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隐身无人机,改进后性能强大,对美航母战斗群造成威胁

2017-02-18 13:33:03   

中国隐身无人机强化攻防体系,这是真正的侦打一体
近期,美国《海军新闻》杂志报道了中国第一代隐身战斗无人机“利剑”的有关情况,认为该无人机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援引日本军事专家的观点认为,隐形无人机技术成熟后,解放军的“战役能力”将显著提升。


《海军新闻》表示,无人机是解放军反舰部队的“眼睛”。“是第一架由非北约成员国研制的隐身无人战斗机,这种无人机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制造,其外形如同迷你版B-2飞翼轰炸机。外媒臆测中国正在加速改进“利剑”无人机,近期的照片显示,与2013年11月份首飞的第一架“利剑”无人机相比,第二架“利剑”有明显的提升,它配备了隐身发动机,发动机可能是非加力的WS-13扇涡轮发动机,采用蛇形进气道把发动机掩藏起来,不让敌人的雷达发现,而第一架“利剑”无人机由于测试需要,其发动机并没有采用这样的隐身设计。


“利剑”无人机长约10米,翼展14米,内有两个炸弹舱,有效载荷可能在2吨左右,可搭载多型号中国国产制导炸弹或导弹,作战性能也可能有所增加。美国军事专家臆测,如果第二架“利剑”无人机的测试与改进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话,那么解放军在2019~2020年就可能接收第一批量产型“利剑”无人机。从其发动机型号上推测的话,“利剑”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大约在1000~1500千米左右,这个指标对于解放军来说可以执行“第一岛链”范围之内的作战任务,如从东南基地起飞还能打击冲绳一线的目标。
日本军事专家沟上臆测,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实战中,“利剑”隐身无人机都能发挥关键性作用。首先,“利剑”无人机将大幅提升解放军的攻防能力,“利剑”隐身无人机与有人驾驶的军机相比有很多优势,机身更小但有强大的内部有效载荷,飞行里程大大增加,飞行时间更长。一旦爆发冲突,那么兼具隐身和大载荷的“利剑”无人机,可能作为“第一波突防攻击机”介入战斗,负责拦截、攻击日本战斗机、日本舰艇或日本岛屿基地。


沟上揣测,同时,“利剑”无人机还能对战区及其周边情况进行侦察,为解放军联合舰队以及陆基航空部队提供指引,还能对意欲介入的美军航母战斗群产生巨大威慑。“它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防空网密集的航母战斗群或陆上目标执行渗透侦察,可以跟踪美军航母战斗群,为解放军陆基反舰导弹部队以及搭载反舰武器的舰艇或大型军机提供不间断指引”,补“辽宁"号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