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一侦察战机难以拦截,经常大摇大摆执行任务让台湾无可奈何

2017-02-04 14:27:32   



1964年10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在几年充分的技术准备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开始论证研制新型歼击机的方案,并拟定了战术技术要求。1965年5月,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了高空高速歼击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命名为歼8型飞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它在1969年首飞但直到1980年才正式服役,等到服役时已经属落后,所以生产总量并不多。为了物尽其用,航空部门对其经过了多种改进,但由于机动性较差加上新型战机的不断出现,如今该型号的战机部分被用于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
歼侦-8F就是沈飞用歼8II的机体改装成的战术侦察型,其机腹位置改装了新型保形侦察设备舱;该机具有出动准备快、飞行速度高、突防能力强等突出优点,能够迅速到达指定侦察区上空和敌方防御纵深进行侦察,是解放军战术战役侦察的重要节点。


歼侦-8F的探测能力强,照相视野广、图像的分辨率高,能识别出伪装的目标;加上侦察后的图像信息能够实时传输回地面情报指挥中心,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及复杂气象条件下完成多种侦察任务,并能迅速及时地提供大量情报信息资料,有效的提高我国空军的战术侦察能力。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各国军队装备的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先进,防空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大型舰艇编队,都部署了极其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如果侦察机从中低空直接飞抵目标上空进行侦察,无异于羊入虎口,被击落的概率非常之大。这个时候歼侦-8F可发挥高空高速突防能力,快速隐蔽的突入敌区进行突然侦察,这样就能大大降低飞机被敌方击落的概率,提高了本机的生存力。


据台湾《尖端科技》引述台湾军方人士的报道,解放军空军的歼侦-8F战机难以拦截,它经常无惧监视每次都是大摇大摆的飞过来执行任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歼侦-8F战机达到双2.2(飞行速度2.2马赫,飞行高度22000公尺)。歼侦-8F安装的侦察设备可侧扫50至100公里的距离,而台湾海峡的宽度只有120公里,这样歼侦-8F就采取高速穿越中线的掠袭战术,进行抵近光学和雷达侦察,迅速探测到台湾岛腹地数十公里纵深的隐蔽目标,并在台湾军方做出反应前便扬长而去,令台湾当局无可奈何。
据分析,部分歼侦-8F还安装了加油管,有的则加装3个外挂油箱,以延长航程。这样又可满足对周边海域实施侦察的需求。除了执行侦察任务外,歼侦-8F依然可挂载多种武器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发挥侦察和攻击双重作用,从而与环伺中国周边的美日侦察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