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大转移中,中美逆行各有千秋放大招

2017-02-28 09:52:54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监管大事件可真不少。证监会和保监会痛下杀手惩罚违规险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在路上”,金融去杠杆大幕已拉开。而美国的金融严监管正在走向大宽松,从贸易政策到税改政策、再到金融监管以及更广泛领域的监管政策,其政策框架已经初见端倪。美国金融监管将从严监管走向宽松态势。


自去年底以来,中美两国在金融监管领域上的各有千秋独领风骚。在我国监管高层密切关注金融风险与资产泡沫,并从严强化金监措施之际,美特朗普经济学却不顾外界质疑声浪,执意放宽对金融业的监管限制。中美两国正在通过相关金融政策措施转移金融危机风险。2017年确实非常复杂、严峻,充满了不确定性。容我慢慢道来~




美股一路狂欢 金融泡沫越吹越大

美股不断改写历史新高,让分析师都跌破眼镜,直呼股价有点“涨过头”,但美股的“狂欢”仍在继续。截至上周五,道指连续第11个交易日创下新高,创下30年来最长连涨纪录。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周又上涨0.9%,年初至今回报率已接近6%。


“末日博士”麦嘉华(Marc Faber)警告投资者,美国股市可能爆发地震般的抛售,可能在任何时间以一种并不十分引入注目的方式开始。麦嘉华认为,美股已严重超买,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所谓的“特朗普涨势”不可能持续,而造成涨势中断的可能不是任何单一因素。


他在做客CNBC《Futures Now》节目时称:“很简单,市场开始下跌。随着市场下跌,开始引发抛售,然后将像雪崩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我将减持美股。”


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巴菲特的看法也偏向谨慎。他表示,未来几年主要市场有可能下跌,甚至恐慌可能会时有发生,这将影响到所有股票。但“财富的积累可能会时不时被短暂地打断,却不会被停止。”


然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朗普却急于强调当前的金融监管法规已经过时,若不加改善,不仅无法有效抑制金融投机,更将遏制美国经济增长动能。也因此,特朗普上任后便提出将取消75%的监管措施。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便是限制金融机构在股市加杠杆的《多德-法兰克法案》,以及限制银行从事自营交易业务的“沃尔克规则”。


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一场演说中谈及“特朗普经济学关于贸易政策、税改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领域政策框架已初见端倪”。相较于以前,美对金融领域采取较为严厉的监管措施,预料将在金监事务上显然将采取更加宽松的措施。


早在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也曾向支持者公开表示,当前美股估值已严重偏离基本面。不过在当选后,特朗普的做法不是降低股市泡沫可能引发的结构性风险,而是试图吸收更多的资金来吹起更大的金融泡沫,这也给全球金融体系未来走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一行三会亮剑拉开金融去杠杆大幕

相较于特朗普在提振美国经济景气过程中可能出现加杠杆的“副产品”,我国政府则深刻意识到资产泡沫对金融体系造成的深层危害。自开年以来,在高层亲自过问的情况下,监管部门正积极展开一场围猎资本大鳄,强制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行动。


自去年一系列资管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出台以来,监管层对于金融去杠杆以及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正日益凸显。近日,业内流传出一份央行牵头三会正在制定中的跨行业资管新规。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这份文件并未由官方公开发布,不过,业内对于其中透露的监管导向已有共识。


在这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多项监管要点,包括禁止表内资管业务、打破刚兑、统一产品杠杆要求、禁止资金池操作、禁止多重嵌套等等。


昨日,在国新办召开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讲话自然也少不了标志性的“监管”话题。他表示,证监会要撸起袖子抓监管,证监会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这一点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掉几根羽毛”不算什么。


监管层雷声不断要逮几条金融大鳄亮亮相,市场预估金监部门将加快整顿金融市场的失序行径。在套利空间遭挤压的情况下,国际上面的热钱也一马当先回流新的套利沃土—— 美国。


总体短期观察,美股仍将处在特朗普经济学发酵阶段而行情爆发。但是,在资本转移的这个步骤上,我国与美国对金融现有局面采取“加杠杆和降杠杠”的不同手段,在资本流动下,风险也将出现久违的转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