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大陆的反击

2016-07-02 07:20:13   

巨龙:大陆的反击



没有进行过技术开发的人,一定体会不到技术攻关的艰难。

即使技术原理搞懂,距离实践能够操作,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抨击中国技术不如西方的,往往有很多人是对工业一无所知的媒体人。

在改革开放的前面三十年(2008年以前),中国大陆手里的各种工业技术,大部分和国外都有代差(通常是1代到0.5代的差距)。

中国大陆人要在产业链上,赢过美国、日本扶植的台湾,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因为我们缺乏的核心技术,实在太多了。

美国和日本,以及他们扶植下的台湾,当年有足够的自信,认为中国大陆无法突破他们的技术壁垒。

因为,在大陆的台资工厂,台商往往拿走大部分的利润,只留下一点点工人生活的工资,而技术研发需要的投资,往往都是天文数字。

关键的技术,高精尖的设备,关键的零部件,他们压根儿就是对大陆隔离的。

即使中国大陆学会了技术,能够仿制一些产品,专利、品牌、商标这些东西,大陆人是绕不过去的。

他们想的都对,都很有道理,他们一定设计过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各种计算仿真模拟,无数的智囊团反复论证,他们的结论:美国日本加上他们扶植的台湾,可以一直在产业链上压着中国大陆。

他们从骨子里都认为,大陆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就是世界苦力。对苦力,无需尊重,只需严厉管教。

只是他们忘了一些事情,那就是从一场场战争中挺过来的中国大陆人,压根就不信邪。中国人足够聪明,足够勤奋,也敢于蔑视一切对中国人不利的规则。

中国大陆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也是联合国五大流氓之一,有免死金牌,有免责潜规则。

中国还中国大陆有巨大的内需市场,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国家有意志的事,一定能够集中力量办好。

有的人总批评中国人的韬光养晦和忍耐,我只想说,收回去的拳头,打回去的时候会更有力。

真正的打牌高手,抓到一手好牌大赢一把不算什么,而在手上一把烂牌的时候,还能够反败为胜,才是真正的功夫。

中国大陆,就在毫无优势手上一把烂牌的情况下,开始了看上去不可能的反击。

大陆对海峡对岸的产业反击,总结起来其实就这么几条:

·
欢迎投资,鼓励台商把产业转移到大陆来。


·
猛挖墙脚,深入山寨,努力学习,师其长技。


·
培养自己的走狗,以走狗对付走狗。


·
打狗打主人,产业上直接和美日欧在全世界打价格战


·
技术创新,集中国家资本,在新技术领域突破。


(1)鼓励台商投资大陆

虽然台湾商人对大陆防范极深,各种看不起中国大陆,而且不肯输入核心技术。大陆还是极力鼓励台商投资大陆。

兵书上有云,诱敌深入。既然来了,那就轻易走不掉。早期的中国大陆,对台商来说,实在太好赚钱了。劳动力丰富,市场容量又大,各种成本又低,还有各种优惠政策。

随着大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产业链配套越来越完整。台湾商人忽然发现,他们就像跳进油缸的老鼠,吃得很饱,但是再也跳不出中国大陆这个油缸。

很多台湾人试图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似乎下场都不怎么样。比如有一些绿营的台商,把工厂搬去了越南。结果一场动乱,烧了不少工厂。

别忘了,越南的电力,部分还是中国南方电网供应的。万一中国夏天比较热,空调负荷大,我们也只好先保证本国公民福利了……

投资在中国大陆的台商,虽然抱怨大陆物价上涨,工人工资也越来越贵,甚至都比国外很多地方的成本都高。但是想要搬离中国大陆,可不容易。一旦离开这片热土,你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市场?你到哪里找这么快的物流?你到哪里去找配套的零部件?你到哪里去找那么多训练有素的工人?

不要说区区台商,就连通用福特大众,来到了中国,赚到的钱,都一样老老实实滚动投入在中国大陆,想把利润卷走分光吗?用不了几天,竞争对手就开开心心把市场全占了。

还记得台湾新竹工业园吗?去台湾旅游的人,问及当地人,早年那一带可是车辆熙熙攘攘,各种货车拉着产品运送港口,然后发往全球。

如今嘛,那地方的马路,已经变得空空荡荡。很多公司只保留了研发的部门,生产线都已经移到了大陆。

这就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招,让台商套牢在中国大陆。想维持工厂生存发展,还得不断更新设备升级工厂。

整个台湾岛,2000多万人,有将近200万人生活在大陆。很多台商,离开了大陆,实际上已经无法再营业下去,连搬回去台湾都不可能。

台湾的实体生产,彻底空心化。

(2)猛挖墙脚,深入山寨,努力学习,师其长技。

台湾工厂对大陆员工,当然很苛刻,但是很多人通过打工,也学会了一线生产管理。

对于很多有血性的大陆人来说,自己学会了本事,还要受人欺负,那是不可能的。中国人讲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很多人进去工厂,并不打算做一辈子工人,而是有着一颗偷师学艺的红心。

开始的时候做不了高精尖,先从一般的粗活儿做起。于是,各种包装工厂,各种外壳,各种粗犷的零部件,各种五金产业,各种玩具,各种日用品……总而言之,有活儿干,能够喂饱自己,就有人开始创业。

还有很多外贸销售人员,积累了客户资源,随时准备开溜,自己开外贸公司,然后找工厂下单。

没有品牌不要紧,果断山寨;没有知识产权不要紧,看到什么就仿什么。在中国大陆,想要告状?随时奉陪。那些华强北的老板们表示毫无压力,一天可以注册3家公司,就算你告赢了他,他自己关闭两家,还有一家继续生产。

台湾人不怎么敢推自己的品牌,更不敢大规模山寨国外的产品,中国大陆人可没这忌讳。什么知识产权保护?什么品牌商标?中国大陆人可没心理负担,100多年前,我们已经支付过了。西方人说中国大陆人是小偷,大陆人冷笑道,你们祖上还是强盗呢,在老子面前装什么绅士?

