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神秘工程曝光战机规划:抗衡F22只是第1步

2015-03-13 12:25:14   

日前,著名军事评论员罗援将军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之前未被公开的解放军“995工程”细节,称在1999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军方对当时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这个关系进行了调整,以前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让路,改为提出协调发展,同步发展。那么究竟神秘的解放军“995工程”是什么?它又对近年来的中国军事装备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

  落后就要挨打的再次启示

  1999年5月,驻南使馆被炸后,中国国防工业部门开会制定了命名为“995”军备发展规划,以应对世界霸权行为;其中,空军未来装备梯次发展规划为:大体到2050年,战斗机梯次发展规划为:1.抗衡F-22的四代战斗机;2.五代高空高速远程重型战斗轰炸机和五代重型高空高机动空优战斗机;3.亚轨道高空高速战斗机;4.近地低轨道战斗机;5.远地高轨道战斗机;6.空间局地战斗机;战略轰炸机梯次发展规划为:1.超音速隐形远程战略轰炸机;2.亚轨道高空高超音速洲际战略轰炸机。运输机梯次发展规划为:1.C17级别的大型四发喷气运输机;2.C5级别的巨型六发喷气远程运输机;

  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熟悉我国军事装备发展的人都知道,10年前中国对进口外国武器仍然十分渴求,而近年来中国的大批军事武器却几乎全部可以实现国产化。

  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期间,谈及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中航工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防工业部门制定的“995工程”是近年来取得巨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其中航空武器装备方面制定了到2050年的梯次发展规划。其次,在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实施,将我国大型民用运输机和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

  目前,在全球航空制造业研发设计和整机制造领域,形成了分领域的寡头或多头垄断格局。其中,在大型飞机领域,基本形成了以美国波音公司[微博]和欧洲空客公司为主体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在支线飞机领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几乎垄断支线客机市场。而中国航空制造业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后,正在冲击着上述航空格局。

  从整体能力看,设计、试验、制造及管理能力不断快速提升,中国航空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如今已基本达到与西方航空制造业“同台竞技”的能力和水平,其中以中国商飞旗下C919、ARJ21为代表的,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机型号开始研制生产,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的技术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军工综合体”成军事腾飞基础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重组期间有一个词语非常流行---“军转民”。苏联还未解体前,在还没有失望的市民心中这个概念指的是,将过剩的军事产能迅速转变为民用产品的生产,用过去稀缺的产品填补市场,保障消费品供应。

  苏联的转化同重组一起失败了。苏联高度发达的军工综合体的巨大产业力量从未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领头羊。进口产品,特别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取代了大量的军转民产品,保证了消费品的供应。但到现在为止也很少有人知道,大量的中国日用必需品很大程度上是军转民产品。中国比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的“军转民”开始的要早一点,持续时间更长,完成的更顺利。

  1976年毛泽东逝世前,中国还是一个巨大的,但是非常贫穷的军事化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军队。中国四百万的步兵拥有着近15000辆坦克和装甲车,45000多门火炮和火箭发射装置和5000多架作战飞机。

  这些大量的武器主要都是中国制造的。1980年中国有近2000家军工企业,有百万名工人生产所有种类的常规武器,以及核武器。在当时的第三世界国家中,中国拥有最先进的军工综合体,仅此于苏联和北约国家的军事生产和军事技术。

  中国是有着足够发达的宇宙火箭项目的核大国。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1967年,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弹道弹道。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枚卫星,成为了世界上五大航空大国之一。1981年中国在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将核潜艇下水的国家。

  除此之外,中国在1980年初以前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积极准备全球性核战争的国家。毛主席相信,大规模使用核武器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很快发生。如果说苏联和美国军队和军工企业在“冷战”最高峰期为核战争做了准备,那么在毛主席时期的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毫无例外的在对此进行准备。到处都在挖防空洞和地下隧道,几乎四分之一的企业都提前撤退到位于国家遥远的山区的所谓的“三线”。中国这些年的三分之二的国家预算都被花费在战争准备中。

  根据西方专家观点,上世纪70年代中国65%用于发展科学的资源都花在了同军事研发相关的研究上。有趣的是,在1972年中国就计划送人上太空。但是中国同时准备载人航天飞行和刻不容缓的核战争是力不从心的,当时中国的经济和财政依然很弱。

  中国军工综合体以及军队不可避免的参与到国家生活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军队和军事企业除了直接完成任务以外还要自给自足生产粮食和民用产品,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军转民”。中国解放军的队伍中有好几个这样的所谓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师。农业师的战士们除了军事训练以外还要以产业规模进行建设管道、种植水稻和养猪。

