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俄罗斯向立陶宛下最后通牒!百年大变局或正在加速?
2022-06-22 22:52:33
如果后人回顾当下百年大变历史,2022年6月17日或将是一个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时间节点。
先看看时间线。
6月15日,俄罗斯首次袭击美军在叙利亚基地—“阿尔塔夫”美军基地。普遍解读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6月17日,中国003福建号航母上海下水,开启中国海军新时代。
6月17日,俄罗斯总统圣彼得堡发表重要讲话,被普遍解读为这是一篇“反美反西方单极霸权的宣言书”。
6月17日,立陶宛宣布,从18日起立陶宛禁止通过该国铁路从俄罗斯各地区向加里宁格勒州过境运输货物。
6月18日,俄军使用口径导弹突袭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州乌军指挥所,击毙包含将军级别在内军官50多名。与俄军数名将军被证实阵亡相比,这是第一次从俄官方途径听到击毙乌军将军级高级军官,报了一箭之仇。
6月18日,美国战略司令部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美海军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在加利福尼亚南海岸附近海域,一次性发射了四枚三叉戟II D5洲际弹道导弹,几乎跨越整个太平洋,成功击中了关岛附近的海上目标。
6月19日晚间,中国发布消息:解放军在境内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6月19日,俄罗斯各层级宣称立陶宛禁令违反国际法。
6月19日,刚上任一周的英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桑德斯宣称“英军要做好再次欧洲大陆作战的准备”。
6月20日,以色列宣布在美领导下,建立区域联合防空联盟。
6月20日,韩国为推进恢复萨德系统,宣布已着手组建“环境影响评估协议会”。
6月20日,俄罗斯对立陶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立即撤销这些限制。部分俄高官表态“还将放开手脚,用任何方式解决加里宁格勒州的过境问题。”
……
不知道伙伴们看到这系列事件后是什么感觉?反正策辩的感受是“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会不会局势进一步恶化?策辩在开年局势总体判断文《世界正进入第8周期,2022或巨变!》和近日下半年局势总体判断文《第8周期下巨变的2022,下半年的危与机?》中多次明确:
华尔街资本财阀的需要,才是美英决策的最真实逻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思想建筑;
政治决定军事,军事为政治服务;
思想决定舆论,舆论为意识服务;
战争与舆论,是驱赶资本的重要手段。
华尔街由盎撒犹太资本主导,他们的动向才是驱动世界的主要力量。有个客观现实我们得承认,虽然中俄背靠背形成了巨大能量,局部形成了攻势,但整体上与主导世界秩序数百年,家底积累丰厚的盎撒犹太相比,是处于守势,特别是他们无底线搞事的能力,我们需要小心防备。
美英国内及其传统势力后院,出现了多个形势不妙的征候。
一是美国国内政局面临不稳。
就在斗争正急时,6月18-19日美华盛顿特区发生多起枪击案,死伤数人;拜登当局对此束手无策。6月19日,美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宣布“拒绝承认拜登为合法总统”。
美民主党也不是吃素的,随着美国会中期选举临近,拜登当局以2021年1月6日国会事件为名义,加快了对特朗普本人及其身边人的追杀,近期美媒体充斥着特朗普“政变”证据的信息。
美军近期不少重要岗位军官被调整,不得不令人联想。加上美智库、媒体、专家和企业主,近乎一致的认为美经济即将衰退,除了拜登当局。经济衰退,往往带来的是进一步社会不稳、政治不稳。
二是美后院失控。
6月19日,哥伦比亚2022大选结果公布,前游击队员佩特罗顺利当选。这是哥伦比亚历史上左翼力量第一次取得执政权。普遍解读这是一次改天换地的选举,是美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挫败。
