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最常见的炸药引爆装置为什么是雷管?

2020-10-09 19:46:42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几百年,人类能力利用的爆炸物基本只有黑火药。不过由于黑火药的爆速和爆压实在很一般,被当做弹丸或者火箭的发射药还凑合,当做炸药本身就差强人意了。一般的黑火药装填后连大石块都很难炸碎。在古代的攻城作战中想用黑火药炸塌城墙一类的大型防御工事,需要提前挖地道。然后在城墙下面堆积几十吨的黑火药一起引爆才能达到目的。黑火药的引爆比较简单,直接拿明火点燃就是。一般为了让引爆者点火后脱离危险地带,则采用简单的药捻子,也被叫做火绳。点火者点燃之后赶快跑到远处躲避,和今天放鞭炮的方式差不多。到了十九世纪的后半段。无烟硝化棉被发明,代替了黑火药发射药的作用。其推进弹丸和当火箭的推进剂的效果都比黑火药强。此时新的炸药,



也陆续被研发出来,包括苦味酸、硝化甘油、硝酸铵系列等,再后来就是TNT和黑索金等更高端的猛炸药。这些新式炸药的爆速普遍到了5000米每秒以上,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已经很难像黑火药一样的兼职发射药,只能当纯粹的炸药使用,因此也被称为猛炸药。不过同时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就是大多数猛炸药并不能直接用明火和火绳引爆。有些甚至扔到火堆里都未必会当即爆炸。如何安全有效的引爆它们就成了一个新课题。最早发明了比较靠谱的新引爆方式的人,正是那位后来设立了“炸药奖”的诺贝尔。诺贝尔家族曾经发明了硝化甘油这种猛炸药。这个硝化甘油就是可以兼职当冠心病救心丸的硝化甘油。但是纯粹的硝化甘油遇到强烈振动就会爆炸,非常不安全。诺贝尔发明了用硅藻泥吸附硝化甘油制造成了比较早的安全钝感炸药。



但是这种硅藻泥硝化甘油用火绳已经无法直接引爆。诺贝尔又专门发明了雷管这种起爆装置。诺贝尔发明的雷管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雷酸汞。用少量的雷酸汞装到一个小型的铜管里,当代也有用塑料和其他材料作为雷管的外壳。密封后一头敞开,敞开的这头用火绳可以引发雷酸汞爆炸。雷酸汞爆炸后又可以引爆外面包裹的猛炸药爆炸。因此这种小型的铜管就被叫做雷管。后来除了用明火引爆,还发明了用电流引爆的电雷管。因此雷管也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当今几乎所有的爆炸式武器里面都有雷管,从最小最简单的手榴弹开始,到绝大多数炮弹、导弹到最高端的原子弹、氢弹。里面最基本的引爆装置都是雷管。有些高端炸药,甚至到了只有用电雷管才能引爆的级别。因此诺贝尔发明的雷管,比其发明的安全硝化甘油运用更广泛。含雷酸汞的雷管被使用了近百年。但实际上雷酸汞的化学性质并不是特别稳定。



仅仅看雷酸汞这个名称,就知道其有腐蚀性 ,时间久了就容易和铜金属外壳发生自然腐蚀而导致失效。于是现代化的雷管改了配方,这就是用化学性质更好的叠氮化铅代替了雷汞。现代生产的雷管,一般上层使用叠氮化铅,下层使用黑索金等高爆炸药制造。因此雷管的体量很小,但是爆炸威力却很惊人。雷管作为危险品,非专业和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操作、携带和收藏。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过去有一熟人,小时候捡了一个雷管,以为是普通弹壳,就拿石头去砸。此后他只能习惯左手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