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重来的国运,中国人永不为奴!

2018-09-23 08:22:19   

《人民日报》21日报导,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的水下考古获得重大进展,确认发现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根据战史记载,1894年9月17日,经远号受到4艘日舰围攻,管带(舰长)林永升壮烈成仁,经远号因大火漫延至弹药库爆炸导致沉没,全舰231名官兵仅16人幸存。

落后就要被挨打,这艘沉船的发现,无疑又让我们回想起了,那断令人难忘的晚清时期。这一场海军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清朝的加速死亡,也促使了日本的崛起,从下图的画作中可以看出,这一场海战对于他们的国运有着怎么样的改变。


▲ 日本击溃大清北洋水师,日本绘画师制作

这次经远号的打捞,于中国人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如同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曾经的中国有着很多表面上的繁盛,但是这一切浮华下的腐朽也令人堪忧。做为后人,我们至少要从中明白以下几点:

一.强大的军队背后,更需要强大的政府。

当清朝还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时,英国的鸦片战争无疑狠狠的打了清朝的脸面。但是中国的封建思想已经推行了两千年之久,当朝皇帝虽然有所触动,但是思维的启迪却还有着深刻的局限性。

英国人这么厉害,无非就是他们的洋枪洋炮厉害,只要我们也能造出来,也能像英国这样神气。当然,如果有造不出来的,能直接买到也是可以的。最初的时候朝廷中普遍是这样认为。

北洋海军当时可谓是亚洲第一,世界上都排的上名次。然而空有强军的清朝,居然会为了慈禧的生庆,而挪用北洋海军的军费。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北洋海军的战斗是英勇的,但是清廷的腐朽是可悲的。

二.能打胜仗的军队,一定是纪律严明,效率高效。

清朝开眼看世界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学习洋枪洋炮,其次才是学习军事制度。而同时期的日本,面对西方殖民时,觉醒的速度明显要快很多。

按照清朝封建的思想来看的话,能在海军中作战指挥的人,首先肯定是高级官员,然后普通级别的海员见了官员,要先按尊卑进行礼节,接着就是老老实实听话办事。

这样的结果就是,繁文缛节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死死的拖住了后腿。军情如火情,如果国家大义当儿戏,个人安危当重点,这样的军队是空有爱国的心,却难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三.居安思危,不做亡国奴

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就对中国充满了敌视。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为,像极了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子,新生的政权可谓面临巨大的挑战。

伟人的一声令下,无数中华儿女渡过鸭绿江,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国人反对霸权的声音,打出了中国人的英勇无畏。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外国在拉几条铁船就想打败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不止一场保卫战。可以说,觊觎中国这块肥肉的人一直都在,我们只有自己内部团结稳定,不给外敌可趁之机,他们才无从下手。同时我们需要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