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与F22空战究竟谁能赢到最后?这项新技术或扭转

2016-07-01 11:53:42   

中国的歼-20战斗机即将服役部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中国到底要造多少架歼-20 这件事上一直存在加大的争论。尤其是美国的F-22战斗机现在实际上只有184架,所以有观点称中国只需要保持在400架左右的歼-20就可以保持对美优势。不过从生产厂的产能角度来看,400架意味着2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16年,就算新增生产线算上布置周期也要10年才可以。在10年内,美国极有可能会研发出第六代战斗机的原型机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那么又对中国形成了技术优势,中国将会始终处在技术追赶者的角色。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歼-20在对F-22战斗中取得优势地位吗?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实验,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对抗F-22方法。如果使用这项新技术,完全可能扭转歼-20对阵F-22战斗中的最终成败。根据美国一家大学公布的消息称,该校研发了一款专用空战人工智能“阿尔法”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定,甚至在1对1的空战中,击败了一名有着20多年飞行经验美国空军前上校。为了确保这项测试的公平,该校特地研发了一个全系三维度的仿真模拟舱来让人类驾驶员使用,除了感受不到G值变化以外,呈现的画面和在战机座舱内一模一样。而且双方使用的战斗机上,人类飞行员使用的是五代机,空战专用AI人工智能“阿尔法”被设置为只能使用四代机。从机型对等角度来看,就是F-22 VS F-15。按照美国著名空战模拟演习“红旗军演”的实战成绩来看,F-22无疑将会具备全面碾压F-15的能力,而实际上却是AI驾驶的F-15完美击落了人类驾驶的F-22。人类飞行员对这个AI的评定为:最具侵略性、敏捷性,富有高度战术变化和可靠性AI。这意味着人类不仅仅在空战模拟这个最为复杂的战斗科目上彻底输给了电脑,也让人发掘了另一种对抗美军现役F-22战斗机的办法。

如果你觉得这个AI“阿尔法”只能在一对一中赢得对手那就大错特错。全局模拟中“阿尔法”使用四代机完美击败了配置了五代机人类入侵飞行员小队,而且这只小队还有预警机作为支援。这足以说明“阿尔法”这种AI设计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空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战场随时态势感知和策略应对的复杂战斗行为。随着连围棋这个人类最为复杂的棋局都被人工智能锁破解,显然人类在复杂而带有一定自我进化能力的机器算法面前很难单凭某些局部优势来取得胜利。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能够把这种AI利用到现实空战中,未来单凭一架无人机击落有人驾驶的F-22或者F-35这样的五代机也完全不是问题。以前大家所致力于讨论的有人驾驶下的各种机型飞行参数,包线,甚至是新型导弹技术等等这些“所谓”的技术优势,都会随着整个战区变成无人机战区而发生彻底的转变。

既然美国人发掘这一点,中国究竟如何?这点尤为获得关注,实际上相关神经算法和遗传模糊算法的研究在中国开展研究相当的早,早在2000年左右,中国国内就有论文采用计算机模拟角度来评估过有人机和无人机之间2V2空战的胜负得失,最终结果当时让人有些跌破眼镜,无人机完胜。但是当时只是无人干涉的计算机模型纯模拟推演,而不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对抗。经过15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人和AI之间直接的对抗,这其中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人感到了新科技力量的崛起,想象下不需要起飞,直接坐在办公室内指挥数十架无人机对来袭的F-22进行围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虽然想法非常不错,但是这其中还存在诸多难点需要克服。

首先,无人机是使用机载计算机进行实时运算,还是利用地面的超大规模计算机集群进行演算?这就涉及无人机的体积和功耗上取舍的问题,从运算效率和功耗对比上,目前计算机是不可能胜过人脑,这也是制约无人机大批量自主空战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方面,无人机是否也要同时感知多个系统,比如来自地面雷达的信息、空中卫星实时监控的信息等等,这就牵扯到大量的数据链联通问题。还有例如:如何才能决断是否要击落对方,这个开火的权利是必然不可能交给机器来判断的,人将如何操控?这也是个必须要克服的难题。

不过这些难题可能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而得到解决,首先是模糊计算需要的大量运算消耗在量子计算机上完全是小菜一碟,可以做到个头上大约只有手提箱那么大就能完成现在占地1000平米的超算集群完成的运算。至于多链路、多传感器融合的问题,在未来第三代战区数据线系统下也可解决。所以无人机战胜有人机的时代其实并不远。而中国在量子计算机研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也奠定了最坚固可靠的基础。至于中国相关的系统能够在多久上线运行,这可能要看未来10年中国在量子计算机和其他高新通信领域的发展情况,如果在10年内研发出可以实战配合歼-20进行有人机和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克制F-22和F-35这样的新型机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到时候就不只是普通的讨论歼-20和F-22空战时谁会赢的问题,而是要讨论美国同时要出动多少F-22来确保自己不被无人机摧毁的问题了。如此算来,中国完全可以以较低的产能生产和美国差不多多,或者更少的歼-20战机就能取得中国周边空战的胜利。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未来空战不是歼-20和F-22驾驶员之间的战争,而是无人机之间空中角逐的新技术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