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9号:印度建军节前夕竟有这样针对中国的举动

2018-01-19 14:57:50   

就在建军节前夕的1月12日记者会上,印度陆军总参谋长拉瓦特却“三句话不离中国”。他宣称印军在认真吸取“教训”后,下一步要这样“应对”中国。一是印度有能力“应对”愈发自信的中国。二是印度将军事重点转移到中印边境。三是冬季过后印度或会对洞朗采取行动。四是与邻国建立伙伴关系“共同遏制”中国。


2018年1月15日是印度的建军节,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在首都新德里举行,庆祝建军70周年。印度有向中国示威的意思。
1月26日,是印度建国以来的第69个共和国日。届时,在首都新德里将举行的阅兵仪式会成为其举国关注的“重头戏”。莫迪总理迎接东盟10国领导人的红毯都铺好了,印度要拉拢东盟抗衡中国。当然,一位尼泊尔网友在脸书上提醒道:印度参与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至今已经成立33年毫无生气,东盟会上当吗?
2018年新年以来,印度利用一切机会,表达遏制中国的诉求。
印度国徽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实力决定一切,这是大国博弈的真理。但是莫迪硬是没有看懂。可惜了。
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智慧。莫迪会瑜伽,但是,却没能顿悟此真理。还是可惜了。
A.印度竟和当年在朝鲜跟中国开战的17国聚会

就在刚刚,印度和当年在朝鲜跟中国开战的17国聚在一起。
1月15日,由美国、加拿大共同召集举办的“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于当地时间星期一开始在温哥华举行。美加邀请的参会国很多不是今天半岛局势的主要攸关方,而是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在“联合国军”旗帜下跟随美国向半岛出兵的那些国家。


美国邀请的17国名单,其中就有印度


其实,对于“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由于中俄朝三国未被邀请与会,国际舆论几乎没谁认为本次会议将会取得有效成果。
美国召集这个会要给谁看呢?若说给平壤看,它现在软硬不吃。若说给中俄看,中俄更加重视安理会和联合国。若说给联合国看,联合国根本就没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地球村9号认为,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还是想把这个会开给美国国内看。
印度为何要和当年在朝鲜跟中国开战的17国聚在一起呢?,由此,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其一,印度当年发展核武器也是不合法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其进行了制裁。它现在能厚着脸皮来指责朝鲜发展核武器,真的有点那啥。印度能给自己洗白吗?
其二,印度和朝鲜远隔万里,和“朝鲜半岛安全稳定”没有毛关系。如果硬找关系,也是在国际社会制裁朝鲜期间,印度和朝鲜做了不少生意,甚至引起西方对印度核扩散问题的怀疑。印度想证明自己对朝鲜“大义灭亲”吗?
其三,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战略”,并把中国作为第一竞争对手后,印度便找到抱大腿的机会。于是,印度在积极追随、配合,想和美国抱团遏制中国。吃瓜群众都能看出来,阿三没脑了:如果还想像当年那样来朝鲜半岛,这不就是选择做中国的敌人吗?
B.印度陆军总参谋长如此撂下狠话

就在建军节前夕的1月12日记者会上,印度陆军总参谋长拉瓦特却“三句话不离中国”。
他宣称印军在认真吸取“教训”后,下一步要这样“应对”中国。
一是印度有能力“应对”愈发自信的中国。
谈及中印边界争端时,拉瓦特是这样说的:我们了解“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印度也并不是一个弱国。”他表示,印度已经提升了其部队水平,增加了巡逻的力度,并有能力“应对”愈发自信的中国。
为体现自信,印度将移民中巴的印度人列为“敌方”。据《印度时报》1月15日报道,根据印度新修订的一项法案,对于那些已移民到中国或巴基斯坦并已在当地取得公民身份的印度人,其目前仍滞留在印度的财产被视为“敌方资产”,政府将把这些资产进行拍卖处理。据报道,上述这种“敌方资产”共计9400多处,共计价值一万亿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
二是印度将军事重点转移到中印边境。
至于具体应对措施,拉瓦特指出:印度需要将其军事重点从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西部边境,转移到与中国接壤的北部边境。
1月14日,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称:印度政府计划在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上增加15个营的兵力。
这15个营将用于加强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和印藏边境警察部队的力量,沿着同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战略边疆巩固国防。
另据《印度时报》1月15日报道,部署在中印边界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将会拥有一支空中力量,它将主要负责侦查解放军的行动。让印方也能及时掌控中方在边界另一侧的军力集结和施工活动。
三是冬季过后印度或会对洞朗采取行动。
拉瓦特承认,洞朗不属于印度,在洞朗事件中,印军确实进入了不属于印度的领土。他还表示,洞朗对峙后,原先的平衡和惯例都被打破了。印度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上感受到了更多来自中国军队的“压力”。
他透露,目前中国军队仍驻扎在北部的洞朗地区,虽然人数有所减少,“这种紧张局势的缓和可能是因为冬季的缘故。冬季过后,他们可能会重返这里或别的地区。如果他们再来,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采取什么行动。”
他还承认,尽管印度也避免摩擦扩大,但印度也做好了准备,“假如对峙扩大,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我们通常都处于有利地形”。
四是与邻国建立伙伴关系“共同遏制”中国。
拉瓦特自信并高调宣称:印度要与邻国建立伙伴关系,“共同遏制”中国。同时,这位陆军总参谋长竟忘了外交礼节,不惜撂下狠话,称印度不能允许其南亚邻国从身边飘走。
他特别强调:“我们不能允许这些邻国飘离(drift away from)印度,不管是尼泊尔、不丹、缅甸、孟加拉、斯里兰卡还是阿富汗。”拉瓦特称,“这些国家都必须留下来。”
其实,南亚国家都期待在中国的“一带一路”中得到发展机遇。印度学者哈什·潘特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对其他南亚国家而言,高效的中国是一个更值得信赖的伙伴。印度的小国邻居们纷纷寻求中国的支持,“这也毫不令人意外”。
1月12日,中尼跨境陆地光缆开通仪式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尼泊尔完全依赖印度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日子被终结了!”尼泊尔媒体的喜悦之情更溢于言表。接下来中国可能还会修建联通尼泊尔的铁路。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2017年12月8日报道称,除了印度与中国有对抗之意,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都与中国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和中国密切合作,军事现代化计划正在进行时,应对印度的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
印媒担心的“败仗”才刚开始。
C.印度真的应认真吸取教训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达赖喇嘛在印度设立所谓的流亡政府,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11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国教训了印度。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2002年后,中国同印度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目前,印度的种种迹象表明,印度确实将中国视为最大敌人,并采取各种防范抵制乃至暗算。这就决定了未来中印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
很快我们将面对一个现实:冬天即将过去,中国军队将大规模重返洞朗;修路肯定还会继续,对峙摩擦将可能再发生;如果印度继续明目张胆越境,中国如何处置。
但是,要看到,中国崛起的战略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周边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但只要中国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就会不断有正盈余。印度主动挑衅中国,会有各种机缘将它们瓦解。
正因为如此,中印都有不想在21世纪敌对的底线思维。印度的这一战略态度将对美日推动的“印太战略”如何构建产生影响。
1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印是重要邻国,当前双方都正处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两国理应加强战略沟通,消除战略疑虑,开展战略合作。
发言人特别指出的是,洞朗是中国领土。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在洞朗地区行使主权权利,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
地球村9号认为,印度军方应该认真吸取教训,恪守历史界约,切实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中国实力摆在那里!对于印度的挑衅,中国有能力从容应对。