富士康给国外大牌手机贴牌生产,比亚迪后来也干这活儿。富士康还曾经状告比亚迪,说比亚迪挖走富士康的员工。打了官司又能够怎么样?结果还不是不了了之。

这就是野蛮生长模式,野蛮也得有野蛮的资本,这资本是PLA扛枪打出来的,不服就找PLA对话去。

这种疯狂野蛮的生长,很快就成长出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企业,虽然距离一线的厂家技术差距不小,但是价格低廉,作战灵活,生产节奏极快,很快也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华强北的山寨手机,就是其中的杰作。想问这种野蛮生长的成果如何?如今活在地狱里的Nokia表示曾经领教过。

(3)培养自己的走狗,以走狗对付走狗。

既然台湾铁了心,要做美日的走狗。

毛主席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也得找自己的走狗。

于是,产业链和台湾高度重叠的韩国,是海峡两岸经济暗战中的最大赢家。

如果没有大陆市场支持,韩国的现代汽车,三星电子,不可能崛起那么迅速。

当然,傍大腿,需要缴纳投名状。韩国人必须付出点东西。

京东方第一代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购自韩国现代电子。

TCL的第一代液晶生产线,由韩国三星提供技术支持。——顺便说一下,TCL还从台湾挖走了一个精英团队,现在成为华星光电的核心主力。

韩国人虽然也是美国走狗,但是韩国人就是识相,善于同时抱几条大腿。当年液晶面板韩国台湾勾搭,后来站出来做污点证人的,也是韩国人。

自己有走狗的感觉真好,人咬狗不方便的时候,还可以狗咬狗。

当台湾拒绝两岸服贸协议的时候,中韩自贸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台湾人有明白人的话,自然知道自己以后在大陆的分量,会越来越不重要。

有的东西,失去以后,才知道珍贵!当台商看着韩国人在大陆大赚特赚的时候,会不会想起用“同胞”这个词汇来求饶?

(4)打狗打主人

大陆人非常清楚,台湾的后台是美国日本。否则,单凭台湾自己的实力,就算某些技术领先于大陆,早晚也是被碾压的命。

背后有美日的支持,那就不一样了。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中国大陆人打台湾走狗,自然要看看背后的主人。


我们打狗看主人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连狗主人一起打。

为了利益输送给台湾,美国和日本也是蛮拼的,大量的代工订单,都签给了台湾。

所以,只要在产业上,干掉美日的势力,他们自顾不暇,自然也不会加大对台湾的扶植力度,死了的公司,不会有利益能够再输送给台湾。

那我们也只好开启一国VS全世界模式,和国际巨头开干了,价格战也好,规模战也罢,总而言之,活下来就是王道。中国人的原则,挡在中国前进的路上,佛挡杀佛,神挡杀神,鬼挡杀鬼,不管你是东洋鬼还是西洋鬼。

每倒下一个合作的国际巨头,台湾产业界就少了一点输血通道。这些年,随着moto、诺基亚、黑莓、sony这些产业巨头的沉沦,台湾厂商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给小米、华为、联想这些大陆品牌代工。

换言之,不知不觉,中国大陆崛起的品牌,替代了欧美日品牌,成为了台湾这些工厂的主顾。当年跪舔西方人的那些台商,现在想要争取订单,也只能堆着笑容,欢迎雷布斯之流的暴发户了。

近期,还有一起疑似痛打狗主人的案例。

现在苹果在中国大陆在走下坡路,甚至在法院当了被告,急得库克又要来华访问,还给滴滴打车投资10亿美元。

而此事的背景是,苹果下一代的CPUA10,据说主要用于iphone7,全部的订单交给台湾厂商台积电来代工生产。——而上一代的CPU,一半交给台积电,一半交给韩国三星。

我认为,苹果这么伟大的公司,“一定不会”涉足肮脏的大国政治博弈。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中国大陆不可能打击苹果,更不可能顺便打击台湾厂商。

(5)自主技术创新,占领技术高地

虽然通过各种手段,可以学来各种技术。通过国际博弈和平衡,也可以投机取巧搞来点技术。

京东方和TCL那样,机缘巧合搞来了液晶的起步技术。毕竟是个例,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价值。

自主技术创新,象华为那样,稳打稳扎,用阵地战的方式,占领产业界的技术高地。才是真正的大国崛起王道。

连苹果如此牛逼的公司,都要给华为缴纳专利费用。一个华为在全球IT行业的地位,台湾就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比得上。

BAT代表的大陆互联网力量,更是让台湾望尘莫及。

在新能源领域、高铁、重工业、航空航天、军事等等领域,台湾人没有任何可以和大陆相提并论的资本。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巅峰,超越台湾甚至连一个小山坡都不算。

以后台湾前途命运如何,“一国两智”何去何从,让他们民主讨论去呗,大陆人只需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统一只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还有统一方式选择的问题。台湾人最后会明白这一点:在排山倒海的力量面前,任何的机巧,都是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