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价CPI指数上涨的导火索,猪肉价格上涨116.4%,怎么办?

2020-04-12 08:41:11   

从去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便持续维持在高位,这意味着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经济生活相关的物价在上涨,对部分人来讲,CPI指数维持高位,会降低购买力,抑制消费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最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来看,CPI指数同比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不过,其依然保持在高位水平,具体来看,是什么商品在推动CPI指数上涨,又对国内经济和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猪肉价格上涨116.4%,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CPI上涨的核心因素近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为连续两个月呈现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价格上涨1.1%。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CPI指数上涨的势头止住了,但是相对来讲,CPI指数仍然保持在高位,食品价格的上涨仍然是其维持在高位的核心因素。具体从各类商品价格同比变动角度来看,三月份,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8.0%,影响CPI上涨约3.4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6.4%,影响CPI上涨约2.79个百分点;


可见,猪肉价格的三位数涨幅,是推动整体CPI指数上涨的导火索。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供应相对不足,当市场需求稳定时,供应的相对不足会带来价格的上涨。
多说一句,通过环比角度来看,随着生猪调运逐步畅通、屠宰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陆续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猪肉价格下降6.9%;也即是说,猪肉价格的上涨势头也止住了。
鲜果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1%和0.1%,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随着春季蔬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出现下降,有效降低了整体CPI指数的上涨。
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上涨-14.6%,近期国际油价的下降,以及在此期间人们出行活动的减少,均构成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的下降。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其价格的大幅下降,不仅有利于工业生产运输节省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抑制通胀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我国经济来讲,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工厂,石油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整体来讲,当前CPI指数虽仍然保持在高位,但上涨的势头止住了,也即意味着国内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并且,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市场各类商品供应不断充足,以及我国对猪肉供应的不断加大,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国CPI指数有望继续回落,市场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
而市场通胀影响着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当市场通胀压力减轻时,给予了我国央行更多的货币政策空间,从而能够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来更多的调控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央行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落实推进,我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