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被弹劾后,朴槿惠一言不发,在青瓦台又留恋了一晚

2017-03-11 13:35:27   



作者|杜白羽
【1】
3月10日,看宪法法院电视直播将自己弹劾罢免了。已是前总统的朴槿惠,一言未发,在青瓦台留恋了一晚。
中止职务的92天里,独自一人在青瓦台官邸,过圣诞、过元旦、过春节、过生日。她也曾召集青瓦台专职记者来官邸,诉苦媒体以讹传讹捏造谣言;她还接收一家右派网络媒体专访,哀叹有背后势力策划阴谋。
宪法法院宣布罢免朴槿惠后,反对弹劾的“挺朴”民众在法院外围举行集会,在冲击警车开路破障中,2人死亡,至少48人受伤被送往医院。
媒体报道说,死因或是切腹流血过多,其中一名72岁,一名60岁。
“倒朴”人群则尖叫雀跃,“烛光民心的胜利”“我们终于做到了”“只待批捕朴槿惠”的欢呼起伏,“郁闷了几个月,今天终于大快人心!”


【2】
“挺朴”的太极旗集会,多是六七旬以上的老人,他们怀念朴正熙时代的经济腾飞,许多人还经历过朝鲜战争。
“爱美敌朝”或是“亲美反朝”,是他们根深蒂固的生存哲学——“没有美国保护,大韩民国就要被北韩亡国”,坚信安保就是要紧抱美国大腿。
“反朴”的烛光集会,多是青少年和中年人,他们要求社会公平公正,要求民主法治,要求清除社会积弊。
有“反朴”说:“挺朴”的都是神经病;有“挺朴”说:那帮孩子不懂历史。


但最终, “挺朴”的民众越来越多。
太极旗集会主持台上,有人模仿朴槿惠的声音向“爱朴会”朗读总统写来的感谢信:感谢大家寄给我的生日贺卡和安慰;爱朴群众高呼:朴总统,请坚持住!
在模糊了界限的区域中采访。多名年轻人对我说,“老人们下午参加太极旗集会,年轻人晚上参加烛光集会”。
因为总统,多少家庭的晚餐时间以不愉快的吵架收场:“太极旗父母”和“烛光儿女”间的代沟,是意识形态之争,鸿沟难越。又有多少家庭两代人之间选择沉默不语,“既然一定会吵翻,何必在家里谈政治”。


【3】
韩国宪法法院代院长李真美在宣判书中特别Mention到:朴槿惠单独约谈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逼迫乐天向K体育财团出资70亿韩元。
判决书坐实了“朴崔共谋”,道破两人共同设立K体育财团和Mir财团,并分别向大企业索求出资约774亿韩元(约合4.65亿元人民币)。
此前,特检组以“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亮剑出资巨头三星。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因涉嫌向朴槿惠行贿430亿韩元(约合2.58亿元人民币)被拘捕调查。
有意思的是判决书中,并没有提到三星。而乐天的行贿数额只是三星的零头。宪法法院“避重就轻”,其背后深意颇值得寻味。
在萨德入韩过程中,乐天的角色意味深长。
接下来,有猛料:
其实,有些关于朴槿惠个人的“丑陋秘密”,并没有被韩国媒体公开报道,只在坊间流传。有人说崔顺实的女儿郑宥拉实际上是朴槿惠的女儿,有人说“萨德”部署背后是崔顺实和美国军火商 洛克希德·马丁间的私下交易。
韩国民间流传的这些“说法”,并无证据,也并不是检方和法院调查的要点,只是“流言”,但似乎听者都觉得更Make Sense。
韩国学者对我说,这些“流言”关乎韩国最怕丢的脸,一旦深挖,“国格民格将因这两个女人而丧尽”,“所以可以理解韩国人到底有多恨朴了吧?”


【4】
当晚不回自己家,朴槿惠在总统府又睡了一晚。
原因是私宅尚不具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且需要加强警卫系统。因此直到私宅修复完成前,朴槿惠可能一直赖在青瓦台。
朴槿惠私宅位于首尔三成洞,建于1983年,朴槿惠自1990年起到2013年入住青瓦台的22年见住在这里。隐遁18年生活中,朴槿惠很少请朋友到家中做客。
有韩国记者被邀请到她家吃晚饭,观察到她喝酒时使用的是“戒盈杯”:用瓷器制作得戒盈杯倒满酒时,酒就会从杯底的小孔流出来。
她说:“戒盈杯有警惕过贪的意思。”
韩国记者评价说,戒盈杯与朴槿惠懂得节制的形象一脉相通。家中角落里有蜘蛛网,壁纸发黄,阴森,将就。
朴槿惠眷恋龙床,引在野党呛声一片。
“一度还以为她被冤枉了,谁知道她竟可以如此厚颜无耻”,韩国网民吐槽说。
朴槿惠比谁都清楚,自己错了多少。
回头是岸、见好就收、及时止损,她一概不懂。死不认罪,等待她的将是牢狱之灾。
【5】
11岁到26岁,朴槿惠一直住在青瓦台。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她名字中的“槿”代表“国家”。


1997年,韩国深陷亚洲金融危机。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踏入政界,朴槿惠双肩沉重。
那时,她说:“我已经失去了父母,再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我有非常强烈的改革意志,我不可能贪污腐败,因为我没有必须要抚养的家人”。
1974年,母亲陆英修被朝鲜间谍枪杀。22岁的朴槿惠接替母亲,从“冰公主”转换角色为“第一夫人”,辅佐父亲。
1979年,朴正熙被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枪杀。朴槿惠回忆:当时每粒饭都像沙子一样难以吞咽,“我正在度过比死亡还要痛苦的岁月。”


朴槿惠幼年全家合影
弹劾政局下,韩国政治权力空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日本驻韩大使因“慰安妇”少女像风波回国,特朗普政府至今未派出驻韩大使,韩中、韩俄关系因“萨德”问题出现罅隙……
事到如今,木槿与青瓦,谁又负了谁?
“鲸鱼斗,小虾亡”,这句韩语谚语,早已预示了朴槿惠的悲剧命运。
介入大国争端,偏倚一方,最后,只落得身败名裂。或许,更大的悲剧,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