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嘉明:歼-9BH(续)美国工科男替我们趟出了方向

2015-04-19 16:04:07   

1)F-35B,是迄今最好的短/垂模式,感谢美国工科男替我们趟出了方向。

2)以中国今天的水平,F-35B那套动力系统,是不大可能马上仿出来的。但在普通涡扇上接出传动轴,带动一个功率较小的冷风扇,这个中国应该做得到了。但这个试验品的性能达不到垂直起降的要求,它能干什么呢?这就是这篇的主题:立足中国军工现有水平,以一个“弱F-35B动力系统”,试着达到“短距起飞飘降(SRVL)”,先在陆地短跑道上铺开用一用。先不要奢望垂降,先做到“逐步缩短起降滑跑距离(尤其是降落滑跑距离,毕竟起飞还有弹射)”,切香肠式进步,等滑跑距离缩到足够短了,对于大甲板船只,其实垂降不垂降都无所谓了,况且垂降时烧蚀甲板的问题也避免了。

大甲板舰船能携带喷气式固定翼飞机的话,对敌方舰载直升机就是屠杀式打击优势,哪怕你携带的是又小又土的枭龙------因为在海面上,敌直升机无法依靠陆地特有的复杂地貌来低飞躲藏。

3)另一个我想说的是:怎么才是好的采购员?

采购的艺术,好比是打桥牌的叫牌艺术。大师级的牌手都超越了“精确叫牌法”,又回到混沌的“自然叫牌法”,可以说明白了“天人合一”的大道。换句话说,采购,不是简单地压榨供应商,“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就合格了。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你要有大局观,扶持卖家,纵容卖家,养大卖家。就当人家是猪,也要先养舒服养肥嘛。

中国空军的采购水平,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好置评。但人民养的你们,陆海空加二炮,可以说是中国最大最垄断最不透明的四大央企,而且指望你空军“首战必用,用之管用”的,我们围观你一哈采购作业流程,应该欢迎吧?其实空军就算买20来架枭龙,对这个项目也于事无补,但2009年时硬是一架不买,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宁可养500架歼-7,这就有点突兀了,有点生硬了。

 

我们不是要对空军指手划脚,我们只是看看,哪里有可改善的空间。航空工业体制不顺的细节很多------因为中国社会快速进入高度商业化运行,而隔离于民间(也就是“地方”)的军工综合体系并没有跟上,因此可改善的地方很多,比如说运-12的“绿飞机现象”。

具体到枭龙,我对于空军技术是外行,但对于采购,是懂一点的。我个人看法,空军的采购手法是粗糙的,心理上不够放松不够圆融。

我的体会,做好采购有四个要素:

1)处女般的耐心。对于总经理或总理,采购只是在闪光灯下签字,对于采购员则不是的,没有长期的“水磨功夫”不行。

2)态度谦卑。采购员毕竟是顾客,是上帝,任性的机会很多。但你换位思考一下,某个做牛做马的销售总监,碰见100个客户大爷后,突然面对一个和气的客户,会不会有想哭的赶脚?

3)尽量模糊自己的意向。具体说,极力掩藏自己采购的意愿和不采购的意愿,采购员不要把自己的底牌打出去。这样,即便你根本不想采购,但一问上去,供应商会积极配合,把你想要的信息准确迅速地提供给你,供你比较。

4)孩子般的好奇(这实际上是“圆融”的一个体现),毕竟天外有天,“老子”外面还有“老爷子”是吧?不要永远自信。很多采购员就像在炒股,一定要买在正好的最低点,怎么可能?世事无常啊。采购要学会做“傻事”,因为其他采购员自以为精明过人,其实把一些(掩藏在傻事下的)机会留给你了,空军采购了枭龙,使用了才会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优点;空军不采购枭龙,则令国外潜在买家怀疑你知道一些隐疾,还怎么敢买?另一方面说,供应商也是人,主观上会犯错误,客观上会力有不逮,你揪住不依不饶就是真傻了,培养嘛。

从这4点看,从空军保有500架歼-7的现实看,我个人的看法,空军的采购流程,有可改善的空间。

当然不是说你一定要买枭龙,对于中国空军,在“一带一路”的大局下,其实应该是品种“多多益善”,我建议国家拿一笔款子出来,让巴基斯坦空军当白手套,趁F-35A开始供货,到国际上收购各小国替换下来的二手三代机,集邮式收购,每种飞机收个2-6架,连同该国库存的弹药配件都打包买断。成飞,沈飞,洪都等,各自竞标自己需要的品种,价高者得,弄回来拆开玩。因为四代机实在是太贵了,机价,飞行员培训,地勤日常维护,都是天价。所以中国自己需要博采众长的准四代,也要面对敌方的“准四代”和“改良三代”,还要出口自己的“外贸四代”,各方面来讲,需要空军的采购部门放开心胸,进入“好奇心为主导”的时代,去“无心插柳”,弄出点新事物来,不要再轻言“老子偏不要”这样的蠢话了,在这个马云都搞不清楚“既不勤劳又不聪明”的自己怎么就能发财的时代,“我不要嘛”是最大的负能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