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印度眼看着3个邻国转向“亲华”都不急,日本却急忙来搅局

2018-01-09 08:23:12   

  对印度而言,家门口的大洋仍是软肋,却不再是盔甲。


如今的南亚成了大国展开拉锯战的阵地。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新年首访目标就是南亚3个国家。从1月4日到6日,他接连访问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开始了“大撒币”。日方承诺提供基础设施援助,也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求这3个国家支持“印度-太平洋战略”。日本不得不出手,是因为3个关键国家已经转向。
马尔代夫在2017年12月7日与中国签署双边自贸协议,好处多多,除了对华出口的绝大部分鱼水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外,双方都会给予对方投资者以准入后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马方将更加便利和快捷地利用资金建设本国。
2017年底,美国媒体声称,当欠下80亿美元债务的斯里兰卡以99年租约将汉班托塔港交给东亚大国时,整个东南亚都震惊了,他们开始意识到接受大规模投资所付出的代价:必须通过出租国土来还债。
而特朗普则在新年就向巴基斯坦“开炮”,指责这个曾经亲密的盟友是“欺骗者”,并决定取消绝大部分援助。巴铁也不含糊,第二天就宣布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巴贸易,不再使用美元。
借着巴基斯坦被特朗普掐断了援助的机会,日方上演一出“雪中送炭”;为了在马尔代夫争夺影响力,日方承诺提供更多投资;在斯里兰卡,河野也暗中使坏,鼓动斯方“不能过度倾向中国”。


河野当然也明白日本的劣势。没有一个首相访问过马尔代夫,2017年前往马代的中国游客数量接近日本游客数量的4倍,当马代首都遇到淡水危机的时候,也是中国舰艇和飞机及时赶来救援。患难见真情。马代欢迎日本的钱,但未必会相信日本人的话。同理,斯里兰卡当然欢迎日本在本国投资,以此来平衡中印两国的影响力,但恐怕不会把更多的信任给予日方。假如斯里兰卡不希望倚重中印任何一方,那么也不会倚重日本。日本只是增加了一个选项和谈判的筹码。巴基斯坦也会欢迎日本的资金,但安倍依旧不敢违抗特朗普,也不敢过于亲近巴基斯坦导致印度不满,因此提供的援助和投资规模必然不会太高,恐怕也只是象征性的聊胜于无。日本外相其实也应该去一次尼泊尔,“亲华派”刚刚在选举中获胜,可日本人未必有什么兴趣,毕竟处于中印之间的山地国家并不具备什么战略价值,想撬也撬不动。看人下菜碟,是日方的传统。
访问这3个国家,其实说是“搅局”都很勉强,或许可以算作使坏,本国投资是次要的,妖魔化别国投资才是主要的。只不过是为了让安倍能够在国内有个交代。姿态性胜于目的性。
问题是,身为“南亚霸主”的印度眼看几个邻国之前没亲华的如今选择亲华,之前亲华的现在更加亲华,也没有过于着急。印度方面只是要求马尔代夫等国“必须优先保证印度利益”,然后闹着玩一般煽动马代国内的“亲印派”捣乱,结果阴谋被戳穿,马尔代夫国内也掀起反对印度的风潮,视莫迪为“印度教极端主义者”。印度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至于三哥在斯里兰卡的动作则更加荒谬,计划用20亿人民币租下有“世界最空闲机场”之称的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以此来监视和平衡中企的影响力。这种做法除了遭到嘲笑,没有任何收获。恐怕斯里兰卡人还会感谢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投资,印度人再过100年也不会发现这个“东方十字路口”有什么重要性。
急到极致,就是平静的放弃。印度没能在南边发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部边境局势吃紧。印媒报道,在边界标志不明显、只能步行的便道上,一些邻国工人进入了所谓的印度控制区,一些设备遭到印方扣留。印度清楚,本国非法控制的地区并不属于自己,因此发生在这里的任何摩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次冲突的起点,高度紧张是必然的。


印度想在周边找一个贴心的国家是如此之难,没有谁会对一个霸道的邻居心悦诚服。此时此刻,莫迪的选情告急,印度似乎已经无计可施。在这个时候,安倍派遣河野到南亚活动实际上是在帮印度分担压力。
另一方面,日本也有自己的打算。日方明确声称:不能让中国独占南亚的港口权,一旦形成这个局面,军力的投射将更加容易,很可能形成“珍珠链战略”。到那时,日本的能源和货物通道就将受制于人。
但同时,安倍也一直在对华示好,希望能够加入“带路倡议”。获得重视的途径有2个:一是占据重要地理位置,日本很显然没有,二是显示实力,日本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3个邻国选择“亲华”对印度来说并非是末日,因为印度占据了地利。而如果印度洋航线沿岸没有了日本的位置和影响力,后果很严重。日本外相跑到这3个国家活动,又极力避免刺激中国,透露出的意思就是“我有能力干扰你的计划,只是不想而已”。日本要的,是让东亚大国接受本国的条件,不仅要力挺“安倍经济学”,还要让日本从“带路倡议”中获利。这是日本人的一贯手法,合作可以,但要日本优先。
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吃相难看、姿态丑陋,日本的执着的确令人惊叹。不过,印度方面还没着急,安倍就开始急着搅局和使坏,怎么看也不像样。话说回来,把日本逼到这个地步,预示2018年大吉大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