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掌握一项颠覆性技术:119架无人机打破世界纪录
2017-06-14 13:59:00
据新华社6月10日报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刷新了此前2016年珠海航展披露的67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试验纪录,这标志着智能无人集群领域的又一突破,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集群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一直被各国视作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突破口。大规模、低成本、多功能的无人机集群通过空中组网、自主控制、群智决策,可以应用于多种探测感知、应急通信等任务。

无人机按应用主要区分为两大类,军用和民用。笔者认为,在军用领域可主要分为侦查和打击两类,而民用分为观察及特殊应用(如通信、农林、气象等)。
民用无人机的观察应用,主要是对无人机载摄像设备的应用。比如影视剧的拍摄,在应用无人机以前,高空取景,只能通过吊装设备或直升机等来实现,而现在只需要一台或多台摄像无人机,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更加方便安全。再如林区护林防火,无人机可从空中快速对林区进行地毯式观察,及时发现林木破坏或起火隐患,通知林业工作人员应急处理。如果今后能有更大型的无人机参与其中,或许林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无人机的操作,直接处理一些遇到的问题。另外还有两条近期国内使用无人机的新闻值得一提,一是某市的夜空,利用机载灯光,多架无人机密集编队,为市民进行了一场不一样的空中灯光表演,而最后用无人机组成的一个大大的“福”字,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条是词条新闻,利用无人机机载火焰喷射装置,清理高空电线上的杂物。

无人机按照尺度可分为微型(空重小于7KG)、轻型(空重小于116KG)、小型(空重小于5700KG)、大型(空重大于5700KG)四种。而目前的民用无人机多为微、轻型,受制于机身重量,能够搭载的设备和电池容量有限,主要活动范围也局限在操作人员肉眼可视距离之内。这就给民用无人机的使用增加了一定的限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需求就有发展。随着民用领域对无人机使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今后将会有小型,甚至大型无人机进入市场,这也给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机身材料的使用,更轻更坚固,能够提供更大的机身及更高的载重。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可增加民用无人机的滞空时间。操作系统更新,让民用无人机拥有如军用无人机一样的远距离操作能力。而随着民用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无人机操作人员的需求及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利刃/老章鱼)
据了解,“集群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一直被各国视作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突破口。大规模、低成本、多功能的无人机集群通过空中组网、自主控制、群智决策,可以应用于多种探测感知、应急通信等任务。
无人机按应用主要区分为两大类,军用和民用。笔者认为,在军用领域可主要分为侦查和打击两类,而民用分为观察及特殊应用(如通信、农林、气象等)。
民用无人机的观察应用,主要是对无人机载摄像设备的应用。比如影视剧的拍摄,在应用无人机以前,高空取景,只能通过吊装设备或直升机等来实现,而现在只需要一台或多台摄像无人机,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更加方便安全。再如林区护林防火,无人机可从空中快速对林区进行地毯式观察,及时发现林木破坏或起火隐患,通知林业工作人员应急处理。如果今后能有更大型的无人机参与其中,或许林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无人机的操作,直接处理一些遇到的问题。另外还有两条近期国内使用无人机的新闻值得一提,一是某市的夜空,利用机载灯光,多架无人机密集编队,为市民进行了一场不一样的空中灯光表演,而最后用无人机组成的一个大大的“福”字,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条是词条新闻,利用无人机机载火焰喷射装置,清理高空电线上的杂物。
无人机按照尺度可分为微型(空重小于7KG)、轻型(空重小于116KG)、小型(空重小于5700KG)、大型(空重大于5700KG)四种。而目前的民用无人机多为微、轻型,受制于机身重量,能够搭载的设备和电池容量有限,主要活动范围也局限在操作人员肉眼可视距离之内。这就给民用无人机的使用增加了一定的限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需求就有发展。随着民用领域对无人机使用的需求不断增加,今后将会有小型,甚至大型无人机进入市场,这也给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例如机身材料的使用,更轻更坚固,能够提供更大的机身及更高的载重。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可增加民用无人机的滞空时间。操作系统更新,让民用无人机拥有如军用无人机一样的远距离操作能力。而随着民用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无人机操作人员的需求及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利刃/老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