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参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2017-09-09 19:44:39
有一个国家,我们曾经受过他长期的欺凌,至今仍然让我们坐立不安,这个国家就是日本。中国现在当然不是曾今的东亚病夫了,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并不能高枕无忧。日本的右翼势力在叫嚷:“日本只败给了美国,没有败给中国;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我们将誓死保卫,东海的石油,有日本的一半····”
一百年前的日本,凭借着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成为东亚名副其实的霸主,日本的下一步,就是准备全面入侵中国,实践“田中奏折”、然而历史将日本的春秋大梦击得粉碎。一百年后,被美国控制了近70年的日本如一头力大无比的困兽,企图突破各种有型与无型的牢笼。安倍在叫嚣:修改宪法,突破“专守防卫”,我们要有集体自卫权,我们要有国防军······在1985年8月15,世界各地正在举行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的庆祝活动,而当天日本内阁首相中曾根康弘及其阁僚参拜了靖国神社,当时新华社警告日本政府是在美化侵略战争,现在,安倍依然继承了日本右派的一贯风格,豪无顾忌的参拜靖国神社。从战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首相到这次的内阁议员大规模参拜,中国警告了30年,抗议了30年、严正交涉了30年,换来的确是日本的置之不理,当时我们可以批评日本是在美化侵略,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那么30年过去了,日本的首相依然参拜了靖国神社,日本的国民情绪已经集体右转,军国主义已经借尸还魂,即将复活。
马克思说:“权力的唯一功用就是争取更大的权利”。从吞并琉球到朝鲜,日本先拿中国的两个藩属国开刀,而后击败了衰弱中的中国,继而斩落了高傲的俄国熊的头颅,日本屡试不爽地印证了这一句话。但是日本自不量力,对“权利”高度迷信以至于不可控,只能让日本的这项权利被剥夺,基督教里有一句名言: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使其膨胀。日本的欲望甚至要突破整个星球,然而最终毁灭的是自己。回头思忖,究竟是什么,让日本从一个封闭落后的蕞尔小国,到让中国差几近亡国灭种的强大军事帝国,成了人人畏惧的洪水猛兽?
脱亚入欧,日本高举侵略屠刀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逾发表《脱亚论》一文指出,“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这个时期的日本出现了不少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们看到日本民族在先进的西方名族前面已经落后不堪,如果再不思变,日本就会像众多的非西方国家一道,甚至历史上长期辉煌的中国变成西方列强所殖民奴役。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没有惊醒仍在沉睡中的中国,但仍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却为之一振,开始大举向西方学习,就像千年之前虔诚地向唐朝时期的中国一样。但为什么要提“脱亚入欧”?日本的国门洞开之时,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日本第一个要学习的就是现代化,再者就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体制。但这是不够的,西方文明之所以在近代以来席卷天下,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与民主制度地推进,促成这两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西方从中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行罪恶的奴役、殖民政策,洗劫了相对落后国家的财富。马克思造就窥破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侵略,侵略的目的是抢劫财富,让殖民地的人民成为西方国家的。如此一来,世界上的财富集中到西方,成为推动西方现代化的动力。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旅顺惨案”,日军在短短的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军民2万余人,据英国人詹姆斯·艾伦在其著作《龙旗翻卷之下》中记叙了日军的暴行:“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这哪是一个现代的“文明”国家的行为,连禽兽都不如。如果中国的掌权者知道屠杀中的细节,不知作何感想,一千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儒家、佛家思想被日本所抛弃,日本开始对待其他族类毫无怜悯恻隐之心,与人类文明的进程背道而驰。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愈发强大,将扩张的视野瞄准全球,而中国则到了列强皆来宰割的最衰弱时期。当时也没有人会想到,半个世纪之后,日本军人会在中国的土地上演一次规模更大、更为凶残的屠杀。如果不抑制日本,中华民族的灭顶之灾将不可避免。
