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卡脖子!中国又一黑科技被曝光,俄专家:真正的压箱底技术
2019-04-06 07:53:02

图为数控旋压车床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又一项黑科技获得了突破,一项名为“大型轻质高强度筒型旋压设备”以及生产工艺项目获得了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的大飞机和战略导弹工业从此不需要看他人的脸色,也不需要再担心在大型机体结构部件的生产上被其他国家卡脖子,让西方国家夜不能寐,有俄国专家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压箱底技术。

图为数控旋压车床
要知道,这种大型筒状结构体,一般都会被作为大型导弹的外壳来使用的。导弹壳体的体积越大,导弹的射程和杀伤力就越大,导弹壳体的生产精度越高,那么命中精确度就越高。而作为专门用来加工这种高强度薄壁筒状结构的设备和技术,“大型轻质高强度筒结构旋压设备”的突破性发展,无异于使得中国洲际核导弹的生产变得更加顺利,同时这种技术对于这些导弹的命中精度和性能有着非常大的提升。

图为中国洲际核导弹
要知道,成型的钢制筒体结构薄壁均匀的变薄0.01毫米,整个导弹的射程就会增加15公里,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导弹的外壳越薄,导弹就打的越远。先进旋压技术对导弹外壳和燃料箱进行生产之后,这些新式导弹的射程可以提升数十到数百公里。当然别小看这么点距离,提升数百公里的射程,就意味着在射程不变的前提下,战略导弹可以多携带一枚弹头,而这对于敌人来说,有可能是非常致命的。
这种大型薄壁容器生产工艺,不仅仅可以用来生产导弹,对于运20加油机来说,内置于原本机体中央的储油用大型油箱如果使用这套设备来生产,可以有效的降低油箱自重,从而使得运20可以运送更多的油料,而这些额外增加的燃料量,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图为运20加油机模拟图
要知道,一般的军用飞机虽然用的都是带有燃料转移泵的软质油箱,以免在战斗中破损而导致燃料泄漏。但是加油机却一反常态,采用容量更大的圆柱形硬质油箱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燃料储备结构,从而储备更多的燃油量,运20所使用的储油罐在使用这种新技术进行生产之后,焊接缝的数量从11条直接下降到了1条,大大的提升了运20油箱结构的生产效率。
所以说,“大型轻质高强度筒型旋压工艺”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仅打破了西方多个国家的技术封锁,还可以提高中国现有的技术装备的性能。而这些,都是单纯通过进口所做不到的。只有提升国家自己的基础技术水平,才可以在高精尖领域上,追赶上前方国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