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土地价格高的亮瞎小编双眼,昨日,一天杀出三块地王, “太疯狂了”、“丧心病狂”都不能尽情形容如今的上海土地市场。房价任你想象,地价反超房价,面粉卖得比面包还要贵。前几日,深圳房价下跌的消息令市场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是否到了转折点,但8月17日的上海地王的消息再次证明了房价下跌恐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按照楼面价格来算,明年房价或许是这样的,徐泾7万/㎡,顾村9万/㎡,静安17万/㎡……
上海房价惊爆全国
昨日上午,融信以110.1亿的总价击败17家各路土豪摘得上海静安中兴社区(原闸北的不夜城板块)的一幅住宅地,溢价率139%,可售面积楼板价14.3万/㎡,创下中国土地成交史上单价地王记录,初步预计未来整盘保本售价将达到17万/㎡。
中兴社区地块属于不夜城板块,这是不夜城叫板陆家嘴房价的节奏啊。。
昨日下午,中骏以6亿元竞得青浦区徐泾镇徐南路北侧08-04地块,溢价165.16%,成交楼板价45070元/平米!未来保本房价可能达到7万/平方米以上。
这可是青浦,一个此前无人问津、交通极不便利的地方,房价都可能冲上7万/平方米,这真是要逆天的节奏。
这还没完,昨日下午第二场拍卖中,建发、保利、融信、万科等十多家地产龙头齐聚一堂,逐鹿位于顾村的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经过数轮激烈的叫价角逐之后,建发+中粮以高达67亿9000万之巨资斩获该地块,溢价率115%,可售住宅楼板价达67159元∕㎡,一举打破今年6月1日信达创下的楼板价记录!顾村地王“易主”!同时也意味着该区域未来房价将冲9万!!!
房地产牵动着多个产业
房地产作为一国的经济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房地产不仅是地方财政源泉,牵连着钢铁、水泥、建材、煤炭、有色金属等众多配套产业,更与金融机构紧密捆绑。仅2013年,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占比就高达38%。同时,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品,在中国信托产品中占据绝对比重。麦肯锡2015年研报指出,我国有接近一半债务均与房地产有关。可谓太大而不能倒。
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成本过高等问题,民间投资率持续下降,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收益率不断下降,无处可去的资金只能吹大资产泡沫。更重要的,市场普遍预期泡沫不会主动刺破,让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参与豪赌。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呈现加杠杆特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万亿,比去年同期多1.93万亿。中国M2增速从去年12月13.3%,扩张至今年1月14%,推动新一轮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浪潮开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M2增速此后一路回落,从3月13.4%降至6月的11.8%,截至7月,中国M2同比增长只有10.2%,M1与M2剪刀差扩至15.2%,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M2一路回落,说明企业悲观情绪浓烈,实体投资非常乏力。随着M2增速缩减,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注入短期流动性,才能维持企业债务滚动,从而防止银行断贷、债务违约现象发生。倘若失去庞大流动性支撑,房地产就成为无源之水,这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制造业投资乏力一道,成为各方呼吁降准降息的重要原因。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季度GDP同比增长6.7%。此次是在我国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首次公布GDP。改革后,GDP的核算方法将由生产核算法改为支出核算法。在支出核算法下,过去未曾被纳入统计范围,但在经济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一些行业,将被纳入统 计。新被纳入统计范围的行业,将带来大量的GDP,未来很可能成为GDP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这也无怪市场达成共识,任何一轮调控政策,充其量为房价降降温。倘若我国房价大幅受挫,直接将引发金融风险,这是经济难以承受之痛。我国的房价也不可能暴跌,所以,那些说房价会暴跌的所谓的专家,其实,根本没有认真做分析。
房价何去何从?
上海房价超过香港指日可待,上海房价在不断的飙升,而香港房价却在下跌,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之前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将是香港房地产市场困难的一年,预测住宅楼价平均下跌10%至15%,而成交量预计持平或增加5%。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经过了逾20年的高速投资开发建设,城市可供开发建设的新增用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供应量逐步回落。2016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数量仅50宗,是2010年至今最少的半年。但土地成交价格却持续上涨。
即便地少,但是为了远离三四线城市库存高的风险,更多的开发企业还是选择重返一线城市,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使得一线城市每块土地的竞夺都异常激烈,尤其是优质宅地,自然成为各大开发企业竞夺的焦点,高溢价自然也成为楼市常态。
总结:房地产泡沫被喊了数年,楼市调控也进行了好几年。但房价仍然越调控越高。大家都说房地产有泡沫,也的确有泡沫,但谁都不愿意在自己手里捅破,捅破了大家都不好看,这点事情,各级其实早已心知肚明:房价高的时候就抓紧拍卖土地,而且边卖边喊:“地价有风险,举牌需谨慎!”而当房价低迷的时候,各地又争相解除限购政策而帮房地产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