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7000公里的战斗机服役之日,就是传统轰炸机没落之时?

2023-07-04 21:44:16   

从去年以来,重型隐身机在岛链内外成功设伏B1B,而且还接力驱赶B52H,导致这种内油航程全球一流的老式战略轰炸机,差点无法与加油机接头,导致险些油料耗尽坠海,其实这都暗示了一个未来的新趋势。那就是顶级隐身战斗机的有效航程越来越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基本可以达到顶级战略轰炸机内油航程的一半左右。比如如果说B52H的内油航程是1.1万公里,那么对其进行拦截的隐身机的内油航程就已经超过了5500公里。由此作为守株待兔的一方,即使面对西太这种全球最辽阔的海空战场,也有足够的作战半径来对付远程而来的战略轰炸机。如果下一步更省油的自然变循环发动机,普遍装配到5.5代机上,首次实现7000公里甚至是更大的作战航程,那么基本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常规战略轰炸机,



实际威慑能力的近乎归零!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可算是说来话长。飞机被发明不久就参加了一战,很快就分化出体量差异明显的战斗机、运输机与轰炸机,而运输机与轰炸机凭借体量与容积优势,一般内油航程与作战半径,是明显大于大多数战斗机的。不过在二战末期,同时也是活塞螺旋桨技术发展的顶级阶段。却首次出现了螺旋桨战斗机可以全程伴飞主要轰炸机的情况。这就是安装梅林发动机的P51野马系列,可以全程护航轰炸机群从英国本土起飞,轰炸德国主要城市后再飞回来。正是因为有如此长航程的护航作业。导致对德国众多城市的战略大轰炸的打击效果甚至不亚于原子弹。不过到了冷战时代,喷气战斗机的最大航程又与战略轰炸机拉开了很大距离。甚至部分典型的三代机,



比如F16,其最快飞行速度还不如270吨级的战略轰炸机图160。因为图160可以加速到2马赫以上的高速并且长距离突防,F16之流根本追不上。于是这又为战略轰炸机机群进行跨洲际、快进快出式的深入威慑甚至是战术轰炸提供了便利。不过到了5.5代机时代,这种优势将彻底丧失。因为5.5代机可以全程2倍音速超巡,航程动辄六七千公里。而战略轰炸机即使变后掠翼加力突防,极限速度也不如全程超巡的5.5代机快。而且即使全球最大体量的图160进行2倍音速的突防,那么实战内油航程就会从惊人的1.4万公里直线下跌到5000公里以下。这等于实际有效航程还不如5.5代的隐身战斗机了。而且先进隐身机都具备强大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有效探测距离动辄400公里以上。再配合射程400到700公里的,




超远程空空导弹,无论攻击战略轰炸机本身,还是提前打掉其作为体系支撑的大型预警机与远程加油机,都是易如反掌。由此可知,某大国大力发展空天次轨可算是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