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欣赏:WW的黄粱美梦!!!
2016-06-21 21:32:26
联合早报: 用朝贡体系解开两岸关系难题?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石之瑜
两岸关系已发展到冷和平、冷对抗的地步,僵在双方政治关系上的名不正、言不顺。台湾追求独立的主权地位,大陆坚持一个中国的主权主张。众所周知,主权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两岸如此陷在西方体制中,当然无法纾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所酝酿的这个政治纠结。
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但蔡英文就职一个月下来,台独一方面竟然额手称庆,觉得大陆影响力锐减后的感觉好清爽;另一方面则继续抱怨,认为没有办法在国际上为台湾正名,仍要屈居在中华台北名下,不伦不类。台独提出的极其单调的解答,就是透过对抗,往台湾主权独立的目标,勇往直前,在所不惜。
台独的喜怒正好是大陆心情的相反写照——北京在国际上虽然能压制台独,但是却看到,反对台独作为一个选项,在台湾政坛已然式微,北京则束手无策。北京在国际上封锁台独,以及透过经济、社会关系介入台湾政治,然而至今不能有效旋乾转坤,反而还常引发台湾选民更大反感。
主权制度很僵硬,要么是主权国家,要么不是。在历史上,台湾曾割让给日本,之后中国又光复台湾,变化的只是中国与日本的主权疆域,台湾最多是被拥有的疆域,不能自己成为主权。国共内战后,战败的国民党播迁台湾,两岸之间,就形成中国正统之争,让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精英,感到格格不入。
几个世代后,倾心于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新领导人,取代国民党,要摆脱中国内战,因此转而诉求台湾独立主权,是为台独。台独领导人亲日,对日本殖民的历史充满浪漫想象。他们也渴求美国的协助,甚至自称必须抱美国大腿。可见,他们毫无主权独立的心态,主权充其量是他们用来对抗中国的话语利器。
反观大陆上下对主权的理解,则几乎都集中在反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诉求的是民族团结,乃是由上而下的道德律令。然而,主权制度从宗教战争发迹,亦即是为了跟罗马教廷争宗教自由,后来演变成人民主权。这种由下而上的主权观,与中国近代史经验大相径庭,导致中国的主权演化为对抗西方的话语利器。
两岸虽然都在讲主权,但实际上不谙主权文化之来由,以至于无法透过参与或向往主权独立,来充分表达自己心理的需要。其结果,对主权没有真正需求的两岸,却卷在一个主权话语的漩涡中,试图从中间找到答案。然而,不论是反抗帝国主义,或是向(日本)殖民统治发抒爱慕,都不是主权的功能。
可见,从宗教战争以降所形成的主权体制,根本不能满足两岸各自的情感。在两岸共享的文化意识中,主权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群体身分意识的表达,而绝非个人自主权利的保障。台独无论如何反中,在这个以群为主,以及由上而下动员团结的两个政治文化需要上,不折不扣是与大陆一致的。
准此,两岸之间的政治对立,首先必须建立制度创新的态度,在主权体制之外摸索出路。其中,两岸都熟悉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弹性的朝贡体制。而实际上,台独近年所作所为,与朝贡体制下的若干不同地区的经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探索。
朝贡体系
首先是琉球。历史上的琉球同时要满足中国与日本两大势力,因此向两者都采取朝贡,但始终避免让中国知道。今天的台湾几乎拥有如出一辙的心态,历年来,台北领导阶层透过各种方式,向北京确保没有放弃一个中国原则,但另一方面又不断与东京及华府秘密输诚交心,更常交巨额保护费争取奥援。
其次是越南。历史上的越南与中国重叠的时间超过一千年,双方宗教文化密切融合。但是,越南的朝贡相当程度保留或开展了越南外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以至于今天的越南一方面需要透过中国历史文化来理解自身的历史文化,二方面这种历史文化的共通性,丝毫没有动摇越南人民独立的身份意识。
再其次是朝鲜。历史上朝鲜对中国的朝贡起起伏伏,随着中国两度被异族入侵佔领,逐渐形成朝鲜的文化正统意识,以至于朝贡更加成为一种政治选择,端视对中国朝贡能否提供区域中的政治安全,以及有助于国内政权的稳定。这个问题正是当今台湾激烈辩论之所在,亦即以台独作为政治选择,是否破坏安定。
朝贡体制可以作为当代两岸关系制度创新的参考,这既是因为朝贡体制本身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固定规范,而有赖中国与朝贡国之间的折冲与实践来形塑;这也是因为朝贡体制下,没有那种疆域上绝对的截然划分,因而常见重叠管辖。这使得对疆域归属的敏感度或冲突,得以缓和。
具体而言,两岸之间若回归自身的历史传统,采取某种形式的朝贡体制,则可能透过几方面的实践,摆脱主权制度的羁绊,用中国自己的制度处理自己的问题:
一、台湾对大陆的朝贡形式可以弹性安排,比如在每五年换届时,出席全国人大;
二、台湾对大陆的贡品可由台湾自行决定,所以台湾有机会定期表达对朝贡关系的满意程度,但是大陆回赠的放权让利,可以事先商量。
三、大陆作为宗主国不妨碍台湾同时成为一个独立的朝贡国家,与其他国家往来,参与国际组织,甚至对其他国家进行某种准朝贡,如同琉球;
四、台湾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释怀与回归,成为台湾自身身分意识与国民自尊的基础,而不是威胁或否定,如同越南;
五、台湾对于自身中国文化正统性的坚持,与政治朝贡形式的选择,进行有意识的区分,并具备了随时起而代表正统的雄心,如同朝鲜。
乍听之下,回归朝贡体制似乎荒诞不经。但实际荒诞不经的,是坚持在西方的主权制度里找方案,造成两岸不得不对抗,更不能抗拒帝国主义的上下其手,坐收渔利。与此相较,在朝贡体制下,能进入国际行使独立主权的台湾,同时是以中国为宗主国,朝贡体制就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中国的主权。
两岸之间的政治对立,首先必须建立制度创新的态度,在主权体制之外摸索出路。其中,两岸都熟悉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弹性的朝贡体制。而实际上,台独近年所作所为,与朝贡体制下的若干不同地区的经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