加上巴西即将进行的大选,作为左翼领袖的前总统卢拉,目前信息显示再次赢得大选的概率极高,那么整个拉美将出现主要大国,均由左翼执政的情况。这也是近期美国组织美洲峰会,搞得不伦不类的原因之一。
这与美国自己治理失败,实力下降有关。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
三是英国黑天鹅升起。
6月20日,英国铁路、海事及运输工会(RMT)表示,由于20日与政府的谈判最终未能就工会要求的工资上涨7%达成一致,将于21日、23日和25日举行三次罢工,预计将有数万名员工参与。
据称这是30多年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注意看,上述主要是运输链。因为疫情影响,全世界运输链就较为紊乱,导致供应不畅。这也是这一年多来全球大通胀形成的因素之一。英国智库测算,罢工将导致25万人无法上班。
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加剧英国供应问题,提升英国通胀水平。
那么美英盎撒犹太资本财阀会坐以待毙吗?显然不是。一战、二战前均爆发过类似经济社会危机,且都起源于美国,盎撒人通过对外输出资本,挑动战争,倒卖军火、能源、粮食和药品,收割欧洲和东亚,不仅摆脱危机,还强化对世界控制。
某乎上今日有一个俄罗斯指责立陶宛封锁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是公开敌对行为的热门问题,高赞回答多引用二战历史:
1939年初,德国想建立一条连接德国本土与飞地东普鲁士之间的跨境公路。在英法两国的口头支持下,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要求。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把以前割让给波兰的一切领土和波兰西部全数吞并。
立陶宛之所以跳出来挑衅,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入了北约。美近期不断鼓吹俄罗斯如果断然措施解决问题,必然是波罗的海三国联动,必然得到北约支持。前2个月,在波罗的海国家反复呼吁下,北约也确实在波罗的海增兵了数千人。
让小国做炮灰,再驱使地区大国互斗,最后坐收渔利,向来是盎撒人的拿手好戏。三个金融动向可以很好的明示这一点。
一是美国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做空欧股。在2020年,桥水基金成功在2月逃顶,又在3月成功反手做多,赚取大量财富。你要说他们不知道华尔街财阀决策内幕动向,那是不可能的。
对欧洲来说,什么样的事件是最大利空呢?战争、瘟疫与饥荒。这也是舆论场不断有消息传闻法德逼迫泽连斯基投降认输,英法关键时候就下场搞军援的核心原因。瘟疫,除了最新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引发新一波疫情外,猴痘疫情欧洲正是重灾区。
当下乌克兰快撑不了多久了,如果开辟一个新战场,这个战场还与北约有关,让整个资本市场形成俄罗斯北约大冲突预期,你说整个欧洲资本,会不会逃得干干净净?立陶宛就是这样的祭品。
二是日债被狙击。近日,美元加息75点前后,日本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日元贬值、日债期货暴跌而熔断。而根据公开的交易情况和信息,华尔街、伦敦金融巨头们,如高盛、德银、Blue Bay集中做空日债,并利用自己江湖地位不断发声制造利空信息。
三是近日商务部公布1-5月实际使用外资数据,同比增长10.8%。其中美国为来源地资金增长27.1%。这既说明了全球比烂过程中,中国依然被全球资本看好,也说明了华尔街资本身体很诚实。
不过二、三我们要结合一起看。日本金融市场被狙击、中国市场投资,对于美联储大放水后的资本市场而言,要降低竞争者,以更少的资金,收购到更多优质资产,将印刷的废纸,转化为实打实的财富,打压中日资产价格是华尔街财阀,必然要谋划的动作。
还有什么手段,挑动中日冲突能更有效的打击中日资产价格呢?另外如果前期日本撑得住,美国还可以坐享其成。从目前看,不少日本政客妄图利用盎撒人心理,突破和平宪法,甘当走狗炮灰,向中国挑衅。这也是中国多次痛骂日本部分政客没有眼光,背信弃义、出卖地区整体利益做走狗的原因。
日本人要解套,获得真正自由,唯一出路就是中国崛起。
你看,不管是东边、还是西边,华尔街、伦敦的资本金融财阀们,都有很强的挑起地区战争,制造动乱的需求。
