即是拥有肥大的长宽比,却依然可以超过30节在海上驰骋,而我军052D型驱逐舰受限于柴燃交替(CODOG)动力,不仅在最高航速上不能匹敌伯克级,还极大的限制了舰艇主尺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了整个舰体的排水量。排水量上不去,舰艇主尺度必然较小,052D型驱逐舰的排水量比伯克级小了三分之一,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舰艇动力的问题。源自乌克兰的GT25000型燃气轮机,单台功率虽然超过LM2500燃气轮机,但是4台总功率却显得过大,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军目前在建的055型驱逐舰排水量会达到12000吨的重要原因。可见,假如没有合适的动力系统,大型水面舰艇只能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从长远来看,假如海军还有愿望建造一款真正合适的“目标舰”,以航空发动机“太行”等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基础,研制一款真正合适的燃气轮机,才是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武器系统。这里的武器系统,涵盖了从反潜到防空,从硬杀伤到软杀伤,从攻击到防御,我军可以说还依然任重道远。从DDG-104舰的外观就能看出,美军驱逐舰的很多软硬杀伤武器,都被巧妙的设置在了合理的位置,例如其电子对抗设备就被安装在了舰桥外侧,而我军052D型一开始均安装在桅杆基座两侧,后来改进时才改建在舰桥外侧。再看武器系统的通用能力,美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兼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标准”系列防空导弹,ESSM近程防空导弹等等,涵盖的门类体系之齐全让我军052D型只能望其项背,虽然我军目前已经拥有YJ-18系列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但052D还有一种导弹----近程防空导弹仍未集成入垂直发射系统中,这无形的就使得052D的多用途能力和自身防卫能力降低许多,至少无法在防空任务中做到射程的全覆盖。而上一个问题和这个问题的综合影响,也让052D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那就是舰艇吨位较小,导致垂直发射单元数量不足,伯克级驱逐舰拥有的96个单元,远超052D的64单元,这随之带来的强大任务弹性和战斗力优势,是短期内无法追赶上的。
最后是“无形”的差距,这不仅仅是雷达上、电子设备上和作战系统、软件等可以看得见的差距,还体现在诸如损管体系、生活体系、值更体系等一系列的“软文化”上的差距。舰艇好建造,但是优秀的舰员却不是短期可以培训出的,美军的海军文化师承英国皇家海军,不论是其软文化还是舰员素质,都历经大浪淘沙,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科学的体系。这样的体系,平常看不出来差距,可是等到了作战时期,就会看到巨大的差距。例如伯克级的损管体系,在美军的驱逐舰舰体内,其走廊两边,见缝插针的摆满了各种用于损管抢修的装备,虽然看似杂乱,但是却固定合理、使用方便。再看我军近年来服役的新型舰艇,不仅损管的设置上还有待考究,还大量不切实际好面子的设置、使用了一些材料,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舱室内部的吊顶设计和舰艇主通道出人意料的“干净”,各类消防损管设备都被设置在柜子内,不仅打开费劲,各种柜门还有二次杀伤的可能性。就在前几年,还曾曝光过某舰因浪大而把舰尾声纳舱的舱门“拍”开的报道,可见这些细小的差距,却正是我军在追求“目标舰”道路上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海军一直没有明确是否真的有“目标舰”的存在,但是大型驱逐舰一直以来都是我军极力发展的主战水面舰艇,052D和055绝不是海军发展的终点,随着越来越多的装备进入发展的井喷期,相信真正的“目标舰”已经快要走入我们的视线了。(利刃/东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