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一代驱逐舰052D装备数量曝光了!
2017-06-27 08:59:24
中国052D驱逐舰武器装备与作战使命解读
编者按:中国海军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从最初的近海防御到如今走向远洋,特别是通过近年来“下饺子”式的极速扩建,海军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大陆型国家,大陆军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对于海军的发展战略与海军装备发展并不十分理解。笔者将通过“蓝水”系列文章,通过介绍中国目前的海军主战装备来讲解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思想。
中国052D驱逐舰是中国最新一代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3”型,目前根据公开资料,其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目前已建成14艘(5艘入役,7艘舾装,2艘在建)。按照中国海军目前的发展思路来看,在中国未来的航母编队中,如果说055充当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的角色,那052D扮演的则是阿里伯克的角色,其主要作战用途是担任编队防空、反潜(055未成军前应该还要担任编队指挥舰),而中国海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目标将是对岛封锁、在西太平洋阻隔美航母编队介入的,如果参照美国阿里伯克的发展来看,052D将是中国海军未来走向蓝水的中坚力量,如果假定中国未来发展四个航母战斗群来讲,052D及其后续改进型的装备数量起码要达到24艘以上。

(图1,这里才是中国海军近期及中长期海军建设的重点所在,海峡内大型舰只活动不开,所以052D主要活动区域在东面和南面的西太平洋海域)
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从最初仿制于前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而科特林级驱逐舰又参考了美国基林级驱逐舰的设计)而来的,不断通过改进适航性,增加排水量,引进美国和乌克兰燃气轮机改进动力系统,消化吸收俄罗斯现代级舰载武器系统,引进法国作战指挥系统与俄罗斯里夫-M舰空导弹,经过了近60年的不断摸索与发展,伴随着2012年052D首舰昆明舰的下水,中国海军终于有了一款成熟的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远洋型驱逐舰,昆明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蓝水,中国海军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052D根据其满载排水量计算,其标准排水量5700吨左右(这里先科普下排水量这个词,在造船界,衡量船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就是排水量,排水量可以直观的看出船舶的适航性能、续航能力、安全性能,甚至战舰的武器配置,基本一目了然。而反应上述指标最直接的应该是标准排水量而不是满载排水量。因为一艘战舰要装载大量的燃油、淡水、武器,所以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的差值往往是很大的)。052D成军以后出现最多的地方应该是西太平洋、南海及几个关键的海峡要道,甚至以后到北大西洋作战,那里的风浪都是很大的,笔者曾经长期从事疏浚工程,知道那里的风浪,所以052D后期改进应该着重加大其排水量,增加其在远海的战斗力。

(图2,试航中的052D,舰型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就是吨位差点)
052D装备了一门仿自现代级AK-130双130而来的H/PJ-38单130舰炮,采用单向供弹,最大射速接近每分钟40发(基本等于一个炮兵营的火力),可对舰、对空、对陆射击。而且130炮作为团级火力支援足够,所以对陆攻击也是052D的重要使命(具体用途可看图1)。

(图3, H/PJ-38的射速足够压制滩头火力)
052D装备了64单元的国产第三代冷热共架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防空、反舰、反潜导弹。但是,受排水量限制64单元的垂发装置在火力持续性上,应对一场高强度的海上封锁战来讲是不及格的。虽说在海上也可以进行垂发的装填作业,但是现在基本还是在港口进行。所以,052D未来要更好的完成海上封锁与反介入作战,必须要增大排水量。

