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介入一战,打了一场让自己充分衰落的战争!

2021-10-14 00:01:10   

战争,从来是国之大事。一般来说,获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大规模战争的胜利,大多会同时获得战争胜利的红利。而大战失败了,则多为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比如历史上维持了国力至少200多年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国,在近代参加了2次世界大战都打赢了。却从一个绝对的世界第一打成了一个标准的世界2流国家。那么英国人到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做错了什么呢?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这期间的问题和矛盾是相当复杂的。其实大英帝国的衰落,从参加一战就开始了,后来又参加二战,不过是参加一战造成的损失从来没有补回来,反倒进一步失血造成。一战前的大英帝国,是真正的如日中天。一战前的英国,数百年的对外殖民达到了顶峰,此时的英帝国直接派员深度管理殖民地。



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殖民地仅仅搞“放养”状态,特别加强了对全球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此时还拿下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南部非洲所有的金矿和钻石矿。当时的大英帝国名下的土地,在全球接近4000万平方公里,远远大于2200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帝国。英王管辖下的全球人民,高达4亿人以上,是英伦本土的10倍。虽然早在1894年或者1896年,英国本土的GDP就已经被新兴的美国超过。但是由于有超级庞大的殖民地和从殖民地吸血而来的财政收入。此时的大英G方,可以动用的实际财富仍然多过美国。仍然可以维持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军。像英属Yin度这种殖民地,每年都会给大英帝国带来数亿金英镑的纯财政税收,帝国对殖民地的吸血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大英海军每增减一艘主力战列舰,殖民地的人民,



就会饿死几万到几十万人。但是英国执政者认为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不过这种“蒸蒸日上”的殖民好日子,却因为英帝国大规模参加欧洲本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一战而走到了尽头。英帝国派出了百万规模的大军,和法国人并肩作战对付德国。结果凡尔登、索姆河等几场大战下来,英国本土公民就阵亡了75万人左右,如果加上英属殖民地人员的阵亡,很可能要超过150万;受伤的更有300万以上。阵亡和受伤的战后都需要抚恤,这对此后的英国财政是不小的负担。更大的负担其实是战争债务。一战到了中后期。已经打成了纯消耗战。英法都需要大规模对外借钱才能继续维持战争。接近4年的战争,英国方面就花费了100亿英镑的军费,相当于1913年5倍的国民生产总值。



一战开打前,美国方面还欠英国4亿英镑;而战争结束后,英国倒欠美国8.5亿英镑。大英帝国从维持了数百年的全球债权国,首次变成了债务国。战前英国是全球第一海军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海运大国。拥有超过2000万载重吨的商船队,几乎控制了全球的海上运输。因为当时排名在英国之后的美法德三大海运国,拥有的商船船队总吨位加起来还不到英国的一半。控制全球海运为英国带来了丰富的利润,也维持了大英本土的生活水平。但是一战中德国大规模搞潜水艇战,大英帝国一下子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商船。最后都需要从美国借船运输物资,不但没有了往日的利润,而且还促进了美国造船和海运业务的突飞猛进。在失去商船运力全球第一的同时,英国海军也在战后被迫承认美国海军实力可以和他平起平坐。



一战后从全球债权国突然变成了债务国,英镑只能和黄金的价值脱钩,持续贬值,这样就动摇了英镑作为全球基准货币的长期地位。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只能逐步让位给新兴的纽约,等于又一个过去可以凭空生金蛋的鸭子飞了。一战的巨大伤亡也让大英帝国的专业军事人员损失大半,战争中侥幸生存下来的也都成了老弱残兵。因此对全球殖民地的军政控制力度直线下降。而不少殖民地精Y也看到了这个骑在自己头上数百年的主子在战后的力不从心。因此反叛意识明显增强。大英帝国的全球殖民体系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