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有一项技术能够军用:可大大提高中国潜艇战斗力

2017-10-24 08:16:28   

蛟龙号在神州飞天的同时进入大众视野,它超过7000米的下潜深度几次打破国内潜水器的记录,西方媒体惊呼“中国龙的爪子不仅伸向天空,还伸向了深海”,我们的话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2012年蛟龙号的新闻价值仅次于神州飞船。至今的5年里蛟龙号足记遍布北印度洋和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等这些地球上最靠近地心的地方。那么这款潜水器有没有军用价值呢?


蛟龙号的军用价值肯定是有的。但是,就像航天技术重在科研而不是军用一样,蛟龙号的军用价值远不如其科研和经济价值。它的主要用途是在海底资源勘探、沉船打捞、水下监测等领域,这对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公开的消息,蛟龙号的很多技术也是在国外封锁下,被中国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既然被国外技术封锁,那么它一定是具备军用价值的。


蛟龙号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他的7000米以上的下潜深度,军迷不约而同的会想到潜艇技术,假如中国的潜艇具备这种下潜能力,就可以躲避任何国家的反潜炸弹和鱼雷。蛟龙号攻克了7000米大深度耐压、密封等安全技术,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应用到潜艇装备上的。


蛟龙号还完成了可靠水声通信,深海复杂环境下精细作业的技术开发,这才是潜水艇最需要的技术。潜水艇的水下通讯、水下作业历来都是困扰各国的难题,以核潜艇为例,执行任务的核潜艇很难和总部取得联系,倒不是为例增加隐蔽性,而是深海的海水阻隔让无线电设备难以高效运行,放出去的核潜艇基本就是各自为战。二战时期的纳粹海军元帅邓尼茨架设了体型庞大的无线电接收天线,来确保和潜艇部队的通信。但是,总部巨大的目标在盟军轰炸机面前脆弱不堪。蛟龙号的深潜状态同样难以有效实时通讯联系,不过它的电子设备在满足通信的同时还能抵抗高压状态下的超负荷环境,足以说明其强大和可靠性,这些技术肯定会应用到我国093、094级潜艇上。遍布世界的中国潜艇可以在有效指挥下统一作战,这是蛟龙号最有意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