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饮:刺穿美国两大战略咽喉!中国釜底抽薪劈开西方海权王座!

2025-07-18 00:49:25   


据《环球时报》7月8日报道,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长伊布罗希姆日前在访华期间表示,塔吉克斯坦希望加入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并评价该项目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区域交通倡议,旨在加强中亚和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在美以入侵伊朗、塞尔维亚爆发“颜色**”以及阿富汗恐怖袭击频繁的全球动荡格局下,中吉乌铁路项目历经28年终于落地,背后蕴含着怎么样的大国博弈?塔吉克斯坦为什么闻讯快速加入?美西方对此会作何反应?本文为您一一解读。



【中国的多维战略支点】





01

中国主导的独立地区枢纽



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权力中心长期被海权国家主导。海权国家控制下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巴拿马运河等海峡一旦突发事件导致短期运输中断,则必然导致短期的全球或局部供应中断,而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堪称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一旦出现意外,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形成所谓海峡困境。为了突破马六甲困局,中国早在1997年上合组织前身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对中吉乌铁路进行了规划,当时中国的战略视野就是将该铁路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打通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就被关闭的陆地丝绸之路,打通中华民族整合欧亚大陆的破冰之旅。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陆权国家走上重新崛起之路。现在,由于中国从20世纪开始就已经陆续在中亚地区铺设了石油管线,并逐渐与俄罗斯建立了高度战略协同,终于将铁路延伸到了中亚,这代表,2200多年以来,中国首次开始了作为地区强国单独整合中亚经济的尝试。同时,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使中国获得了一条不依赖海运的陆上战略通道。根据世界银行研究,陆路运输成本虽高于海运,但时间可缩短50%以上,这对进出口贸易中的高附加值商品尤为重要。


图片




战略角度而言,中吉乌铁路的修建是“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开始系统性重构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



同时,中吉乌铁路的投融资模式与英国19世纪修建的"大铁路计划"相比,更具包容性,完全不附带殖民条款,而是采用多元化融资与债务风险管控方法,避开了霸权模式下的“资源换贷款”,这种“三国共同投资+国际开发机构贷款(亚投行)”组合模式,有效降低了主权债务风险,体现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范本。



02

中俄战略协同进一步深化



中吉乌铁路是中俄战略协作下,俄罗斯对华让渡区域利益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虽然铁路项目规划很早,但由于该地区属于独联体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该铁路一直没有打通,吉方也曾因俄方压力被迫搁置项目,直至2022年俄方态度转变才促成该项目落地。



俄乌战争一定程度导致俄罗斯对中亚控制力下降,于是,由中国通过铁路项目填补权力真空,这有利于推动上合组织从安全合作向经济整合升级,同时,吉克斯坦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在中亚的覆盖,形成“中国+中亚五国+伊朗”的陆权经济圈,这能进一步强化上合组织经济一体化 。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俄罗斯开始寻求与中国在欧亚事务上深度协作的战略调整,再次说明,中俄多次表态背书的“中俄合作无上限”,绝非停留在口头。



图片


03

破解印太战略



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岛链封锁和海上围堵遏制中国,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航线等海上咽喉来遏制中国贸易与能源通道,而中吉乌铁路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的最短陆上通道,比现有路线缩短900公里,用时节省7-8天,绕过印度洋和南海的潜在封锁,直接打通中国至欧洲、中东的贸易动脉,削弱“印太战略”对海上运输的依赖。



同时,这条铁路一旦正式投入运营,必将从根本上瓦解“印太战略”的地缘政治支点,强化区域自主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就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发展,用铁路带动贸易、创造就业,增强三国经济自主性,减少对西方援助的依赖,而铁路途经的中亚地区,一直是“印太战略”试图渗透的关键区域,一旦中国通过中吉乌铁路等“一带一路”合作巩固地区稳定、发展地方经济,必然会抵消外部势力干预。



同时,相比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通过在阿富汗、中亚驻军等军事手段和中亚国家的“颜色**”维持影响力而言,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以经济合作替代军事对抗则更具有生命力。“印太战略”以“自由航行”“民主价值观”等为旗号制定规则,而中吉乌铁路则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区域合作,这种三国自主规划路线、以及“中国主导建设、三国共同运营”且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模式,与“印太战略”的排他性形成鲜明对比,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标杆,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逐步瓦解“印太战略”的规则垄断。



