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再曝详情新照:锯齿尾喷管清晰可见,舱盖首次开启与歼20不同
2022-04-02 22:43:55
歼-15T的图601所与沈飞自己已经发了不少了,相比之下歼-35则一直比较神秘,去年首飞图流出之后一直没有更多的细节图流出,而这两天,终于有了新的高清照片的出现,连着之前许多首飞图上没有展示的细节,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了;也算是在得知江南厂被迫停工,海军重点项目节点延期之后,一点能让大家感到高兴的事情。
图片
新的照片的第一大新细节就是与座舱盖相关的细节,第一次大家看见歼-35真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新机的机背加的有些太高,在猜座舱盖的开启方式会不会像F-35一样向前翻开而不是像歼-20与F-22一样向后翻开,现在来看果然是这样;
但是与F-35干脆的取消了HUD,全靠头盔显示器来显示数据不同,歼-35还是将平视显示器保留了下来;道理也不难理解,F-35那个头盔从目前的使用来看,对飞行员的脖子太不友好,严重影响了和平时期格斗对抗的能力,但是因为缺少HUD又没法换更简单轻便的头盔,我军的新一代战斗机选择保留平显,大概也有这种考量。
当然虽然说都有一个鼓起的后背看起来有点像大头娃娃,也都采取了向前翻开的座舱盖设计,也并不能说两者之间就有任何设计上参考的关联,毕竟座舱盖设计就那么集中,你非要说前翻盖就是学的F-35,那F-35还是抄歼-7的呢。
F-35与歼-35都用了前翻式整体座舱盖,也主要都是因为座舱后方的加高部分不适合设计容纳座舱开启的转轴,不前开就只能像苏-57那样分体滑盖,但是座舱后方鼓包的形成原因还是完全不相同的:F-35是为了兼顾短垂起降版本的F-35B升力风扇的设计,那里用来容纳升力风扇一套复杂的结构,所以进行了加高设计;
图片
而歼-35则是因为一方面要扩大机身容积另一边是进行了气动上的优化设计之后发现这种加高能降低10%的阻力,所以专门做了这样的优化。
除了座舱的一些细节之外,更多的设备细节也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大家一直关心的雷达与光学设备,歼-35的起落架舱之前能看出明显的一个EODAS,侧面也能看见一些光学设备的开口,至少这个配置水平是不比歼-20低的,从雷达罩的接合位置看,雷达阵面的口径也不小,应该是个规模相当大的先进相控阵,再考虑到子系统定型时间更晚的带来的后发优势,可以说性能还是非常可观的。
从工程样机正样机的完成度上来说,能看出来歼-35目前的状态是要比歼-20的首架正样机(不是11年首飞的那个原理样机)高上许多的,发动机的锯齿短舱的设计已经完全做好,给第一阶段使用的涡扇-13E发动机的装机整合也已经做的非常完整。
虽然说完全体版本的涡扇-19一直到19年才开始整机试车,离定型还有挺远的距离,但是目前版本的13E靠着9.5吨的加力推力,也足够成功减重的歼-35发挥出非常优秀的性能了。
图片
从首架正样机就已经光学设备,雷达设备一应俱全,发动机也做好了锯齿隐身处理也能看出来,这架新飞机实际上时间节点很赶,也堪称时间紧任务重,在快马加鞭的进行一系列设计定型与试飞的相关任务,预计今年要密集看见他的试飞行动,毕竟海军的新船服役到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该进行的工作也一样得抓紧了,定型,交付,试训部队接装和大纲编写都是需要时间的,早一点把定型工作全部做完,把生产型的飞机做出来,那新战斗力的生成就能更早一天。
虽然要是从斗兽棋的角度来讲,美军航母的F-35C实际上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采购,而且也算不上我军舰载机的主要应对对手,但不管怎么说,看着美军已经开始每个舰载机联队10架的换装F-35C并且开始来亚太晃荡,那难免还是让人有点心急的。
这个事情只能说,海军装备系统有自己的节点安排,既然海军自己评估问题不大,那咱们也不必要太过心急,从生产工艺上来说,歼-35是先天就有比F-35能爆产能的有优点的,在生产工时数上因为一体成型的运用要比F-35低了非常多,再加上35C本就是订单最少年产最小的机型,一旦新机定型开始排产,在交付数量上超过美军的F-35C,乃至能部署在亚太的35BC总数,都是非常快的事情。
