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物价上涨了,小心输入性通胀时代的到来

2018-08-11 06:45:45   

我们每个人的经济生活,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感受最深的是物价的波动,尤其是衣食住行这一类的物价,稍有波动便感同身受,一般往超市一逛,大体就能明白物价涨没涨,相对来说,物价是保持持续增长的,温和通胀反应出经济的良性发展,但前提也要视经济增长的情况来定,更具体些是受个人收入的情况来定,放在经济大环境下,若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温和上涨,这属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若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涨过快,这往往属于滞涨,这种情况杀伤力较大。
放在个人层面讲,无论经济好坏,只要你收入增长放缓,物价上涨过快,对于你来说都是滞涨,一首凉凉在你耳边环绕。那么当下的物价情况是怎样的,又应当注意什么?


物价在上涨,小心输入性通胀的到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2.5%。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数据上显示,物价三个月以来重新回到“2”,环比四个月后重新回到正增长,不得不说物价在涨。
并且,非食品价格与服务价格涨得最是喜人。具体来看CPI波动,从同比涨幅来看,其中我们常见并食用的蛋类价格上涨11.7%,畜肉类价格下降4.9%,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9.6%,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这个猪肉价格,别的地方价格情况我不了解,反正我这里猪肉价格涨的挺厉害,或许各个地方的价格差异较大吧。


另外,统计局解读称:从CPI环比上看,“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4.5%、7.9%和2.2%,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是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的,暑假刺激市场需求,造成物价上涨,没想到“暑假”的力量有那么大。
需要注意的是,七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上涨了22.2%,是七月份统计类涨幅最高的。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2.7%和25.1%。这个油价上涨会引起一连串的市场价格连锁反应,远远比“暑假”这一促进物价上涨的因素厉害多了,而且,油价上涨是国际油价带来的问题?貌似国际油价保持在低位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国内油价有多大的降幅?由于当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0%,如果原油价格继续出现上涨,那么输入性通胀可能会再次抬头,成为拉升通胀的重要推手。可以说,油价上涨是国内物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物价上涨,我们会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对购买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整体来说,当前物价整体上保持平稳运行,需要注意的是油价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从国内经济运行上看,当前国内经济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突出,结合货币增速放缓,让人感觉钱越来越难赚,再加上房贷等对于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多数人对于市场需求的促进作用在减弱,最终,商品价格的上涨谁来接盘?归根到底,收入的增长才是消费的前提,才是物价上涨的合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