同样的道理,这条铁路也能有效破解霍尔木兹困局。在美伊冲突加剧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风险的背景下,铁路为中亚、里海油气资源以及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提供了直输中国的陆上通道,降低海运断链风险的同时,有助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04

产业链转移的西进运动



先来说说业链转移下的经济壮举。技术层面,本次铁路中国投资35亿美元,但其中12.5亿美元是以项目名义购买中国设备,等于花出去的钱直接回流国内,同时,吉尔吉斯与乌兹别克还将向中方贷款,这些钱同样会通过建设原料等成本模式回流国内,且三国还要支付中方利息。



偿还方面,吉尔吉斯斯坦GDP只有175亿美元,如果无法偿还贷款怎么办呢?实际上,该国锑矿储量占世界第四,同时拥有中国短缺的丰富铁矿石,这样一来,虽说不是资源换项目的霸权投资模式,但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完全可以通过自主贸易换取货款用于偿债,中国也可以基于友好关系获取锑、铁矿石等需求量极大的矿产资源。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中方产能基建向中亚转移的问题,还能长期稳定购买到紧缺的矿产资源,同时,开发矿产的设备、设施建设等会由中铁等中资机构提供或者承建,这又是一大笔收入。整体等于,我的们贷款和项目投入资金最终都会回到国内,同时获得长期的矿产采购优先权以及项目运营和信贷利息收入。可谓一箭三雕!



这种模式在中国对外投资中较为常见,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链顺着“一带一路”中亚向中东、欧洲转移的标杆。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必须尽快分散中国对美国等单一市场出口的依赖,而现在中亚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增速最快区域。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实现三赢,更可以中亚做跳板向中东快速迈进。



目前,中国已经规划了西部大迁移,就是将东部江浙沪地区产能转移川陕甘疆地区,如果再与向中亚、中东产业链转移的律动结合起来,就能将东部资金、技术、标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部,然后再输送到中亚、中东、欧洲,这样不仅解决了西部承接东部动力不足问题,更是建立了从江浙沪穿越河西走廊进入中亚、中东乃至欧洲的陆地贸易大通道。



同时,这条铁路也是金融战视角下的去美元化工具。铁路项目采用"人民币+本币"的结算方式,本身就是中亚地区去美元化的重要尝试,仅仅2023年,中国与中亚国家本币结算额同比增长320%。目前,伊朗已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中亚的使用范围。



同时,通过"建设-运营-转移"(BOT)模式,中国不仅获得长期运营收益,还能带动高铁、新能源等产业走出去。项目预计能够创造就业岗位2.3万个,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100亿美元。一旦与铁路配套的能源管道建成,必然进一步推动中亚国家与中国采用本币结算,减少对SWIFT系统的依赖,而且,伊朗未来若通过该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可完全绕开美元体系,直接冲击石油美元霸权。



图片


05

陆权瓦解英美海权



如果中国江浙沪东部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与欧亚非建立陆地经贸大通道,那么,困扰中国2200年的战略难题将被解决。中国自唐代以后日渐衰微并被西方取代,就是因为丝绸之路因安西都护府被攻陷导致失去了整合世界的能力。



现在,中国建立全面的陆地贸易通道,就可以有效规避英美海权在过去500年构建的沿大陆边缘形成的海权贸易格局。



这不仅削弱英美海洋霸权,巩固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公信力,而且会导致全球产业布局全面调整。沿海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将转移到陆地板块汇聚点,同时,特高压输电也会改变工业生产中心布局,大陆内部将出现更多的经济中心,这样,大量的资源就会从沿海向内陆回撤,拥有陆军优势的中俄等国,将逐步控制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从而反向钳制英美为首的北约,届时,现有世界经济与安全格局将完全被颠覆。



大家关心的军事投送能力,也将发生质变。要知道,铁路运输能力是公路的10倍,届时,中国可在72小时内向中亚投送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极大提升上合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



