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苏门岩事件之二?

2025-10-20 00:00:00   

话说跃进号于1963年的4月30日,满载1.3万吨玉米与60名船员离开了青岛港,开始了第一次国际首航,目标是四岛的名古屋港。由于跃进号采用的是1.8万马力输出的船用燃油锅炉加蒸汽轮机动力,单位功率相当可观,平均航速保持在20节以上。到第二天的5月1日中午以后,就已经航行到了北纬34度附近,马上就要突破长江口与济州岛之间的连线,也就是即将离开南黄海进入东海东部海域。此时再折向东南,突破九州鹿儿岛县与种子岛之间的大隅海峡,由此进入四岛周边的近海;然后再向东北航行数百海里,才会进入名古屋湾内部的名古屋港,也就到达此行的目的。但问题是就在南黄海与东海之间的折弯水域,提前知道附近水下有一个叫苏门岩的暗礁,可是国际航海界从来没有精确的定位,

图片

苏门岩的精准坐标。在日常使用的海图上,也就最多提前画个圈,那意思是大型深吃水船舶,尽量不要进入这个半径在十几海里的高风险的圆圈之内,否则就有触礁的风险。可是这个圈本身划的很大,很多海轮不知不觉就进入这个风险圈的范围之内了。但是在此之前,历史上并没有一艘大型海轮真正一头撞上苏门岩。更多的是高频率经过此海域的大量渔船上的渔民,曾经屡次凭视觉看到过水下黑黝黝的暗礁。甚至有可能还被礁石挂住过大型渔网。因此屡次报告过这个暗礁的存在,国际航海界因此也普遍知道了苏门岩的存在。但是从来没有专门的考察定位过,总之是一个南黄海的航行隐患大家都知道。但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因此发生特别著名的撞船事故,基本就等于放任自流,谁经过谁多加小心的模糊状态。

图片



而偏偏跃进号的这次航线非常特殊,等于有意无意的把苏门岩海区当做了必须经过的航行拐点。因此到了5月1日中午过后,全船人员都非常紧张,纷纷拿出六分仪测算跃进号自身的方位,以求判断距离苏门岩还有多远,是否该立即折向东南航行。可问题是苏门岩本身在当时海图的精确坐标就不明确,而传统六分仪的定位精度也很差;更何况这批船员中有一大半都是二把刀。虽然是大白天,也没有特别大的风浪,却等于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谁也没想到,即使故意去撞这个水下暗礁都几乎不可能撞上的大前提下,这次却不偏不倚,就真的一点偏斜都没有,极端准确的正面撞上了!只听水下传来轰隆隆一声巨响!全船猛烈抖动。从驾驶台到船员宿舍,所有站立或者正在走动中的船员,

图片

立即东倒西歪,跌跌撞撞!猛烈的撞击停止后,全船开始迅速的进水倾斜。要知道最大装载极限1.4万吨的跃进号,实际装载了1.3万吨的玉米,加上油料与淡水,基本是全船最大承载,剩余浮力本身就不多,而且当时还没有流行多层船壳与密集水密舱。况且本身是20节的高速下正面撞上礁石,破损区域巨大,船体很快就严重倾斜下沉。好在所有船员很快进入了救生艇,并无人员直接伤亡。但是附近救起他们的势力,却向全球抢先发布了一个堪称核弹级的通报,引发轩然大波!这又是怎么回事儿?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