但凡能够对外实施侵略的国家,除了国力强盛之外,其内部一定维持了高度的团结统一,尤其是一个不大的国家,而且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北宋时期,一位到中国的日本僧人谒见宋徽宗时说:日本皇室万世一系,天皇传袭已经64世,没有朝代的更替。其实在封建时期的日本,也不可避免地有权利的争夺、政变,但是天皇始终是日本领袖,顶层持续而统一的社会功能就是形成文化与价值观的统一,这种文化对内是忠君尊皇。虽然中国封建社会也有忠君思想,但是日本民族的层次更高,中国只停留在道义层面,而日本的则是信仰,变态的信仰,到明治维新时期则成为一种文化的强制灌输,日本政府以一种义务教育的勒令形式,要求所有国民都要遵从“一旦情势危机,当以义勇奉公,扶翼天垠无穷之皇运”,即在战争状况下,必须为天皇制国家卖命。天皇成为每个日本人心中的神,不能容忍一丝冒犯和亵渎。裕仁天皇时代,有人因为一时不慎,误把自己的孩子取名叫“裕仁”,当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先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自杀。
日本在军队与学校中成功地进行了皇民教育,1882年颁布的《军人》中说,日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向教室悬挂的皇宫图片行90度鞠躬礼,并敬诵誓:“我等乃陛下之学生,立于追求忠道之学业,誓翼赞圣业。我等乃陛下之学生,振奋刚健不挠之气魄,誓宣扬黄道。我等乃陛下之学生,切磋苦行勤于文物,誓作兴亚之柱石”。日本的教育是很成功的,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日本一举成为世界强国,向邻邦磨刀霍霍。
是什么支撑着这些年青的生命慷慨赴死,是什么支撑着孱弱的老兵仍然坚持战斗,除了信仰没有别的,他们的信仰就是天皇,为了天皇的旨意不择手段,欺诈、蒙骗、勒索、偷袭甚至屠杀,在日本这个现代文明国家对外侵略的进程中,表现地淋漓尽致。最终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军人可以毫无顾忌地送死,连自己的生命也极其轻视,日本军人对自己尚且如此,那么对手的生命在日本军人的眼中就更如草芥了。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在两个国家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峰,一个就是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一个就是法西斯的日本。希特勒认为一战后被制裁的德国是“在屈辱中呻吟”,“日耳曼民族从未遭受过如此的耻辱”,“每一个活着的的德国人都有愧于自己的祖先”,希特勒认为,能使德国人走到一起的只有两种目的,共同的理想与共同的犯罪,当德国军人以高昂的民族精神横扫整个西欧、随意屠杀犹太人他们变成了希特勒一个人犯罪的强大机器。
几千年深感危机的日本,在民族性格上与大陆国家迥异,日本民族具有高度的服从意识和组织性,日本军国主义在日本皇民教育的成功,正是利用了日本的这一民族特性,而在战争中,日本军人身上的高度服从性和组织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实现战略战役决心的最核心的武器。1904年日俄战争中,俄军在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了最先进的重机枪,而且俄军的兵力、火炮和工事都优于日军,但俄军目睹日军疯狂冲锋陷阵的情况,产生了畏怯情绪,最终要塞失守,战争失败。在这场战争中,日军为了攻占一个叫“203号”的小高地,居然死亡了1.2万多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惨重的伤亡记录。李宗仁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担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且指挥部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抗战胜利后,李宗仁将军在回忆录中日本人的战争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仍然难以忘怀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发出悲鸣:“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人究竟怎么了,何至于“四万万人齐下泪”,国将不国?因为中国败给了最不该败给的对手,一个中国历史上俯视千年的对手--日本。