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平台的建造下水速率越快,越能提前排除核动力的选项?
2025-11-11 00:48:04
核动力巨型平台一定会搞,而常规动力平台马上就要量产,或者已经开始量产。这句话已经暗示的很明白:既然4号平台的合拢工程都已经过半了,那么很大程度上只能属于是最可能被第一批“量产”的巨型常规动力航空大舰,而不是下一步才要开始正式上马的、18万级的核动力巨舰。毕竟所有关键技术都已经彻底突破,而且经过了数以万计的现场测试没有任何故障之后,这才能放心大胆的开始量产化施工。而对18万吨级的核动力巨型平台来说,当前最多敢说是陆地模式堆等关键设施已经基本技术突破,但是上舰安装还是从来没有验证过的,至于与其他子项目的全系统整合更是无从谈起。况且除了核黑鱼之外,大国从来没有建造过任何一艘排水量在2万吨级以上或者更大的核动力漂浮平台,
图片
如此相对薄弱的经验基础,就敢立即上马18万吨级全球第一核巨舰?堪称匪夷所思。因此宁愿相信大国先建造一艘20万吨到25万吨级别的核动力全球远征基地舰,也不相信已经成型大半的4号平台就是核动力目标舰本身。凡事都有一个技术积累、技术完善的时间过程。对16与17两艘滑跃平台来说,就像早期摸索建造112与113舰,还有后期引进加自建的“全蒸7子”。而18号平台,基本等于052C系列,有了真正的有源神盾。而如果18号平台有自己9.5万吨上下的所谓量产同型舰,那就等于升级到了吾二弟的水平。而14万吨的4号常规动力平台,则相当于小火车系列,一步到位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并且上了较大批量。而18万级的核动力巨型平台,就相当于2.5万吨到3.5万吨之间的武库巡洋舰。已经,
图片
属于打遍银河系都无对手的BOSS级存在。目前网络上已经有了4号平台的所谓完整模型。但显然舰岛位置不对,比例大小也不对!但后面单独的主烟筒却再显眼不过,这都是在暗示4号平台的常规动力本质。况且4号巨型平台合拢与下水的速率越快,越不可能是核动力选项。因为所有核动力航母在正式下水前必须装堆完毕并且完成多层密封。而常规动力平台却可以在主机吊装到位后,在正式下水后的舾装期间,慢慢完成辅助设备的安装。仅仅这一点在船坞期上就能差异12到16个月;因此如果4号平台在明年下半年下水出坞,那么就可以立即排除核动力的任何可能性。而14万吨级常规动力平台的高效量产,本质上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容不得任何非成熟技术的耽搁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