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对探月合作持开放态度
2019-12-17 09:07:45
12月16日报道日本《产经新闻》15日报道称,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中国对探月合作持开放态度。报道编译如下:
杨利伟14日在东京都内接受采访。关于在登月计划领域与美国的关系,杨利伟表示“并没有竞争的想法”,强调了在太空探索领域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属于合作关系,表现了积极的态度。
美国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完成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建设。与此同时,中国则力争在20年代独立完成载人登月。对此,杨利伟表示:“美国在法律上限制了与中国合作,而中国则对所有国家持开放态度。”这显示中国并不否定国际合作。
此外,中国还计划独立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区别于美俄等国目前使用的国际空间站。杨利伟表示,中国的空间站将于明年底开始建设,“中国的太空探索是为满足本国的需要,如果有可能,我们也希望与各国构建合作关系”。
对于是否希望在今后的太空探索进程中成为“世界第一”这个问题,杨利伟说,中国不是要和别人比赛,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他以空间站的设计为例解释说,中国的空间站不会有那么大的体量。
杨利伟在当天一场活动中对日本的太空探索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主要从事的是国际合作,我认为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对于中日合作,他认为:“虽然存在很多复杂因素,但随着时代和需求的变化,合作仍是可能的。两国今后应当携手努力。”
此外,他还透露,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申请项目已经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项目。
中国大约从20年前开始加速提升太空探索的实力,如今已经确立了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太空大国地位。近地轨道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的建设都是中国独立推进的项目。
为以自己的力量发射人造卫星,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决定自主研发火箭技术。今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次数已经连续第二年超过美俄,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技术研发覆盖人造卫星、探测器等多个领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的数量也被认为已经超过美国。
近年来尤其吸引外界关注的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后中国又有多位航天员进入太空。
下一步中国将要完成的是近地轨道空间站的建设,这一项目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而国际空间站能否在2024年以后继续使用还不清楚。
中国甚至还提出了更宏大的计划——载人登月,并将建设月球基地。以掌握基础技术为目标的无人探测器已于2013年在月面着陆,今年1月还首次在无线电信号难以达到的月球背面实现着陆。
另一方面,美国也提出了2024年以月球轨道空间站为据点的新登月计划。美国的打算无非是要在未来继续主导全球的太空探索活动,不容许中国走在自己前面。美国呼吁各国参与空间站建设项目,目前已有日本、欧洲和加拿大决定参加。为了分摊巨额费用,美国也会继续寻求国际合作,并将以月球为中转基地,在30年代将人类送往火星。
杨利伟14日在东京都内接受采访。关于在登月计划领域与美国的关系,杨利伟表示“并没有竞争的想法”,强调了在太空探索领域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属于合作关系,表现了积极的态度。
美国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完成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建设。与此同时,中国则力争在20年代独立完成载人登月。对此,杨利伟表示:“美国在法律上限制了与中国合作,而中国则对所有国家持开放态度。”这显示中国并不否定国际合作。
此外,中国还计划独立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区别于美俄等国目前使用的国际空间站。杨利伟表示,中国的空间站将于明年底开始建设,“中国的太空探索是为满足本国的需要,如果有可能,我们也希望与各国构建合作关系”。
对于是否希望在今后的太空探索进程中成为“世界第一”这个问题,杨利伟说,中国不是要和别人比赛,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他以空间站的设计为例解释说,中国的空间站不会有那么大的体量。
杨利伟在当天一场活动中对日本的太空探索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本主要从事的是国际合作,我认为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对于中日合作,他认为:“虽然存在很多复杂因素,但随着时代和需求的变化,合作仍是可能的。两国今后应当携手努力。”
此外,他还透露,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申请项目已经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项目。
中国大约从20年前开始加速提升太空探索的实力,如今已经确立了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太空大国地位。近地轨道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的建设都是中国独立推进的项目。
为以自己的力量发射人造卫星,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决定自主研发火箭技术。今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次数已经连续第二年超过美俄,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技术研发覆盖人造卫星、探测器等多个领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的数量也被认为已经超过美国。
近年来尤其吸引外界关注的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后中国又有多位航天员进入太空。
下一步中国将要完成的是近地轨道空间站的建设,这一项目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而国际空间站能否在2024年以后继续使用还不清楚。
中国甚至还提出了更宏大的计划——载人登月,并将建设月球基地。以掌握基础技术为目标的无人探测器已于2013年在月面着陆,今年1月还首次在无线电信号难以达到的月球背面实现着陆。
另一方面,美国也提出了2024年以月球轨道空间站为据点的新登月计划。美国的打算无非是要在未来继续主导全球的太空探索活动,不容许中国走在自己前面。美国呼吁各国参与空间站建设项目,目前已有日本、欧洲和加拿大决定参加。为了分摊巨额费用,美国也会继续寻求国际合作,并将以月球为中转基地,在30年代将人类送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