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发射试验:中国055万吨驱逐舰将装备世界最大垂发导弹

2016-11-02 11:12:21   

在10月27日的央视《军事报道》里,出现了中国海军综合试验舰垂直发射某新型导弹的画面。根据图像推算,这枚导弹的长度相当大,接近9米;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的水面舰载垂发系统规格有发射这么大导弹的能力。

以美国目前的MK41导弹垂发系统为例,最大安装深度为7.62米,发射单元的截面积为635x635毫米;欧洲的席尔瓦垂发系统与MK41结构高度类似,在最大安装深度等方面保持相同或者偏低的水平。而国内的现行垂发系统设计规格,则发射单位的截面积达到850x850毫米,最大安装深度为9米。

图:中国海军综合试验舰垂直发射某新型导弹

图:MK41垂发系统的本体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年代不同。美国MK41系统研发于上世纪6、70年代,主要目的是配合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宙斯盾系统,搞出一套能连续向整个360度方向内来袭的空中目标连续、快速射击的防空导弹发射系统,以应对饱和式攻击战术。

图:MK41设计之初的重点和几十年后的作战需求出现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当时,MK41系统虽然也很注重兼容对于其它弹种、特别是对地对海攻击导弹的能力,但主要的考虑还是满足驱逐舰的区域防空要求,没有进一步采用更大的发射空间设计。这主要是考虑到导弹垂发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控制要求,要照顾到一些吨位不那么大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设计。

实际上即使是MK41系统,体积和重量对于轻型军舰也非常够呛了。因此美国后来又推出了缩水型的MK48发射系统,它只能发射一些长度短得多的导弹——比如战斧导弹就不行了,但是整个系统的安装尺寸和重量都要小得多,能够安装在轻型军舰上,并广泛出口给美国的盟友国家。

图:更大的单个发射单元,可以为将来一个单元安装多枚导弹留下更大的设计余地

美国海军的导弹性能发展上,后来遭遇到了来自MK41系统比较严重的限制。比如从长度上说,标准2-Block4增程型系列导弹就出现了因为超出MK41容纳极限,不得不被迫放弃的情况。而在发射单元的直径上也有类似情况,后来MK41系统为了提升导弹发射数量,在一个发射单元中装填4发ESSM近程防空导弹;但是由于总的直径有限,ESSM不得不采用细长的弹体设计,由于发动机直径不足,其加速性能和拦截能力受到很大拖累。

而中国的新型垂发系统标准制定是在2000年以后启动的,对于MK41等成熟的垂发系统优缺点都看的比较清楚。中国新垂发系统拥有3.3米、7米、9米三个安装深度的规格,每个发射单元也根据导弹大小,选择1-4发的发射能力。这样就可以根据舰艇的作战任务定位和吨位,结合发射单元数量,灵活的选择最为合适的发射系统设计。

图:更换巧克力垂发的052D驱逐舰

对于未来的大型驱逐舰这样的核心战舰来说,未来要进行大气层边缘或者大气层外的反导拦截、以及增强远程对地打击能力,更大的发射单位都是完全必须的。特别是国内在化工、电子方面的水平不及美国,要实现相同的性能指标,导弹的体积重量不可避免要比美国型号更大一些。

从目前来看,试验舰上发射的垂发系统和导弹应该是尚处于研制过程中、排水量在万吨级别的055驱逐舰的配套武器系统。因为根据吨位和其它公开资料来看,052D限于舰体尺寸,只能采用7米安装深度的中型发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