昔日无比强盛、四面八方竞相朝拜的中国尽落到如此的地步,西奥多·罗斯福在演讲中曾拿中国的境遇告诫美国国民“我们决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沈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我们肉体暂时的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中国今天已经发生的这一事实: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它好战,爱冒险的民族的进攻面前是肯定要衰败的。”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康乾盛世之后,政府的腐化与不作为,对民族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国人没有了生存的忧患意识,八旗军早已消磨了锋利的爪牙,别说与西方列强交战,就连零星的农民起义也镇压不了,军民吸食鸦片,游手好闲。
“杜兰斯,不及我,一府之大;与英国,战三年,未折锋芒。”杜兰斯,今天南非的一部分,为了抵抗侵略,仅四五万军人人,与英国的三十万大军血战三年,毫无退让,中国人口达到四亿,但是民族主义与爱国精神普遍缺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仅仅四千英军,就让佣兵百万的清政府俯首称臣。国将不国?为何,因为国人心中无国,到甲午战败之后,日本占了台湾,俄国占了旅顺,英国占了威海卫,法国占了广州湾,德国占了胶州湾,堂堂五千年华夏面即被瓜分,无奈国人依然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依然自私自利,全无一点团结力,真是火烧到眉毛尖子上,尚不知痛。八国联军打了进来,竟有人扯了八国顺民旗,迎接八国的兵马进城。更有甚者,引着八国的人奸淫掳掠,无所不至。中国虽大,人口虽多,对国家利益之事绝无关切之心,只能成为刀俎上的鱼肉。清廷之软弱,国民之木讷,日本早已了然于心,所以日本才敢于制定“清国征讨策略,在轻易吞并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和琉球之后,对台湾乃至整个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非日本的终极目标,日本的眼光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征服整个世界。在丰臣秀吉的时代,征服世界或许只是一个梦。到了田中议一执政时,日本还真敢做这个梦,他向天皇提交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其中最令世界震惊的莫过于这句话:“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蒙满。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阳等,异服之名族必畏我尊我而降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这个奏折本是日本内阁的最高机密,后来被我国的爱国志士潜入日本皇宫抄译而得,为了让世界知道日本的野心,让中国人觉醒心腹大患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这份奏折后来公之于众,但仅仅在中国范围之内,后来在日本的中国的代表在一次国际会议拿《田中奏折》指责日本政府时,日本无赖地全盘否认,西方各国也将信将疑,也没有拿日本如何。《田中奏折》曝光后的第4年,日本就实施了第一步,为征服蒙满策动了“九·一八”。虽然“国联”对此严厉谴责,但日本毫不在乎,愤然退出,华盛顿会议上规定的五国海军条约中对各国吨位的限制,日本则根本不放在眼里,对海军的投入完全按照自己的侵略需求,日本的举动昭示出的日本的军国主义化的侵略本质何其露骨!日本侵略的爪牙已经向外伸出,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战胜国何尝不深深收到这爪牙的啄伤,纳闷的是,为什么不在其稚嫩的时候拔掉这些爪牙呢,只是因为这些爪牙还没有啄伤到自己。日本清楚的知道,全面侵华肯定会进犯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所以日本想试探他们的反应,日本不但截获了一只英国船,还击沉了一艘美国的舰艇。英美两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对此事都只是谴责一下,因为还没有触及美英的核心利益,尽量避免和日本发生冲突。但历史是公正的,它清晰地表明,纵容侵略的终会尝到苦果。对英国,日军暴风骤雨般地袭击南亚,将英国在东亚的地盘全部收入掌中,将英军打得四处逃窜,对美国,日本大张旗鼓地东进,先是偷袭珍珠港,对美宣战,而后全面向太平洋进发。最后盟国不得不通过惨烈的斗争和巨大的牺牲,才迫使这个东亚法西斯的战争机器停止运转。