就希望在这一年当中能有更多的新原型机露面,定型试飞工作也能快飞多飞早日完成;而某个因为一些原因暂时停工的大船,也能早日恢复建造,最好是让新船形成战斗力第一天,就能配上新飞机。
图片
新的照片的第一大新细节就是与座舱盖相关的细节,第一次大家看见歼-35真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新机的机背加的有些太高,在猜座舱盖的开启方式会不会像F-35一样向前翻开而不是像歼-20与F-22一样向后翻开,现在来看果然是这样;
但是与F-35干脆的取消了HUD,全靠头盔显示器来显示数据不同,歼-35还是将平视显示器保留了下来;道理也不难理解,F-35那个头盔从目前的使用来看,对飞行员的脖子太不友好,严重影响了和平时期格斗对抗的能力,但是因为缺少HUD又没法换更简单轻便的头盔,我军的新一代战斗机选择保留平显,大概也有这种考量。
当然虽然说都有一个鼓起的后背看起来有点像大头娃娃,也都采取了向前翻开的座舱盖设计,也并不能说两者之间就有任何设计上参考的关联,毕竟座舱盖设计就那么集中,你非要说前翻盖就是学的F-35,那F-35还是抄歼-7的呢。
F-35与歼-35都用了前翻式整体座舱盖,也主要都是因为座舱后方的加高部分不适合设计容纳座舱开启的转轴,不前开就只能像苏-57那样分体滑盖,但是座舱后方鼓包的形成原因还是完全不相同的:F-35是为了兼顾短垂起降版本的F-35B升力风扇的设计,那里用来容纳升力风扇一套复杂的结构,所以进行了加高设计;
图片
而歼-35则是因为一方面要扩大机身容积另一边是进行了气动上的优化设计之后发现这种加高能降低10%的阻力,所以专门做了这样的优化。
除了座舱的一些细节之外,更多的设备细节也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大家一直关心的雷达与光学设备,歼-35的起落架舱之前能看出明显的一个EODAS,侧面也能看见一些光学设备的开口,至少这个配置水平是不比歼-20低的,从雷达罩的接合位置看,雷达阵面的口径也不小,应该是个规模相当大的先进相控阵,再考虑到子系统定型时间更晚的带来的后发优势,可以说性能还是非常可观的。
从工程样机正样机的完成度上来说,能看出来歼-35目前的状态是要比歼-20的首架正样机(不是11年首飞的那个原理样机)高上许多的,发动机的锯齿短舱的设计已经完全做好,给第一阶段使用的涡扇-13E发动机的装机整合也已经做的非常完整。
虽然说完全体版本的涡扇-19一直到19年才开始整机试车,离定型还有挺远的距离,但是目前版本的13E靠着9.5吨的加力推力,也足够成功减重的歼-35发挥出非常优秀的性能了。
图片
从首架正样机就已经光学设备,雷达设备一应俱全,发动机也做好了锯齿隐身处理也能看出来,这架新飞机实际上时间节点很赶,也堪称时间紧任务重,在快马加鞭的进行一系列设计定型与试飞的相关任务,预计今年要密集看见他的试飞行动,毕竟海军的新船服役到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该进行的工作也一样得抓紧了,定型,交付,试训部队接装和大纲编写都是需要时间的,早一点把定型工作全部做完,把生产型的飞机做出来,那新战斗力的生成就能更早一天。
虽然要是从斗兽棋的角度来讲,美军航母的F-35C实际上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采购,而且也算不上我军舰载机的主要应对对手,但不管怎么说,看着美军已经开始每个舰载机联队10架的换装F-35C并且开始来亚太晃荡,那难免还是让人有点心急的。
这个事情只能说,海军装备系统有自己的节点安排,既然海军自己评估问题不大,那咱们也不必要太过心急,从生产工艺上来说,歼-35是先天就有比F-35能爆产能的有优点的,在生产工时数上因为一体成型的运用要比F-35低了非常多,再加上35C本就是订单最少年产最小的机型,一旦新机定型开始排产,在交付数量上超过美军的F-35C,乃至能部署在亚太的35BC总数,都是非常快的事情。
就希望在这一年当中能有更多的新原型机露面,定型试飞工作也能快飞多飞早日完成;而某个因为一些原因暂时停工的大船,也能早日恢复建造,最好是让新船形成战斗力第一天,就能配上新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