因此,上述密集激烈斗争征兆信号出现的情况下,国家、组织、单位、家庭和个人,都必须有百年大变局进一步加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
先看看时间线。
6月15日,俄罗斯首次袭击美军在叙利亚基地—“阿尔塔夫”美军基地。普遍解读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6月17日,中国003福建号航母上海下水,开启中国海军新时代。
6月17日,俄罗斯总统圣彼得堡发表重要讲话,被普遍解读为这是一篇“反美反西方单极霸权的宣言书”。
6月17日,立陶宛宣布,从18日起立陶宛禁止通过该国铁路从俄罗斯各地区向加里宁格勒州过境运输货物。
6月18日,俄军使用口径导弹突袭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州乌军指挥所,击毙包含将军级别在内军官50多名。与俄军数名将军被证实阵亡相比,这是第一次从俄官方途径听到击毙乌军将军级高级军官,报了一箭之仇。
6月18日,美国战略司令部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美海军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在加利福尼亚南海岸附近海域,一次性发射了四枚三叉戟II D5洲际弹道导弹,几乎跨越整个太平洋,成功击中了关岛附近的海上目标。
6月19日晚间,中国发布消息:解放军在境内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6月19日,俄罗斯各层级宣称立陶宛禁令违反国际法。
6月19日,刚上任一周的英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桑德斯宣称“英军要做好再次欧洲大陆作战的准备”。
6月20日,以色列宣布在美领导下,建立区域联合防空联盟。
6月20日,韩国为推进恢复萨德系统,宣布已着手组建“环境影响评估协议会”。
6月20日,俄罗斯对立陶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立即撤销这些限制。部分俄高官表态“还将放开手脚,用任何方式解决加里宁格勒州的过境问题。”
……
不知道伙伴们看到这系列事件后是什么感觉?反正策辩的感受是“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会不会局势进一步恶化?策辩在开年局势总体判断文《世界正进入第8周期,2022或巨变!》和近日下半年局势总体判断文《第8周期下巨变的2022,下半年的危与机?》中多次明确:
华尔街资本财阀的需要,才是美英决策的最真实逻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思想建筑;
政治决定军事,军事为政治服务;
思想决定舆论,舆论为意识服务;
战争与舆论,是驱赶资本的重要手段。
华尔街由盎撒犹太资本主导,他们的动向才是驱动世界的主要力量。有个客观现实我们得承认,虽然中俄背靠背形成了巨大能量,局部形成了攻势,但整体上与主导世界秩序数百年,家底积累丰厚的盎撒犹太相比,是处于守势,特别是他们无底线搞事的能力,我们需要小心防备。
美英国内及其传统势力后院,出现了多个形势不妙的征候。
一是美国国内政局面临不稳。
就在斗争正急时,6月18-19日美华盛顿特区发生多起枪击案,死伤数人;拜登当局对此束手无策。6月19日,美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宣布“拒绝承认拜登为合法总统”。
美民主党也不是吃素的,随着美国会中期选举临近,拜登当局以2021年1月6日国会事件为名义,加快了对特朗普本人及其身边人的追杀,近期美媒体充斥着特朗普“政变”证据的信息。
美军近期不少重要岗位军官被调整,不得不令人联想。加上美智库、媒体、专家和企业主,近乎一致的认为美经济即将衰退,除了拜登当局。经济衰退,往往带来的是进一步社会不稳、政治不稳。
二是美后院失控。
6月19日,哥伦比亚2022大选结果公布,前游击队员佩特罗顺利当选。这是哥伦比亚历史上左翼力量第一次取得执政权。普遍解读这是一次改天换地的选举,是美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挫败。
加上巴西即将进行的大选,作为左翼领袖的前总统卢拉,目前信息显示再次赢得大选的概率极高,那么整个拉美将出现主要大国,均由左翼执政的情况。这也是近期美国组织美洲峰会,搞得不伦不类的原因之一。