二战结束,罗斯福提议由中、美、苏联三国出兵占领日本,结果苏联只占了北方四岛,中国则因为内战,错失了向曾经的藩属国琉球派兵占领的机会。美国一家独大,几乎占领了日本全境,美国显然充当了审判日本战争罪行的最大法官,但遗憾的是,这个法官显然当的不称职。与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战犯干净利落地彻底清剿不同,东京审判则在美国的操作下,对日本那些最大恶疾令人发指的魔头简直太过仁慈了。东京审判中只对7名甲级战犯判处了绞刑,而且历时长达3年之久,为什么会拖延如此之久,不是证据不足,他们的罪行之多,每一个都能累起厚厚的一叠,远东军事法庭对战犯的人道主义关怀,比起这些战犯对生命的肆意践踏简直天壤之别,他们在受审时,没有谁对战争有负罪感,都极力否认,否认“九一八”,否认南京大屠杀,军国主义深入他们的灵魂,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死刑,完全出于如山的铁证让他们无以辩驳。东京审判只是象征性的,要彻底清剿日本的战犯分子,不知要审判到何年何月,因此审判存在极大的不彻底性。
美国参加二战,浴血太平洋,不单是为了惩罚侵略战争的发起者,通过打败日本,控制了整个太平洋,美国崛起为世界性的帝国。衰亡与强盛,是一个国家经过战争的两种结果,世界性的大战,必将产生新的世界霸主。在占领日本后,美国开始享受战争红利,日本虽然国土面积仅为中国的1/26,但领土跨度的经纬度各是中国的一半,海岸线长达34000公里,几乎与欧洲相等,美国如果控制日本,必将把远东的战略桥头堡牢牢握住,截断西太平洋大陆国家进入太平洋的出路。美国开始动用高明的战略手段,在美军的统治下,不仅让日本无法找美国复仇,日本也甘为美国效犬马之劳。这一切的战略布局,从美军占领日本就开始了。东京审判,日本终极战犯-日本军国主义化的罪魁祸首,侵略战争的极力推动着,一切罪恶的始祖-天皇竟然逃脱了,在审判天皇的问题上,美国根本没有顾及亚洲广大受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因为追罪于天皇不利于美国对日本的统治,所以麦克阿瑟放过了天皇,美国从一开始就把惩治的锋芒对准与美国交战直接相关的战犯,别的战犯能从轻发落就从轻发落。而对于能为其所用的战犯,哪怕是罪恶昭彰,也不惜代价地予以庇护,为了得到日本731部队的研究资料,留作以后美军研究生化武器运用,那些注定要在人类罪恶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细菌战犯,竟然堂而皇之的逍遥法外。
蒋介石正后方为冈村宁次
美国对于战犯的包庇纵容,受到了中国派驻远东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法官的坚强阻截,如果没有他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处死的甲级战犯可能一个也没有。然而蒋介石对处理战犯则站在国家乃至民族的对立面,作为最高代表向中国投降的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竟然被国明党审判为无罪,此举让全国上下激愤不已,冈村宁次是侵略中国历史最久,罪恶最大的战犯之一,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一道,被日军誉为“中国通四杰”。他参与制造过“济南惨案”,“上海事变”,代表日本政府在在塘沽仓库楼上签定过“塘沽协定”,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血债。为什么蒋介石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放走冈村宁次,当然有他的战略考虑,蒋介石为了“剿共”,私下与冈村媾和,冈村摇身一变,成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高参,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日本。
都是同样对战犯的纵容,美国完全是从自己国家利益的高度去考虑,有着长远的战略考量,在杜鲁门冷战政策的指引下,被美国控制的日本起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遏制共产主义的中国,美国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中日走向联合,所以美国会释放和宽恕大量的甲级战犯,因为在这些甲级战犯的内心深处,始终残存着对中国的侵略意识。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之下,甲级战犯岸信介后来居然成为日本的首相,为了报答美国主子的恩典,岸信介违背日本人民的意愿将日本绑架到美日军事同盟中,且对中国极其不友好,鼓吹蒋介石反攻大陆。美国人的政策在总体上是成功的,对于日本战后近70年来的掌控,让日本一直对美国的命令不敢不从。蒋介石罔顾民族大义,仅仅为了一己之私,放走了罪大恶极的战犯,今日日本右翼势力如此猖獗,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威胁,又何尝不是蒋介石的战略短视,冈村宁次后来到台湾,为蒋介石反攻大陆出谋划策,蒋介石还真把冈村宁次当成朋友,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中国大陆和台湾始终斗争下去,让中国永远处于割裂的状态。
难以想象,在中国实施侵略的最高指挥官与日本本土策源战争的最高领袖,在战后竟然安然无恙,天皇仍然是天皇,依旧是日本的象征,依然享受奢华的生活和无上的待遇,连最该受到惩罚的恶魔都逃脱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漏网之鱼,可想是不计其数,造成的结果也遗患无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