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款战机被认为极其危险,中国高价引进后将摆脱美日的压制

2017-02-04 14:28:28   



作为苏-27战机的最新一款改进型,苏-35主要的改进之处是弥补了苏27系列飞机电子设备陈旧等短板。本质区别在于苏-35战机采用了新型的发动机(117S发动机)、新型的电传操纵系统(三轴全权数字电传飞控)、新型的机载雷达系统(无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和机载电子系统。它秉承了苏-27战机家族的强大攻击能力,可以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海上反舰等多种作战任务。该机有12个外挂点,最大武器载荷为8吨,通过精心安排各种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将攻击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曾将苏-35排在俄罗斯最可怕武器排行榜的榜首。该刊专家认为,由于配备了远程空空导弹并能以超音速状态发射这些导弹,该机对北约的多数战斗机来说都“极其危险”。


中俄在2015年11月签署了出售24架苏-35战机的合同,合同金额估计不低于20亿美元,其中还包括提供地面设备和备用发动机等。早前有消息人士对塔斯社称,合同将在三年内履行完毕。
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消息人士2日对塔斯社透露,俄罗斯将在今年向中国交付第二批苏-35战机,共计10架。塔斯社2月2日报道称,这位消息人士说:“第一批4架战斗机已于去年年底交付。第二批10架将在今年交付。”此外,最后10架战斗机将在2018年交付。据推测,中国在2020年第四代战机才能形成有效战斗力,在这几年时间,指望歼-10、歼-11系列能够抗衡美日空军确实有点困难,加上国内战机产能目前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的空军需求,此时就需注入新鲜血液。引进苏-35战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中国空军的战斗力能快速得到增强,它还提供一部分对抗美国隐身战机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现实安全来说也是急需的。


不过中国空军的苏-35战机形成战斗力首先碰到的就是数据链问题,中国空军目前大量使用的全军综合数据链机载终端,配备在各种歼击机、歼击轰炸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电子战飞机上面,因此如何实现两者的互联将是苏-35战机能否融入中国空军作战体系的关键。未来整合上中国版数据链作战体系,苏-35战机就能够与歼11和歼10等战机实施联合作战,同时能够与中国海空军的“空警”-200、“空警”-2000预警机等武器装备实施数据共享,进行一体化作战。
因此,苏-35战机带来的“过渡性”优势可谓战略意义重大,它让中国空军摆脱了美日空军的压制。该机让在歼-20战机实现部署之前,中国空军就可以占据亚太制空优势,对美日空军形成威慑。而在歼-20战机服役之后,中国空军将甩开与日本的距离,在亚洲国家中形成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