这与美国自己治理失败,实力下降有关。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
三是英国黑天鹅升起。
6月20日,英国铁路、海事及运输工会(RMT)表示,由于20日与政府的谈判最终未能就工会要求的工资上涨7%达成一致,将于21日、23日和25日举行三次罢工,预计将有数万名员工参与。
据称这是30多年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注意看,上述主要是运输链。因为疫情影响,全世界运输链就较为紊乱,导致供应不畅。这也是这一年多来全球大通胀形成的因素之一。英国智库测算,罢工将导致25万人无法上班。
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加剧英国供应问题,提升英国通胀水平。
那么美英盎撒犹太资本财阀会坐以待毙吗?显然不是。一战、二战前均爆发过类似经济社会危机,且都起源于美国,盎撒人通过对外输出资本,挑动战争,倒卖军火、能源、粮食和药品,收割欧洲和东亚,不仅摆脱危机,还强化对世界控制。
某乎上今日有一个俄罗斯指责立陶宛封锁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是公开敌对行为的热门问题,高赞回答多引用二战历史:
1939年初,德国想建立一条连接德国本土与飞地东普鲁士之间的跨境公路。在英法两国的口头支持下,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要求。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把以前割让给波兰的一切领土和波兰西部全数吞并。
立陶宛之所以跳出来挑衅,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入了北约。美近期不断鼓吹俄罗斯如果断然措施解决问题,必然是波罗的海三国联动,必然得到北约支持。前2个月,在波罗的海国家反复呼吁下,北约也确实在波罗的海增兵了数千人。
让小国做炮灰,再驱使地区大国互斗,最后坐收渔利,向来是盎撒人的拿手好戏。三个金融动向可以很好的明示这一点。
一是美国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做空欧股。在2020年,桥水基金成功在2月逃顶,又在3月成功反手做多,赚取大量财富。你要说他们不知道华尔街财阀决策内幕动向,那是不可能的。
对欧洲来说,什么样的事件是最大利空呢?战争、瘟疫与饥荒。这也是舆论场不断有消息传闻法德逼迫泽连斯基投降认输,英法关键时候就下场搞军援的核心原因。瘟疫,除了最新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引发新一波疫情外,猴痘疫情欧洲正是重灾区。
当下乌克兰快撑不了多久了,如果开辟一个新战场,这个战场还与北约有关,让整个资本市场形成俄罗斯北约大冲突预期,你说整个欧洲资本,会不会逃得干干净净?立陶宛就是这样的祭品。
二是日债被狙击。近日,美元加息75点前后,日本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日元贬值、日债期货暴跌而熔断。而根据公开的交易情况和信息,华尔街、伦敦金融巨头们,如高盛、德银、Blue Bay集中做空日债,并利用自己江湖地位不断发声制造利空信息。
三是近日商务部公布1-5月实际使用外资数据,同比增长10.8%。其中美国为来源地资金增长27.1%。这既说明了全球比烂过程中,中国依然被全球资本看好,也说明了华尔街资本身体很诚实。
不过二、三我们要结合一起看。日本金融市场被狙击、中国市场投资,对于美联储大放水后的资本市场而言,要降低竞争者,以更少的资金,收购到更多优质资产,将印刷的废纸,转化为实打实的财富,打压中日资产价格是华尔街财阀,必然要谋划的动作。
还有什么手段,挑动中日冲突能更有效的打击中日资产价格呢?另外如果前期日本撑得住,美国还可以坐享其成。从目前看,不少日本政客妄图利用盎撒人心理,突破和平宪法,甘当走狗炮灰,向中国挑衅。这也是中国多次痛骂日本部分政客没有眼光,背信弃义、出卖地区整体利益做走狗的原因。
日本人要解套,获得真正自由,唯一出路就是中国崛起。
你看,不管是东边、还是西边,华尔街、伦敦的资本金融财阀们,都有很强的挑起地区战争,制造动乱的需求。
因此,上述密集激烈斗争征兆信号出现的情况下,国家、组织、单位、家庭和个人,都必须有百年大变局进一步加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