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成飞总师披露神秘机型,我国第六代机或2030年亮相?

2020-02-19 19:17:08   

目前,第六代战机已经成为中美俄研发的下一步目标,连欧洲也在这方面跃跃欲试。

第五代战机目前还未实现普及,人类就要进入第六代战机的征程了吗?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恰恰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永远追求更高更强。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歼20战机才刚刚进入量产阶段,目前服役熟练非常有限,现在歼20总的服役数量不超过100架,这个时候研发第六代战机是否有些太早了。实际上,成飞的两位总师在不同的场合,都对中国的第六代战机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而且给出了大致出现的时间。

首先是611研究所的总工程师王海峰。611研究所是中国航空设计最先进的部门之一,被西方国家称为中国的“苏霍伊设计局”。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611研究所现有参与了歼-7战机,歼-9战机,歼10战机,歼20战机,歼F-17战机以及翼龙无人机的研发,此外还有一些神秘机型,出现在王海峰总师的办公室里。




王海峰同样毕业于西工大,师从宋文骢,目前负责主要的预研项目包括矢量推力发动机,联合循环发动机以及中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在第六代战机问题上,王海峰认为,与此前杨伟预测的2035年出现不同,第六代战机出现的时间很有可能将会提前。

此前,歼20总设计师杨伟曾在2017年公开暗示,第六代战可能将在18年后出现,也就是2035年。但是随着第六代战机各项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上预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第六代战机可能将在2030年这个关键节点出现重大突破。

实际上,这在歼20的研发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知道,歼20在2007年才正式立项,到了2011年就实现了首飞,时间非常短,因为在此前对歼20的相关技术就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在鸭翼布局上,当时中国的设计师们就感觉出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早就进行了一系列关键的风洞测试。这为歼20的研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对于第六代战机也是如此。目前,世界各国对第六代战机的指标并未形成定论,但基本上都围绕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可变循环发动机等方面。



在这些领域,中国本身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基础积累。目前中国对外大量出口的军用无人机,就是中国在战机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方面技术的象征,而高超音速武器我们目前也已经拥有,比如去年亮相的DF17。

目前可能更关键的就是可变循环发动机,一旦这个问题获得突破,中国的第六代战机问世的时间将非常快。

我们不妨关注下中国第六代战机的立项时间,一般来说立项之后的5-6年之内,第六代战机就将可能实现首飞,其实在这之前,中国航空研究人员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