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战拖累美相关行业 境外媒体:大豆货轮已飘荡一个月

2018-08-11 06:36:15   

境外媒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已严重拖累美国相关行业,让曾经以压倒性多数支持特朗普的州成为贸易战最直接受害者。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9日刊登题为《随着美中贸易战升温,首席执行官们正襟危坐迎接颠簸》的报道称,最近在谈论自己企业的商业前景时,来自农业、食品业和制造业的高管们纷纷表示,他们将谨慎采取行动,并且走一步看一步。
报道称,8月6日,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海斯在被问及对明年猪肉行业前景的看法时回答说:“我们没有猪肉行业前景将会好转的假设……我们真的不知道会怎样。”
报道称,肉类生产商处在这场始于今年4月的贸易战的前线和中心位置,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扬言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尽管许多人直到现在一直希望谈判取得进展,但华盛顿和北京却开始了针锋相对的“报复”。
报道称,在最近进行的与股东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许多高管提到了这些不同寻常的地缘政治事件,称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泰森食品公司上周将其2018财年的预期每股收益下调了大约85美分,从之前的6.55美元降至5.7美元,理由是“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关税增加将对国内和出口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报道称,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的史丹利百得公司是名列《财富》美国500强的工业工具和家用五金器具制造商。该公司估计,对钢铁和铝这两种重要材料加征的关税将使公司今年遭受3500万美元的损失。制造商们知道,减轻关税影响的一个办法是把供应商链条从受影响的国家转移走。即便如此,仍然存在取舍,而高管们对此持谨慎态度。
史丹利百得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洛里数周前曾说:“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每当你对供应链进行重大转移时,都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成本,都会有与之相关的风险。因此,在近期内,将不会有很多供应链方面的调整,调整的将主要是价格。”
报道指出,抱着结束贸易战的希望,一些全球性企业的领导人已经承担了对于他们而言不同寻常的角色——外交官。
地方经济面临失血
美联社8月8日刊登题为《特朗普掀起的对华贸易战打击了美国阿肯色州小城》的报道称,两年前,一家中国公司宣布将投资超过10亿美元,在这个地处郊区的大学城建造纸厂,雇用数以百计的工人,这一消息被视为该地区经济急需的一针兴奋剂。
报道称,推广阿卡德尔菲亚的一段网络视频还在大力宣传太阳纸业项目及其创造就业和促进发展的潜力。但是近几个月来,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乐观情绪已经被担忧所取代。
报道指出,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威胁已经让该项目进一步推迟。这也导致其他考虑在阿肯色州投资的中国企业搁置了相关计划。
报道称,阿肯色州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显示出,美国各州正试图通过直接向中国企业示好来缓解特朗普扬言发动的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阿肯色州的选民曾以压倒性多数支持特朗普。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称,中国企业去年在美国投资了290亿美元,尽管该数字已经低于2016年创下的46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不过这些投资对当地经济仍至关重要。
报道指出,特朗普制造的贸易争端至少在两个方面给美国各州和社会带来了压力:就像阿肯色州的情况那样,它放慢了直接投资的速度,此外,其他国家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也让当地农民和制造商向国外销售商品的难度增加。
据估计,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让太阳纸业在阿卡德尔菲亚建厂的费用在最初的18亿美元基础上增加了1.5亿美元,使得该公司推迟了这一投资计划。
阿肯色州州长阿萨·哈钦森说:“显然,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企业不愿投资新的项目。不管你是美国商人还是中国投资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此外,英国《卫报》网站8月8日刊登题为《对美贸易战的受害者——满载大豆的货轮在中国沿海游荡》报道称,一艘满载价值2000多万美元大豆的货轮已在太平洋上漫无目标地四处游荡了一个月,成为中美贸易战的受害者。
报道称,货轮前途未卜,适时提醒了今天再次加剧的贸易争端的后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第二轮关税决定,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税,致使北京以牙还牙。
报道指出,“飞马峰”号货轮很不情愿地成了这场针锋相对的贸易争端潜在后果的缩影。
报道称,这艘隶属于美国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的货轮原定于7月6日在中国大连港卸载约7万吨美国大豆,此前特朗普刚刚宣布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第一轮关税。
报道称,就在货轮希望赶在北京加征关税之前加速抵岸之际,货轮——及其满载的富含蛋白质的货物——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轰动。
报道称,然而,货轮还是来晚了,于是在海上来回游荡,等待这些大豆的拥有者——路易·德雷菲斯公司决定下一步该当如何。
据说这家公司每天花费约1.25万美元继续租这艘货轮。目前货轮仍在中国黄海游荡,迄今为止已额外支出40多万美元。
大宗商品专家认为,鉴于下一步决策如果出错可能造成的风险,所以从经济角度讲,继续让大豆(货轮)在海上漂着或许仍合情合理。
报道称,自贸易战开始以来,由于世界最大的进口者——中国公司另寻卖家,美国大豆的市场价一路下跌。
报道指出,这意味着欧洲或其他地方可能接手这批大豆的买家很可能要求在原价基础上打折。
报道称,在中国卸载这批大豆需支付更高关税,导致总价增加600万美元左右。

资料图: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的金伯利农场,农场主瑞克·金伯利站在自家还未播种的农田上。新华社记者汪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