  “特别出口区”的战士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开始改革,局势开始得到根本改变。虽然他的经济改革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是放弃准备核战争。邓小平判断,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不想要进行全球性“热”冲突,更不要说核战争了,而中国已经有自己的核弹,足够保证安全,允许放弃全面军事化。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自由经济区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胜利进军。但是没有人知道,中国自由经济区---深圳的第一批160个项目都是由戴肩章的人建设的---中国解放军的两万名军官和士兵。在解放军内部文件上这些区域有着军事名称---“特别出口区”。

  1982年,为改革和管理中国军工综合体建立了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特别委员会。任务是进行军事生产的转换。几乎是立即,中国军工综合体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此前中国所有的军事工业都遵循斯大林苏联模式,分为七个严格保密的“秘密委员会”。而现在“秘密”委员会正式隐藏在民用名称下了。第二机械工程部是核工业部,第三是航空工业部,第四是电子工业部,第五是武器和弹药部,第六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是航天工业部(负责弹道导弹和“和平”空间系统)。

  所有这些不再保密的部门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贸易公司,应该是发展民用生产,进行民用产品贸易。所以,“第七部”航空航天工业部成立了“长城”公司。1986年,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国家机械制造工业委员会,联合管理所有生产各种工业设备国家机械制造部门以及生产所有大炮和弹药的武器和弹药部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械制造的管理效率。从此以后,提供了大量中国大炮的所有军事工业都属于民用产业,进行民用生产。

  中国军工综合体的进一步改变发生在1987年,当时很多为核战争建立的“三线”企业都关闭了或者转移到靠近交通枢纽和大城市的地区,或者是免费移交给当地政府,以组织民用生产。然而中国“军转民”开始几年发展缓慢,没有很高的成就。1986年中国军工企业出口只有100多种民用产品,一年只挣到360万美元,这对于不发达的中国经济来说也过少了。

  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红利”

  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个十年处于非常有理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中。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利用中国,作为抗衡苏联的军事力量,公开与苏联发生冲突。

  因此中国军工在当时有机会同北约国家和日本的军工企业进行足够紧密的合作。早在7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从美国购买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以及雷达装置。同美国的洛克希德公司和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尤其是购买生产飞机发动机的许可证)签署了有利的合同。1977年中国从法国购买了现代的导弹,并开始同德国在导弹研究领域进行合作。

  1978年4月,中国从欧共体得到了经济最惠国待遇,多亏这种待遇,中国的经济特区同富裕国家的经济贸易以及中国军转民进程才得到很大的成就。邓小平成功的利用了“冷战”以及西方加强中国对抗苏联的意图,中国资本主义的转换在第一阶段就在温室中进行了发展:在世界最发达国家在金钱、投资和技术上敞开怀抱的情况下。

  在最惠国待遇取消之后,中国已经成功利用过去十年完成了经济增长的飞跃,北约国家已经无法阻止中国出口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已经不能离开中国数千万的廉价劳动力。而同时在中国同西方关系冷却的背景下,在中国引起担忧的苏联解体了。曾经强大的“北方邻国”的解体,不仅让中国放心的减少地面部队的数量和军事支出,同时给经济带来了额外的红利。

  经济改革的第一阶段,中国的军事转换发生在一个非常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中,中国成功利用了东西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由于有利的局势,中国军转民的同时裁剪了大量的部队。但没有影响到特殊种类的军队:空降部队、特种部队、快速反应部队和导弹部队保留了自己的能力。军民两用的技术装备进口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同第三世界国家交易多余的和新武器,中国廉价武器流向巴基斯坦、伊朗、朝鲜和阿拉伯国家。

  军事机构构筑的“新长城”

  从1998年,中国开始大规模的重组解放军和整个军工产业。开始解密和重新修订了超过100条军工法令,建立了新的军事法系统。中国推行新的国防法,重组了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建立了新的军工体系。中国出现了11家面向市场的大型军事企业。

  这些企业在前五年为国防现代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国防工业一直是最亏本的行业之一,到2002年中国军工企业第一次开始盈利。中国军工产业开始自信的占有民用市场。

什么是典型的中国军工企业?北方工业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这是由国务院直接管理的、中国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联合生产公司。拥有450000多名员工,包括120架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公司研发和生产各种高科技武器和军事装备(如导弹和反导弹系统),同时生产各种民用产品。如果说在军事领域北方工业公司生产从简单的54型手枪到火箭炮和导弹系统的武器,那么在民用领域则生产从重型卡车到光电系统的产品。

  毫无例外,中国的军工企业都在民用领域进行工作。以前主要生产军事产品的核工业,现在遵循“在所有产业领域使用原子”的政策,主要活动是建设核电站。

  因此中国的军工综合体已经成为民用航空、汽车和其他民用行业的基础。同时中国军工综合体的军转民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也显着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如果30年前中国拥有发展中国家的最先进的军工综合体,但是远远落后于北约国家和苏联,那么21世纪初,由于考虑周全的转换以及对有利外部条件的合理利用,中国军工综合体正在追赶领先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五个军工综合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