06

铲除恐怖主义



这条铁路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安集延,该城市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同时,这里也是九一一事件后犹太资本扶持中亚恐怖分子的巢穴,臭名昭著的乌伊运就发源于这里,乌伊运又向西扶持中国境内的东TU,他们共同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以及车臣恐怖分子勾结,大部分迁移到了叙利亚西北部的伊德利卜地区,并有不少乌伊运和东TU恐怖分子已经被HTS领导人朱拉尼授勋,成为叙利亚政府军成员。



目前,美国正在全面推动北约东扩,妄图通过挤压伊朗和发展极端主义势力来瓦解上合组织和中国西大门安全体系。恐怖主义的温床就是经济落后下的愚昧,而中国主导的铁路通过安集延,就能带动当地就业、物流和贸易,打破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无法出海的封闭环境,经济水平高了,社会上的恐惧和混乱就会减少,恐怖主义土壤就会被铲除。这也算是中医系统疗法的战略应用。



那么,恐怖主义与地区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呢?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极端主义发生率就下降0.8%,有实例为证,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后,俾路支省恐怖袭击事件下降65%。铁路建设将直接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来,北约即便东扩,让东TU和乌伊运回到老家继续搞恐怖主义,也没有立足之地。更别说,铁路修建以后,中俄可以随时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出兵扫灭恐怖分子,至于海外出兵的案例,2022年1月荡平哈萨克颜色就是典范。



图片


07

为伊朗架设陆地“驼峰航线“”



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北线和中线包夹的国家,他的存亡直接关系“一带一路”成败。中吉乌铁路打通以后,乌兹别克铁路就能与土库曼斯坦现有铁路对接,进而从伊朗东北部进入其东部六省中心—马什哈德。在这里与中伊铁路对接并修建复线的话,那么,中俄就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随时军事、经济增援伊朗,因为轨距解决和运力提升,伊朗的安全也将大幅提升。这是中国为伊朗国家安全提供的陆地“驼峰航线”。



图片


要知道,能修铁路,就一定能修石油和天然气管线,因为泵站为主的石油管线,远比铁路难度更小。有朝一日,即便伊朗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需要封死霍尔木兹海峡,依然能够通过中伊和中吉乌铁路直接向中国出口能源,届时,伊朗就能彻底绑死在中国战车之上。对美西方而言,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石油美元结算立马就会枯竭,建立在石油美元结算之上的近千万亿美元犹太资本资产将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这就相当于中国额外获得了掐死石油美元最直接的地缘大杀器,对犹太资本的威慑将空前提高!



08

敲打印度



2023年9月,西方许诺印度建立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是为了对付中国“一带一路”的计划。在这个背景下,印度开始破坏之前加入的上合组织以及金砖国家会议中合作议程。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上,印度公然与其他国家对抗,正在一步步消耗中亚国家特别是塔吉克斯坦对印度的好感。



图片


7月5日,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长阿奇姆·伊布罗希姆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明确提出合作意向,双方就铁路衔接、多式联运方案及基础设施改善(如杜尚别电动车服务中心、喀什货运仓储预留)进行了磋商。双方还就塔方基础设施改善进行了磋商,涉及在杜尚别设立电动车服务中心、为塔吉克斯坦企业在喀什预留货运仓储空间等内容。双方探讨了铁路衔接的可能性,还审议了中国支持的区域多式联运方案,包括从中国延伸至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的欧亚通道网络。中国方面对此表示理解,并确认已准备就合作细节采取实际行动。



塔吉克斯坦积极加入中吉乌铁路,同时在青岛上合峰会对印度表达不满,这会极大削弱印度在中亚的存在。要知道,印度在中亚拥有的唯一军事基地就位在塔吉克斯坦,现在印度公然投靠海权下的英美,等于放弃了丝绸之路下的塔吉克斯坦。



在印巴空战之后,印度更没有能力越过巴基斯坦直达中亚,这都极大地削弱了塔吉克斯坦对印度的期望。现在,塔吉克斯坦积极靠拢中国,并将本国基础设施接入中国,其与印度必然渐行渐远。失去塔吉克斯坦,印度也就失去了进入中亚瓜分里海能源的资格。



中国修建中吉乌铁路建立穿越中亚直达中东、欧洲的战略通道,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意义巨大,这显然是将中亚国家排除在外的印度-中东-欧洲无法提供的。中国主导中亚地区铁路、能源网建设,那么,印度从中亚地区获得能源和战略利益将逐步减少,这将削弱印度两条能源主干道中的里海-中亚-印度管线利益。如果中国再进一步深入运作,就可以掐死印度一半的能源进口,到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一天,就能彻底断绝印度绝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这是对印度战略层面的警告,严重打击印度挟洋自重威胁中国利益的嚣张气焰!



