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这个国家曾与印度举行24次军事演习,如今与莫迪唱反调
2017-08-18 07:32:33
莫迪在8月15日的“独立日”讲话里,叫嚣“印度足够强大,有能力战胜那些与我们为敌的人”、“印度已经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他还声称要用5年时间建成“新印度”。不过“海外探客”注意到,也正是在同一天,新加坡再次表态支持“带路倡议”:它将改变亚洲,成为地区合作的最大平台。考虑到印度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公开反对“带路倡议”的国家,新加坡此举无疑是与印度方面唱反调,也是对印度逆势而动的讽刺。

其实就在2017年5月18日,印度和新加坡举行了第24次军事演习,地点就在马六甲海峡附近。
印度海军几乎是派出了除航母和潜艇之外的所有精锐:包括隐身护卫舰“什瓦利克”号、“萨亚德里”号、反潜轻型巡洋舰“卡莫尔塔”号和“乔迪”号综合补给舰。印军还出动了先进的美制P-8“波塞冬”远程海上巡逻机,该机装备有MK-54轻型反潜鱼雷和AGM-84“鱼叉”BlockⅡ反舰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性能一流的高空反潜巡逻机。。新加坡也主力尽出:派出“无上”号、“可畏”号和“胜利”号军舰,F16战机和“福克”-50海上巡逻机也呼啸而来。
可以说,新加坡在积极呼应印度的“东进”和“印太战略”。引入域外力量在马六甲附近演练反潜,结成一张阻碍别国潜艇的大网,无异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新加坡主观上的确想当印度的“带路党”,两国之间也建立了“制度化常年防长对话机制”,印度还提出要建立“建立超越战略伙伴”的关系。探客在原创文章《印度加强“东进战略”:新加坡和越南成为“带路党”》里提到:早在1994年新加坡就与印度举行联合军演,近年来破坏地区平衡的动作越来越大。新加坡的如意算盘就是把印度当成筹码,开一个高价逼迫别国接受。但现在的世界已经容不得新加坡这种“导师型”小国来兴风作浪。
根据媒体报道,全长超过600公里的马来半岛东海岸铁路工程于8月9日举行动土仪式。东铁计划是中国在海外最长的铁路计划,投资额达到850亿人民币,其中85%(约723亿人民币)由中方提供贷款,能够为马方创造至少80000个就业岗位。纳吉布保证该工程会在2024年完工。纵观整篇稿件,探客认为最有意思的是这句“有助缓解马六甲海峡的繁忙状况”。马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现在马六甲海峡运输贸易要依靠新加坡,但作为泛亚铁路枢纽的“东海岸铁路工程”建成后,配合关丹深水码头,将大幅提升马来西亚的国际贸易地位,还将改变这一地区的贸易运输格局。这就是对新加坡的某种震慑。

马来西亚地位的提升,最着急的是谁?为了打消其搅局的想法,马方也做好了准备。8月10日,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要从东亚大国引进AR-3多管火箭炮,部署在与新加坡接壤的柔佛州。这则消息令新加坡十分紧张。耐人寻味的是,直到1天之后,马方才予以否认。探客认为,这无疑是“敲山震虎”,是对新加坡的一个警告。
形势比人强。除了中巴经济走廊、中缅油气管道,东铁计划是第3个令新加坡坐立难安的超级工程。面对不可阻挡的大势,新加坡没有什么其他选择。
而由于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为了避免内部矛盾的尖锐化,40%劳动力都倚靠外籍的新加坡也开始实行保护主义,首先就拿印度劳工和企业开刀。印度科技行业一直将新加坡视为服务亚洲市场的中心枢纽,印度裔也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10%左右,如今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新加坡已经将印度劳工的工作许可证降到了10000名以下,还提高了最低薪资,以保障新加坡人的工作机会。
新加坡还意识到,谁才是自己的“财神爷”。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客源地,印度只排到第5位。2017年一季度大陆游客人数增加了14%,超过85万人次,在新加坡的消费额激增30%。印度游客的消费额则没有任何增长。
