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惠台? 蔡当局说笑了

2018-03-18 08:33:37   

台湾《中央网络报》17日发表评论指出,对于大陆惠台措施,蔡当局与其玩弄文字游戏,将“惠台”改为“对台”的用语,以及提出一些自以为是的因应策略,倒不如认真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抛弃不合时宜的“台独”念头,重新回到“九二共识”的正轨上。


大陆于2月底公布31项惠台措施后,由于相关内容非常具体,幅度及深度也较以往来得多且大,引发台湾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为此,蔡当局亟思“反制”之道,几经研商后,昨天(16日)终于提出“4方向8策略”以为因应。
然而,分析蔡当局的响应内容,多集中在加强留才揽才、维持竞争优势、深化资本市场、加强影视产业等技术性问题,却没有从营造两岸良性互动、推动双方产业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等结构性,乃至战略性的问题上着手。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僵化,症结就在于蔡英文不愿接受“九二共识”,使得两岸缺乏对话的政治基础,造成经贸、文化及社会等层面的交流进展有限。影响所及,在资源、人才及市场皆缺等压力下,台湾有如自缚手脚,难以挥洒。
问题是,经过多年来的频繁交流,两岸关系早已进入多层面融合的深水区。这些,并不是民进党一厢情愿地可以逆转,认为依靠美日等外力的撑腰,台海就能回到当年的浅水区,甚至对立的冷战状态,进而遂行其“一边一国”的目的。
何况,国际政治现实多变,美日两国对蔡当局的示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各自国家利益,以及跟大陆互动结果等因素的连动。也因此,蔡当局对外力的评估,根本是脱离实际情势,沦为“自我想象”的单恋局面。
对于大陆惠台措施,蔡当局与其玩弄文字游戏,将“惠台”改为“对台”的用语,以及提出一些自以为是的因应策略,倒不如认真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抛弃不合时宜的“台独”念头,重新回到“九二共识”的正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