09

拉拢阿塞拜疆



一旦中吉乌铁路建成,就能从土库曼斯坦打通进入里海的能源通道,而里海能源最大的拥有者就是阿塞拜疆。中国已经与阿塞拜疆签署军事合作协议,但面对西方利诱,近期阿塞拜疆公开怒怼俄罗斯和伊朗,并冷淡土耳其,甚至已经开始派遣一万名纳卡精锐的图兰特种部队进入乌克兰战场硬刚俄罗斯。以色列更提出以瓜分伊朗西部领土为条件,邀请阿塞拜疆参与肢解伊朗的北约地面军事行动。



血饮认为,对阿塞拜疆这种地缘位置极为重要但又反复摇摆的国家,不轻言放弃,同样坚持以利益逼迫其改弦更张,而其中最大的介入点就是里海能源开发。



阿塞拜疆倒向犹太资本,不过是因为其石油大量出口以色列和欧洲,中国只要与伊朗、哈萨克、土库曼和俄罗斯解决里海能源开发的问题,就能以合作开发排除阿塞拜疆的方式,逼迫其重回正确轨道。同时,中国主导中亚能源网建设也可以大量进口阿塞拜疆油气资源,尤其是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关系友好,中国可以借助规划好的中哈石油管线接入阿塞拜疆原油,拆解阿塞拜疆与西方的能源联盟,然后以南北走廊和“一带一路”巨大物流利益吸引其与西方保持距离。



图片


只要阿塞拜疆纳入中俄阵营,则北约东扩以及俄乌战争向高加索地区渗透就能戛然而止,同时,联合开发下,伊朗里海石油出口也能通过中亚能源网直达中国喀什和西安,实现跨越数千公里的经济输血脐带,将伊朗彻底打造成对抗犹太资本的钢铁堡垒,进而全面巩固俄罗斯战略下腹部和中国西大门安全!避免重蹈安史之乱导致丝绸之路全面中断,国家进入下滑通道的命运。





【美国预谋干预】



从美国同期快速在吉尔吉斯坦推动推动"马克马尔-卡拉科尔铁路"来看,美国对中吉乌铁路的干预是必然的,可以预见,其遏制手段将会呈现多维度、立体化特征,既包含显性遏制,也运用隐性渗透,除通过替代性方案和区域盟友联动联动挤压中吉乌铁路运营空间外,还可能祭出组合拳干扰这条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美国对中吉乌铁路的干预是其系统性战略遏制的组成部分,中国反制需超越"项目应对项目"的层面,构建包含经济绑定、安全协同、技术标准、舆论塑造的四维防御体系,核心在于将铁路运营深度嵌入区域发展进程,使其成为中亚国家"不可放弃"的战略资产,从根本瓦解美国的干预逻辑。这方面中国对付美国的手段很多,基建狂魔下中吉乌铁路正在快速修建就已经预示着最终的结果。



中吉乌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重构欧亚地缘格局的战略支点,不仅政治上可以对冲美俄博弈、赋能中亚自主、规避制裁风险、激活区域产业、保障能源动脉,而且可以铲除恐怖主义的经济土壤,筑牢反恐防线。在目前金融战、科技战、生物战等多维博弈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以系统思维推进这一战略工程,既能把握陆权复兴的历史机遇,也要防范西方的各领域暗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这条铁路重塑欧亚大陆权力结构,使中亚从“陆锁”变“陆联”,就将成为中国—中亚应对全球变局的核心枢纽,使中国势力范围将直达波斯湾和黑海,这是中国千年未有之战略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