前几天,小李子在新加坡建国52周年的庆典上声称“赶上别国步伐,并设法超越,实现智慧国愿景”,其实已经承认了目前的现状。而就在1年前,他还上蹿下跳地强迫大国接受“非法仲裁”。按照其一贯的自信,这次也应该力挺印度才对。不过,由于在短短300多天里被吊打多次,新加坡方面已经逐渐开始清醒和冷静。世上没有什么心甘情愿的事,要么给予甜头,要么掏出鞭子。所谓的软实力,就是对手向硬家伙表示谦卑而已。(完)
其实就在2017年5月18日,印度和新加坡举行了第24次军事演习,地点就在马六甲海峡附近。
印度海军几乎是派出了除航母和潜艇之外的所有精锐:包括隐身护卫舰“什瓦利克”号、“萨亚德里”号、反潜轻型巡洋舰“卡莫尔塔”号和“乔迪”号综合补给舰。印军还出动了先进的美制P-8“波塞冬”远程海上巡逻机,该机装备有MK-54轻型反潜鱼雷和AGM-84“鱼叉”BlockⅡ反舰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性能一流的高空反潜巡逻机。。新加坡也主力尽出:派出“无上”号、“可畏”号和“胜利”号军舰,F16战机和“福克”-50海上巡逻机也呼啸而来。
可以说,新加坡在积极呼应印度的“东进”和“印太战略”。引入域外力量在马六甲附近演练反潜,结成一张阻碍别国潜艇的大网,无异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新加坡主观上的确想当印度的“带路党”,两国之间也建立了“制度化常年防长对话机制”,印度还提出要建立“建立超越战略伙伴”的关系。探客在原创文章《印度加强“东进战略”:新加坡和越南成为“带路党”》里提到:早在1994年新加坡就与印度举行联合军演,近年来破坏地区平衡的动作越来越大。新加坡的如意算盘就是把印度当成筹码,开一个高价逼迫别国接受。但现在的世界已经容不得新加坡这种“导师型”小国来兴风作浪。
根据媒体报道,全长超过600公里的马来半岛东海岸铁路工程于8月9日举行动土仪式。东铁计划是中国在海外最长的铁路计划,投资额达到850亿人民币,其中85%(约723亿人民币)由中方提供贷款,能够为马方创造至少80000个就业岗位。纳吉布保证该工程会在2024年完工。纵观整篇稿件,探客认为最有意思的是这句“有助缓解马六甲海峡的繁忙状况”。马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现在马六甲海峡运输贸易要依靠新加坡,但作为泛亚铁路枢纽的“东海岸铁路工程”建成后,配合关丹深水码头,将大幅提升马来西亚的国际贸易地位,还将改变这一地区的贸易运输格局。这就是对新加坡的某种震慑。
马来西亚地位的提升,最着急的是谁?为了打消其搅局的想法,马方也做好了准备。8月10日,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要从东亚大国引进AR-3多管火箭炮,部署在与新加坡接壤的柔佛州。这则消息令新加坡十分紧张。耐人寻味的是,直到1天之后,马方才予以否认。探客认为,这无疑是“敲山震虎”,是对新加坡的一个警告。
形势比人强。除了中巴经济走廊、中缅油气管道,东铁计划是第3个令新加坡坐立难安的超级工程。面对不可阻挡的大势,新加坡没有什么其他选择。
而由于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为了避免内部矛盾的尖锐化,40%劳动力都倚靠外籍的新加坡也开始实行保护主义,首先就拿印度劳工和企业开刀。印度科技行业一直将新加坡视为服务亚洲市场的中心枢纽,印度裔也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10%左右,如今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新加坡已经将印度劳工的工作许可证降到了10000名以下,还提高了最低薪资,以保障新加坡人的工作机会。
新加坡还意识到,谁才是自己的“财神爷”。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客源地,印度只排到第5位。2017年一季度大陆游客人数增加了14%,超过85万人次,在新加坡的消费额激增30%。印度游客的消费额则没有任何增长。
前几天,小李子在新加坡建国52周年的庆典上声称“赶上别国步伐,并设法超越,实现智慧国愿景”,其实已经承认了目前的现状。而就在1年前,他还上蹿下跳地强迫大国接受“非法仲裁”。按照其一贯的自信,这次也应该力挺印度才对。不过,由于在短短300多天里被吊打多次,新加坡方面已经逐渐开始清醒和冷静。世上没有什么心甘情愿的事,要么给予甜头,要么掏出鞭子。所谓的软实力,就是对手向硬家伙表示谦卑而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