(图4,64单元的垂发封锁作战中火力持续性偏弱,要知道在海上战舰自己是不能装填的,打完就没了)
近程防卫武器方面,由于配备了730及HQ10作为双保险使用,同时加上4座18联装的干扰弹发射器,无论是单舰护航还是编队防空,甚至是临时编队堵漏都是非常合格的,这点上052D是非常先进的。
雷达方面,052D配备的4座346A相控阵雷达与一座米波警戒雷达。这里主要说明下这部改进自052C的米波警戒雷达,不少专家和网友均吐糟他落后,其实这是最佳的配置。052D采用的燃-柴动力,4座相控阵雷达耗电巨大,所以平时一般不开机,而米波雷达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同时米波雷达对隐身单位也有很好的探测性,能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的雷达预警。
反潜武器方面,052D未来预计会装备两架直-20反潜直升机与拖拽阵列声纳,加上反潜导弹,能有效驱离敌方攻击型核潜艇对我方航母编队的跟踪与攻击。
总体来说,052D作为中国未来海军及航母编队组成的中坚力量来说,就现阶段的作战使命而言,是合格的。但是今后在解决了柴燃联合、燃燃联合动力系统上,052D后期型需要增加排水量到9000吨左右才能有更好的火力持续性、更好地承担未来更加艰巨的作战使命。(利刃/瞭望大西洋)
编者按:中国海军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从最初的近海防御到如今走向远洋,特别是通过近年来“下饺子”式的极速扩建,海军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大陆型国家,大陆军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对于海军的发展战略与海军装备发展并不十分理解。笔者将通过“蓝水”系列文章,通过介绍中国目前的海军主战装备来讲解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思想。
中国052D驱逐舰是中国最新一代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3”型,目前根据公开资料,其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目前已建成14艘(5艘入役,7艘舾装,2艘在建)。按照中国海军目前的发展思路来看,在中国未来的航母编队中,如果说055充当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的角色,那052D扮演的则是阿里伯克的角色,其主要作战用途是担任编队防空、反潜(055未成军前应该还要担任编队指挥舰),而中国海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目标将是对岛封锁、在西太平洋阻隔美航母编队介入的,如果参照美国阿里伯克的发展来看,052D将是中国海军未来走向蓝水的中坚力量,如果假定中国未来发展四个航母战斗群来讲,052D及其后续改进型的装备数量起码要达到24艘以上。
(图1,这里才是中国海军近期及中长期海军建设的重点所在,海峡内大型舰只活动不开,所以052D主要活动区域在东面和南面的西太平洋海域)
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从最初仿制于前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而科特林级驱逐舰又参考了美国基林级驱逐舰的设计)而来的,不断通过改进适航性,增加排水量,引进美国和乌克兰燃气轮机改进动力系统,消化吸收俄罗斯现代级舰载武器系统,引进法国作战指挥系统与俄罗斯里夫-M舰空导弹,经过了近60年的不断摸索与发展,伴随着2012年052D首舰昆明舰的下水,中国海军终于有了一款成熟的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远洋型驱逐舰,昆明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蓝水,中国海军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052D根据其满载排水量计算,其标准排水量5700吨左右(这里先科普下排水量这个词,在造船界,衡量船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就是排水量,排水量可以直观的看出船舶的适航性能、续航能力、安全性能,甚至战舰的武器配置,基本一目了然。而反应上述指标最直接的应该是标准排水量而不是满载排水量。因为一艘战舰要装载大量的燃油、淡水、武器,所以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的差值往往是很大的)。052D成军以后出现最多的地方应该是西太平洋、南海及几个关键的海峡要道,甚至以后到北大西洋作战,那里的风浪都是很大的,笔者曾经长期从事疏浚工程,知道那里的风浪,所以052D后期改进应该着重加大其排水量,增加其在远海的战斗力。
(图2,试航中的052D,舰型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就是吨位差点)
052D装备了一门仿自现代级AK-130双130而来的H/PJ-38单130舰炮,采用单向供弹,最大射速接近每分钟40发(基本等于一个炮兵营的火力),可对舰、对空、对陆射击。而且130炮作为团级火力支援足够,所以对陆攻击也是052D的重要使命(具体用途可看图1)。
(图3, H/PJ-38的射速足够压制滩头火力)
052D装备了64单元的国产第三代冷热共架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防空、反舰、反潜导弹。但是,受排水量限制64单元的垂发装置在火力持续性上,应对一场高强度的海上封锁战来讲是不及格的。虽说在海上也可以进行垂发的装填作业,但是现在基本还是在港口进行。所以,052D未来要更好的完成海上封锁与反介入作战,必须要增大排水量。
(图4,64单元的垂发封锁作战中火力持续性偏弱,要知道在海上战舰自己是不能装填的,打完就没了)
近程防卫武器方面,由于配备了730及HQ10作为双保险使用,同时加上4座18联装的干扰弹发射器,无论是单舰护航还是编队防空,甚至是临时编队堵漏都是非常合格的,这点上052D是非常先进的。
雷达方面,052D配备的4座346A相控阵雷达与一座米波警戒雷达。这里主要说明下这部改进自052C的米波警戒雷达,不少专家和网友均吐糟他落后,其实这是最佳的配置。052D采用的燃-柴动力,4座相控阵雷达耗电巨大,所以平时一般不开机,而米波雷达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同时米波雷达对隐身单位也有很好的探测性,能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的雷达预警。
反潜武器方面,052D未来预计会装备两架直-20反潜直升机与拖拽阵列声纳,加上反潜导弹,能有效驱离敌方攻击型核潜艇对我方航母编队的跟踪与攻击。
总体来说,052D作为中国未来海军及航母编队组成的中坚力量来说,就现阶段的作战使命而言,是合格的。但是今后在解决了柴燃联合、燃燃联合动力系统上,052D后期型需要增加排水量到9000吨左右才能有更好的火力持续性、更好地承担未来更加艰巨的作战使命。(利刃/瞭望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